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城市旧城更新改造与规划设计措施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7
/ 2

现代城市旧城更新改造与规划设计措施研究

朱超 

广州升龙投资有限公司 广东省广州市  510623 

摘要:随着城市化不断推进,我国必须适应国际要求,改变传统的城市更新观念,积极推动旧城改造工作。一座城市是当地社会文化发展的象征,体现了当地的文化和人们的价值观。因此,在旧城改造工作中,保留旧城特色和文化成为了当前改造过程中的核心问题。

关键词:城市旧城;更新改造;规划设计;措施;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市人口急剧增长,导致原有的城市规划逐渐无法满足城市发展需求。同时,许多旧城区的建筑也因年久失修而亟需改造。因此,旧城改造成为当前城市规划发展的重点方向,以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建筑特点和文化是城市长期发展的象征。因此,在进行旧城改造规划设计时,我们必须保护和继承当地的文化特色。在实现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审美理念,以确保旧城更新的合理性。

1.旧城区更新改造的必要性

1.1有利于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传承城市历史文脉

有些城市在漫长的岁月中,历经了数个朝代,历经了无数次的战争,保存了大量的历史遗产和文化遗产。但是,伴随着城市居民数量的增长,许多违规建设也随之出现,使得这一地区的历史建筑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而对老城区进行改建,可以推动旅游发展,提高城市的吸引力,最重要的是可以对某些古迹进行传承和保护,极大地提高了城市的文化品味。

1.2有利于实现区位经济最优化

旧城更新既要建立新的工业系统,又要消灭原有的工业结构,以适应新的发展需要。老城区通常位于市区的中心地带,地理位置优越,无论过去或如今都是繁华的商业和文化活动地带。通过对该地区的改造与再发展,可以提升该地区的生活质量,提升其环境与面貌,同时也能加速该地区的经济发展,达到利益的最大,在全市范围内保持稳定。

2.旧城区更新改造中存在的问题

2.1只重视建造,而忽略改造

目前,我国许多地方采取的主要方式来更新改造旧城区是通过拆除,然后在原址上建造现代化的高楼大厦。房地产商对于开发旧城区非常热衷,主要原因是这些区域位于城市中心地带,具有巨大的利润潜力。此外,许多城市以低廉价格将居住用地和公共用地出售给开发商,这些用地经过开发商的改造后,变成了办公大楼和娱乐场所,从而产生了巨额利润。因此,针对旧城区的更新改造通常采取的是重新建造的方式,而不是简单地进行改造。

2.2只重视改造开发,而忽视旧城区的修复和保护

目前,旧城区更新改造所面临的最大困难在于如何平衡开发和保护两者之间的矛盾。目前的现状是由于巨大的商业利益驱动,一些城市在具体的更新改造过程中盲目进行大规模的拆迁,并重新建设起全新的土地。这种做法不仅直接破坏了城市原有的社会结构、文化脉络、地方风情以及代代相传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导致了城市历史格局和传统风貌的破坏与丧失。当今中国的城市几乎找不到中华文明存活至今的完整证据,城市的记忆和历史岁月的痕迹已经消失殆尽,每座城市都成为了受伤的城市。因此,我们亟需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重视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并在更新改造中注重文化保护与利益平衡的统一。

3.城市旧城更新改造与规划设计措施

3.1加强旧城改造规划设计控制

旧城地区的总体规划和布局,是城市更新的重要环节,也是城市更新中最重要的环节。因此,在利用城镇建设土地时,必须将其各项指标及特定的属性需求都纳入考量,并要对其进行严格的规划设计,不得对其进行变更;未经允许,不得擅自更改土地的容积。在某些风景园林的设计中,首先要把整个园林的布局都纳入进去,把园林的布局与整个园林的布局结合起来,保证园林的空间规模也能够满足园林的需求。以此为依据,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服务设施。由于老城区的改建工程周期较长,许多设施一时半会儿是无法建成的,这就需要在不违背城市规划设计规定的前提下,解决老城区的某些现实问题,以实现对城市更新中的城市更新的规划和设计进行有效的调控。

3.2完善各项公共设施

如果这些配套设施不完善,将极大地降低城市的服务水平和可持续发展水平。因此,在对老城区进行更新时,要做好各种配套设施的建设,同时要做好规划;既要保障其基本的居住功能,又要让居住在这里的人有更好的身心享受。其中有些电杆的排列,要根据当地居民的居住水平,以及地下某些管道的埋设,也要在规划和设计的前提下进行;要实现公用设备的共用与外部化,以便更好地为住户提供便利。

3.3注重古建筑的保护

在旧城改造的过程中,必须注重保护古建筑文化遗产,以避免破坏城市原有的风貌。我们不能只是简单修补破烂,而是应该将现代化的设施融入到古建筑中,以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比如安装水电管网等。为了保护古建筑的风貌,并确保现代的舒适生活品质,我们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在旧城改造区内的古建筑,要规定房屋的翻、改、建、扩和外部装饰,以与原建筑风貌相协调,与周围的建筑相匹配,做到粉墙黛瓦,修旧如旧。同时,为了更好地利用古建筑,我们需要合理改造其内部结构,根据建筑现有结构和使用需求,适当调整功能分区,并修缮破损危险部分,实现保护再利用的目标。因此,旧城改造时必须综合考虑古建筑的保护和现代化的需求。

3.4新旧城区协调发展

在城市更新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城市的发展,要把城市更新与城市建设相结合,尤其是城市的功能和经济结构;这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城镇空间结构,互相配合发展。在旧城改建中,要将社会效益、环境和经济效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而新城区的建设,以经济效益为主,通过对新城区的经济进行优化发展,为其创造更多的创业和就业岗位,从而推动全市的发展,促进老城区的城镇化系统更加健全。通过这样的开发与建造方式,可以有效地解决城市更新过程中出现的大量的人员、劳动力等问题,同时也能够有效地缓解城市空间的拥堵问题。因此,要与新城区发展相结合,在旧城更新计划中要对其发展产生的作用进行科学评价,使二者之间能够更好地相互联系,从而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空间体。

3.5彰显城市个性

为了更好地突显城市的个性特征,我们应该重视整体设计和细节设计,并遵循重塑性、多样化和延续性等基础原则。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各项制度规范,改善政府投资回报和拆迁补偿机制,探索创新的多元投入机制,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建设,以实现市民、政府和社会资本的协同共赢。另外,我们也需要尊重城市的民俗和文化,对传统民俗和文化进行合理保护,避免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城市发展的进程逐渐消失。同时,我们应该注重提升城市设计水平,深入研究城市环境和历史特征,通过合理的城市设计来突显城市的个性,避免出现城市间的过度雷同问题。这些努力将有助于打造一个充满个性和魅力的城市。

4.结束语

旧城区改造在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和改善城市形象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在现代城市规划中,应根据具体城市情况,继承并保留传统文化建筑的独特特色,同时不断创新改革模式,加快改造进程,为居民创造更加舒适和安全的生活环境。改造过程应体现片区的历史文化特点,保持设计的连贯性和多样性,从而提高城市经济效益,并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昌卉,城市规划中旧城改造的问题及对策探究,住宅与房地产,2021.10.

[2]郭友良,李郇,转型期城市居住用地更新的空间加密化研究——广州市金花街改造再考,地理科学,2022.8.

[3]刘亚敏,基于文化复兴的旧城改造模式探讨——以北京市西城区宣东地区复兴规划为例,北京规划建设,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