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7
/ 2

心内科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的效果

徐欢毛海玲(通讯作者)

上海市嘉定区安亭医院  上海市 201805

摘要:目的:针对心内科患者,探讨实施风险管理与常规管理两种不同护理模式的效果与差异。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4例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两个小组,观察组(n=47)在护理过程中实施风险管理的护理模式,对照组(n=47)则给予常规管理的护理方法,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数据指标差异。结果:在服务规范、服务态度以及病区管理等指标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投诉事件发生率与护理风险发生率更低,P<0.05;在临床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科患者的日常护理虽然有多种不同的方法,经本文研究分析推荐应用风险管理的护理方法,原因在于该护理方法的整体效果明显好于常规护理,各项指标更接近临床目标数值,可有效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以及投诉事件发生率,提升患者对临床护理内容与效果的满意度。风险管理的护理方式效果比较理想,在临床实践中值得推广。

关键词:心内科护理管理;风险管理;效果

前言:心内科疾病具有起病急、病死率高及病情复杂等特点,在护理工作期间患者存在诸多的安全隐患。若护理人员在实施护理干预过程中不加以重视,不仅会导致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影响治疗效果,增加医疗费用,而且会引起风险事件的发生,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产生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因此给予护理风险管理及防范尤为重要。研究指出,护理风险管理可提高心内科护理安全和患者的满意度。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案例为我院收治的94例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差异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个不同的小组,两组的平均年龄分别为(63.27±5.81)岁、(63.05±5.26)岁,对比两组临床资料并未发现明显的差异,具备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在护理时主要以常规管理模式为主,对患者实施基础管理与临床护理。

1.2.2观察组

以对照组的护理管理模式作为基础,观察组主要应用风险管理的干预手段,具体的操作流程包括:

(1)提升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医院心内科患者通常都是重症患者,常见的疾病主要有冠心病、急性心梗、心律失常以及其他心脏严重疾病,对于这些患者的临床护理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护理人员的任务相当繁重。在护理的时候一旦出现不断的操作,极有可能引发安全事件,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很大威胁,因而引发医患纠纷,对医院其他工作的正常开展以及声誉将带来很大不利。这种要求护理人员一定要注意提升风险防范意识,将传统不合理的管理理念进行彻底的改观,具体对细节之处更要引起重视,拥有风险意识。

(2)对风险管理体系进行调整和完善。所有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都要有具体的规章制度作为保障,对于心内科患者的护理来说同样也不例外,这就要求医院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体系,结合心内科护理的内容以及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积极创建考核、抢救以及风险管理等制度体系,并将其严格贯彻落实在日常工作中。

(3)强化护理工作的日常培训。在心内科患者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肩负着非常重要的责任,对此需要对护理人员进行不定期的培训,持续提升个人素质与专业水平。具体来说,首先需要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器械以及药物的保管和使用,让护理人员对医疗器械以及药物服用等有更深刻的了解,同时在书写护理文书的时候要做到标准化与规范化,及时对护理信息进行记录;其次,对护理人员进行法律知识的教育,可不定期开展知识讲座或者播放法律视频,让护理人员不断提升法律与风险防范意识,按照法律的规定进行操作。除此之外,还要注重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水平进行提升,在培训时主动与患者展开互动交流,与此之间创建良好和谐的关系,结合患者的个性化需求给予有效的护理。

(4)合理排班。心内科护理人员的工作相当繁重,医院需结合心内科的现实状况合理排班,在值班的人员中至少设置一名有丰富实践经验以及高水平的护理人员,不但可以降低日常的工作量,同时还可以有效面对可能发生的各种突发事件。

(5)合理布置病房环境。在护理的时候,护理人员需要注意病房的干净和卫生,及时进行清扫,每天按时通风,尽量不要放置危险性的物品,防止对患者的人身安全造成伤害。

1.3评价指标

对两组患者临床护理质量、护理风险、投诉事件发生情况以及固定满意度等数据进行观察和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SPSS22.0软件分析,(%)与()分别代表计数、计量资料,P<0.05有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护理质量对比

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护理质量,在服务规范、服务态度以及病区管理等指标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临床护理质量对比(

组别

观察组(n=47)

对照组(n=47)

t

P

服务规范

97.2±2.9

87.9±3.5

2.146

<0.05

病区管理

96.6±3.3

89.2±3.7

3.327

<0.05

服务态度

94.6±2.8

86.4±3.2

3.785

<0.05

2.2两组患者护理风险、投诉事件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投诉事件以及护理风险的发生情况,观察组投诉事件发生率与护理风险发生率更低,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护理风险、投诉事件发生情况对比(n/%)

组别

观察组(n=47)

对照组(n=47)

X2

P

护理风险发生率

1(2.13)

4(8.51)

4.347

<0.05

投诉事件发生率

1(2.13)

3(6.38)

5.138

<0.05

2.3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对比

在临床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对比(n/%)

组别

观察组(n=47)

对照组(n=47)

t

P

非常满意

26(55.32)

22(46.81)

基本满意

20(42.55)

18(38.30)

不满意

1(2.13)

7(14.89)

满意度

46(97.87)

40(85.11)

12.147

<0.05

3讨论

随着现代群众对于医疗服务要求的不断提升,更多患者希望获取到更优质和科学的护理服务,从而减少病痛带来的痛苦,加之患者的病痛会产生负面情绪,甚至会影响护理工作的顺利以及降低护理质量,导致治疗过程中容易发生护患纠纷。中老年人是内科疾病的主要发病人群,大多数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较差,自我保护和自我控制能力较低。因此,护理工作中容易出现护理纠纷,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导致护理工作难度显著增加,会对医院的正常运营和患者的治疗安全产生影响。因此,在护理安全管理中,有必要深入研究内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并且利用针对性的风险护理管理措施减少护理风险问题。

研究发现,在护理效果方面,观察组比对照组高(P<0.05)。其主要原因是,利用护理风险管理后,可以让护士提高警惕,提醒他们所有护理工作需要严格遵循相应的操作标准,增强护理人员的防范意识和风险识别意识,防止因疏忽或注意力不集中而引起不良事件;加强对患者的知识宣传教育,有利于患者更加积极地学习和了解护理相关知识,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它不仅可以提醒患者监督护士的工作,还可以提高他们的依从性,从而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此外,护理风险管理具有系统化、规范化的特点。它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可以增强护理人员的自律性,使他们不断规范自己的行为,严格遵守相关制度,从而确保患者护理和治疗的安全,利用对护理细节的优化促进恢复效果的提升。

结束语:

概而言之,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采用风险管理方案可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有利于提升护理管理质量,在临床护理中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郑芙蓉.中西医结合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心内科护理中的效果研究[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3,13(23):84-86+90.

[2]徐亚琴.护理风险管理在心内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黑龙江医药,2022,35(04):988-990.

[3]王桂林.护理风险管理对神经内科护理质量的改善作用研究[J].甘肃科技,2022,38(15):118-120.

[4]吴冬梅,钟满金,林华华.护理人员对住院患者跌倒风险管理能力的调查分析[J].当代护士(中旬刊),2022,29(07):133-135.

[5]张艳华.精细化管理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提升护理质量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2,13(07):179-182.

[6]李丹丹.中医辨证护理结合风险管理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2,30(05):183-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