喜炎平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8
/ 2

喜炎平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张彬彭慧

新疆乌鲁木齐市米东区中医医院  新疆乌鲁木齐 831400

【摘要】目的:对喜炎平注射剂治疗患者常见不良反应以及防治措施进行探究。方法:选择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40例喜炎平注射剂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于20例参照组患者,采用喜炎平注射剂进行治疗,对于20例实验组患者,在应用喜炎平注射剂进行治疗的基础上强化不良反应防治。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喜炎平中药注射剂治疗患者常见不良反应包括皮疹、发热以及呼吸急促,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实验组疗效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对患者应用喜炎平注射剂进行治疗时,患者可能会出现多种不良反应,对此,要求加强风险防控管理,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提升治疗效果,保障患者安全性。

【关键词】喜炎平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防治;治疗效果

喜炎平中药注射剂常用于治疗炎症相关疾病,在气管炎、麻疹、扁桃体炎等疾病患者治疗中,均能够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在对患者应用喜炎平中药注射剂进行治疗时,患者容易出现各类不良反应,如局部红肿、过敏反应等,因此,需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加强用药监测,保证用药安全性[1]。对此,本次研究纳入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40例喜炎平注射剂治疗患者,对喜炎平注射剂治疗患者常见不良反应以及防治措施进行探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40例喜炎平注射剂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参照组20例与实验组20例。参照组中,男12例,女8例;年龄16~68岁,平均(40.1±2.8)岁。实验组中,男11例,女9例;年龄17~67岁,平均(39.6±3.2)岁。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

1.2方法

1.2.1参照组

对于参照组患者,采用喜炎平注射剂进行治疗。综合考虑患者年龄、病情等制定治疗方案,采用肌肉注射给药方式,用量为每次50~100mg,每日2次至3次。

1.2.2实验组

对于实验组患者,在应用喜炎平注射剂进行治疗的基础上强化不良反应防治。

(1)详细评估病史和体质

综合考察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回顾以往的病史。通过全面评估,医疗专业人员可明确患者的个体差异,准确识别出可能因体质、过敏反应或既往疾病而增加不良反应风险的患者,为每位患者量身定制适宜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预防和减少由于不适当使用喜炎平而可能引发的不良反应。

(2)患者教育

向患者详细说明喜炎平可能引起的常见及罕见不良反应,确保患者对可能出现的反应有充分的认识和准备。教育内容应包括对潜在的副作用的描述,例如局部反应或全身性反应。此外,告知患者,在出现任何不寻常或令人担忧的症状时,应立即寻求医疗帮助,提高患者的自我监测能力,使患者在不良反应初期即时获得必要的医疗干预,从而避免发生严重的风险[2]

(3)剂量和给药途径控制

医护人员需根据每位患者的年龄、体重、病情严重程度等,准确设定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频率。要求严格遵循经过验证的安全和有效的给药指南,医生能够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降低不良反应的风险。例如,对于特定疾病或症状,可能需要调整剂量或给药频率,以确保药效最大化且副作用最小化。此外,对药物反应的持续监测也是不可或缺的部分,以便在必要时对治疗方案进行及时的调整。

(4)监测和随访

在治疗期间以及治疗后,定期检查患者的反应和整体健康状况,确保及时发现任何潜在的不良反应或变化,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从而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效果。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评估药物的影响和患者对治疗的反应。同时,随访访谈,全面了解患者的主观感受和任何自我报告的症状,为患者提供指导与帮助。

(5)应急准备

建立有效的应急准备方案,准备好详尽的措施,以应对可能出现的严重不良反应,当识别到严重不良反应的迹象时,立即停止使用喜炎平,并迅速提供必要的医疗援助。定期组织医疗团队成员培训教育,准确识别严重不良反应的迹象,配备必要的紧急救治设备和药品,以确保能够立即对严重不良反应做出反应[3]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疗效评估中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情况,如果消失≥80%,则为显效;如果消失40%~79%,则为有效;如果消失≤39%,则为无效。

1.4统计学处理

研究结果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计量资料(±s),计数资料%,分别应用t和x2检验,如果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类型与发生率对比

喜炎平中药注射剂治疗患者常见不良反应包括皮疹、发热以及呼吸急促,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如表1。

表1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n,(%)]

分组(n)

皮疹

发热

呼吸急促

发生率

参照组(n=20)

1(5.0)

2(10.0)

1(5.0)

4(20.0)

实验组(n=20)

0(0.0)

1(5.0)

0(0.0)

1(5.0)

x2

4.892

P

<0.05

2.2两组患者疗效对比

实验组疗效优于参照组,P<0.05,如表2。

表2 两组患者疗效[n,(%)]

分组(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

参照组(n=20)

6(30.0)

10(50.0)

4(20.0)

16(80.0)

实验组(n=20)

9(45.0)

10(50.0)

1(5.0)

19(95.0)

x2

4.200

P

<0.05

3讨论

喜炎平中药注射剂是临床常用中药制剂,主要成分为由穿心莲所提取的安地索酸,主要用于治疗病毒性和炎症性疾病,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能有效抑制身体的炎症反应,对多种炎症性疾病有治疗效果。此外,在流感、手足口病等病毒性疾病等各类疾病治疗中,喜炎平也能够发挥良好的治疗作用,增强机体免疫力,帮助身体抵御病毒和细菌的侵袭,并对肝脏有保护作用,改善肝功能。但是在对患者应用喜炎平注射剂进行治疗时,患者可能会出现多种不良反应,对预后造成不良影响。

根据本次研究,喜炎平中药注射剂治疗患者常见不良反应包括皮疹、发热以及呼吸急促。其中,皮疹是对药物成分过敏或敏感的反应,可能伴有瘙痒或不适感。发热是药物引起的炎症反应的一种表现,通常是暂时性的,但如果发热持续或出现高烧,应立即就医。呼吸急促是一种较严重的反应,表明患者对药物成分有较强的敏感性或过敏,这种情况下,患者可能会发生胸闷或呼吸困难。通过对实验组患者实施有效的防治措施,实验组疗效优于参照组,P<0.05

综上所述,在对患者应用喜炎平注射剂进行治疗时,患者可能会出现多种不良反应,对此,要求加强风险防控管理,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提升治疗效果,保障患者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李琳.某院2016~2020年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处方药,2022,20(10):102-105.

[2]褚娟,金剑.喜炎平注射液不良反应50例回顾性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2,15(07):162-164+171.

[3]袁兴东,徐瑾,刘志军等.喜炎平注射液临床应用及安全性研究进展[J].海峡药学,2020,32(10):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