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癌前病变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7
/ 2

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癌前病变的效果

闫红萍

河南省鹤壁市妇幼保健院

河南省鹤壁市458030

【摘要】目的:探究宫颈环形电切术对宫颈癌前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8月至次年3月30例宫颈癌患者,依据随机表法分为治疗组(宫颈环形电切术)与参照组(宫颈冷刀锥切治疗),比较患者手术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参照组,锥切面积小于参照组,锥高低于参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呈P<0.05。结论:宫颈环形电切术的采用,能够有效减少术中患者的出血量保障机体正常运行,促进手术的顺利进行,缩短锥高,缩小锥切切口面积,促进术后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宫颈环形电切术宫颈癌前病变并发症

宫颈癌为当前较为高发的妇科疾病,引发该疾病产生的主要原因为人乳头状瘤病毒的感染所致,随着病情的加重[1],患者逐渐出现不同程度的阴道出血、分泌物增加等症状,若癌症发生病变将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临床上主要实施宫颈冷刀锥切治疗,将病灶部位切除达到治疗效果,但该手术下患者出血量较多,对其体征的影响较大。而宫颈冷刀锥切治疗能够通过切除方式的不同,有效降低术中患者的出血量,从而保障术中患者的体征稳定,实现治疗目的[2]。于本文中将宫颈冷刀锥切治疗对宫颈癌前病变的治疗效果加以分析,详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2021年8月至2022年3月30例例宫颈癌患者,按照随机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参照组。治疗组(15)例,年龄32-54岁,平均(43.57±3.21)岁,病程2至8年,平均(5.54±0.21)年。参照组(15)例,年龄33-51岁,平均(42.51±3.18)岁,病程1至5年,平均(3.52±0.41)年。无肝肾功能疾病;无凝血作用障碍;伦理委员会已批准通过;无精神异常;无麻醉药物过敏史;无合并严重心脏疾病;患者及家属已了解本次研究目的给予其研究结果知情权;基础资料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实施以下对比。

1.2方法

均告知两组患者手术前将膀胱排空。

参照组:宫颈冷刀锥切治疗,为患者注射相应的硬膜外麻醉药物,注射后调整体位为膀胱结石位。实施常规内外阴的消毒处理,采取常规铺巾并将宫颈手术部位暴露出来,依据患者宫颈病变情况,使用钳夹将宫颈上下唇向外侧牵拉,同时使用扩张器将宫颈管扩大,将5mL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与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药物的混合液注射于宫颈中,注射后使用卢戈碘液对病灶周围组织进行涂抹。后将病灶边缘0.5cm的位置实施环形切口,深度控制在0.2cm,对宫颈管区域以圆锥形将病灶切除。切除后对创面实施电凝止血方法,取用吸收线对切口进行缝合,缝合结束后使用碘仿纱布对阴道内填塞,于72h后将纱布取出,查看创面止血状况。

治疗组:宫颈环形电切术,实施基础麻醉及体位调整后,使用聚维酮碘棉球对阴道实施常规消毒处理,麻醉起效后,使用卢戈碘液对子宫表面区域进行涂抹,从而有效辨别病变位置。将环形电切功率调整到30W,后依据宫颈病变情况使用相应大小的电切圈,将病灶及周围3cm内的组织实施顺时针切除,将病灶部分完整切除后实施常规电凝止血干预,涂抹适量的溃疡散,并为患者开设口服抗感染药物,叮嘱其注意对外阴的卫生处理。

1.3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锥切面积、锥高)。

(2)比较并发症发生率(出血、宫颈管粘连狭窄、宫颈管息肉样增生、盆腔痛)。

1.4统计学方法

以n%表示计数资料实施卡方值检验,平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实施t值检验,(P<0.05)数据差异具有计学意义,数据均采用SPSS213.0统计学软件实施分析比较。

2结果

2.1 手术指标

治疗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参照组,锥切面积小于参照组,锥高低于参照组,呈P<0.05,如表1。

手术指标对比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锥切面积(cm2

锥高(cm)

治疗组

15

32.19±2.34

68.62±3.24

4.23±0.18

1.35±0.06

参照组

15

45.31±2.61

112.51±10.25

6.47±0.64

3.27±0.23

t

14.495

15.812

13.049

31.284

P

0.000

0.000

0.000

0.000

2.2 并发症发生率

治疗组中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呈P<0.05,见表2。

并发症发生率(n%

组别

例数

出血

宫颈管粘连狭窄

宫颈管息肉样增生

盆腔痛

发生率

治疗组

15

0(0.00)

0(0.00)

0(0.00)

1(6.67)

1(6.67)

参照组

15

1(6.67)

1(6.67)

2(13.33)

3(20.00)

7(46.67)

X2

6.136

P

0.013

3讨论

宫颈癌是当前女性妇科疾病中致死率最高的病症[3],当患者处于癌变期间时,若予以及时治疗,便能够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并实现自愈效果。据相关文献查证了解到,宫颈环形电切术能够借助医疗器械,对病灶部位实施锥形切除,该切除方法下,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出血量,且术后止血干预效果能够得到更好的发挥,对病灶去除的更加彻底。相较于常规治疗方法,该方法的治愈率更高,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4],能够实现最终的治疗目的。通过对上述治疗对比结果的整理发现,治疗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参照组,锥切面积小于参照组,锥高低于参照组,术后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呈P<0.05;有效展示了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方法的实施,能够有效加快手术的进行速度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缩小锥切面积,可缩短锥高距离,减少手术对患者的影响,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实现最终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宫颈环形电切术对宫颈癌前病变的治疗效果显著,能够于宫颈癌疾病治疗方法选择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庞洁,何爱琴.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癌前病变的效果研究[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2,9(33):66-68.

[2]刘晓桐.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早期宫颈癌前病变患者的疗效探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2,16(20):58-60.

[3]张丽.阴道镜联合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癌前病变患者的临床效果[J].医疗装备,2022,35(14):79-80.

[4]黄建华.阴道镜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2,9(2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