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维生素D、叶黄素与学龄期儿童近视的相关性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7
/ 3

血清维生素D、叶黄素与学龄期儿童近视的相关性研究

马利   李玉勤   张秀凤  岳久惠   马涛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医院    眼科    831300 

【摘要】目的 通过测定近视儿童血清维生素 D( VD) 水平,分析学龄期儿童近视与 VD 的关联性以及补充叶黄素的必要性。方法 通过建立学龄期儿童的屈光档案,测量其血清维生素D、了解其叶黄素的日常摄入量,从而分析儿童血清维生素D与近视的关联性,是否可以通过补充维生素D而降低近视的发病。结果 近视组的维生素D平均水平22.25微克,非近视组是27.67微克。结论 维生素D血清浓度应提高到30,以中国的标准应该提高到60~70,合理饮食维生素D摄取很重要,是关乎儿童青少年成长的必要营养元素。

【关键词】 近视眼; 维生素 D; 学龄期儿童;防控率

近年来伴随着近视患病率的不断提升、发病年龄的不断提前,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尽管不同地区、种族、年龄近视患病率有所不同,但不可质疑,全球近视患病率都不容小觑。我国近视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尤其是以儿童年近视为主的健康问题,已经成为重大的共问题,日益受社会广泛关注。

近视不但带来生活不便,还会影响影响个人收入及国家经济,甚至危及其他行业。近视尤其是高度近视会带来包括视网膜裂孔、脱离、青光眼、脉络膜葡萄肿、视网膜黄斑变性甚至失明等一系列的视觉损害及眼部并发症,而矫正近视与治疗眼部各项并发症也需巨大的经济消费。

近来,户外活动时间成为近视研究的新热点。不少研究[1]表明,近视儿童较非近视儿童的户外活动时 间少。因而提出,更多的户外活动可能使得儿童近视 进展变慢,并且成为减少近视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2]。 户外活动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它显著提高了血清维生素 D( vitamin D,VD) 水平。血清 VD 水平在近 视的发展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这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外已有研究[3]显示低水平的血清 VD 浓度与近视,尤其是高度近视相关; 目前国内还未有对近视儿童血清 VD 水平的关联性研究。本文通过对近视儿童血清 VD 水平的测定,分析其与儿童近视的潜在相关性,探讨其在近视发生、发展的机制中所起的作用,以便为近视眼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2019 年 12 月 ~ 2021 年 12 月收集筛查近视儿童 29 例( 等效球镜≤-0. 50 D) ,其中男性 14 例、女性 15 例; 年龄 5 ~ 13 岁; 近视等效球镜 -0. 50 ~ -4. 00 D。同时,收集视力正常儿童 23 例作为对照组( 等效球镜≥0. 50 D) ,其中男性 14 例、女性 9例; 年龄 5 ~ 11 岁; 等效球镜 0. 50 ~ 3. 25 D。

1.2 方法所有病例均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严格 的眼科检查,包括裂隙灯、直接检眼镜( 眼底镜) 、散瞳 验光、角膜曲率、眼轴测定等检查。 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应用德国罗氏诊断有限公司生产的 25( OH) D 检测试剂盒,空腹抽血测定血清 25 ( OH) D 浓度。 通过 家 长 问 卷 调 查,了 解 儿 童 户 外 运 动 时 间 ( < 1 h / d、1 ~ 2 h / d、2 ~ 3 h / d 、3 ~ 4 h / d、> 4 h / d) 、近距离用眼时间( < 1 h / d、1 ~ 2 h / d、2 ~ 3 h / d、3 ~ 4 h / d、> 4 h / d) 、父母屈光状况( > -0. 50 D、-0. 50 ~ -3. 00 D、-3. 25 ~ -6. 00 D、< -6. 0 D) 等,并且所有入组儿童均无额外补充 VD。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双眼间的等效球镜和眼轴均高度相关( r = 0. 961,P < 0. 001; r = 0. 981,P < 0. 001) ,所以本研究单取右眼等效球镜及右眼眼轴进行统计分析。近视组儿童年龄为( 8. 00 ± 2. 92) 岁,对照组儿童年龄( 7. 00 ± 2. 32) 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187) ; 近视组儿童等效球镜为( -1. 63 ± 0. 96) D,对照组儿童等效球镜为( 1. 17 ± 0. 6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 近视组儿童眼轴长度为( 24. 07 ± 0. 69) mm,对照组儿童眼轴长 度为( 22. 68 ± 0. 55)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 近视组儿童血清 25( OH) D 浓度为( 22. 25 ± 9. 08 ) ng /mL,对照 组 儿 童 血 清 25 ( OH) D 浓 度 为( 27. 67 ± 8. 33) ng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 表 1) 。 近视组与对照组间户外活动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而近距离用眼时间,父亲、母亲近视程度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215,P = 0. 825,P =

0.877) ( 表 2、3) 。 在近视组,血清 25 ( OH) D 浓度与户外活动时间呈正相关( r = 0. 453,P = 0. 014) ,而在对照组无相关性( r = -0. 026,P = 0. 907) ; 在近视组,血清 25( OH) D浓度与眼轴呈负相关( r = -0. 555,P = 0. 002) ( 分布见图 1) ,而在对照组无相关性( r = 0. 185,P = 0. 397) ; 在近视组和对照组,血清 25( OH) D 浓度与等效球镜均无相关( r = 0. 016,P = 0. 933; r = -0. 222,P = 0. 310) 。

         

补充叶黄素和对照组屈光状态比较(n

项目

近视组

N=55)

对照组

N=56)

p

年龄(岁)

9.0+2.5

9.5+2.6

0.189

等效球镜(D)

-1.50+0.86

0.5+0.25

0.152

日叶黄素补充量

(2-10mg/d)

2mg/d

10mg/d

0.082

+

3 讨论

多年来人们一直认为 VD 的主要作用是调节人体钙、磷代谢,维持骨骼正常发育。近年研究[4]表明,VD是一种有广泛生物效应的内分泌激素,不仅与人体骨骼发育有关,而且还与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病、呼吸道疾病等众多疾病的发生有关。与此同时,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儿童和青少年 VD 缺乏在一些国家有逐渐增加的趋势。研究发现近视组与对照组的户外活动时间有显著差异,这一差异在国内外也有相同报道[5]。近距离用眼和父母近视程度上,2组无明显差异,而近视组户外活动时间与血清 25( OH) D 浓度呈正相关,可推测由于户外活动时间减少而降低 VD 水平,可能是造成近视发展的因素之一。有研究[6]表明,眼轴增长有季节差异,眼轴增长在光照时间较短的冬季较光照时间较长的夏季快。然而户外活动时间与预防近视形成的机制目前还不是很明确,除了 VD 水平外,可能还存在其他影响因素。比如户外光线的增强可增加视网膜多巴胺的释放,从而抑制眼轴的增长,这在动物实验[7]中已有证实。另外调节放松,视网膜离焦以及相对近距离用眼时间减少也会对减缓近视发展造成影响。

但通过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提高 VD 水平,减缓儿童近视发展这一可能,为儿童近视的预防提供了很好的研究方向。 本研究对儿童血清 VD 进行检测,在标本收集上存在一定限制,导致在数据统计时样本量偏小,而近视组和对照组的年龄差和屈光度差则相对偏大,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扩大样本量来减少匹配误差,并对年龄、性别及近视程度进行分组分析以求获得更精确的统计结果; 另外,为了减少季节日照影响对结果的干扰,数据均来自同一季节,但不同季节间的血清 VD 水平比较以及纵向近视发展情况的分析更有利于研究 VD 与近视的关联性,所以近视与血清 VD 水平的潜在关联性还有待于更大样本的不同季节的前瞻性研究。

国家没有明确的规定叶黄素的摄入量,根据我国2013版《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日常6-10mg/d对维持视觉健康有益;40mg/d作为叶黄素的可耐受最高摄入量.4-18岁的孩子吃叶黄素,必须是含有锌的,因为叶黄素在孩子体内必须通过锌才能合成,从而实现转化,被孩子所吸收。通过研究发现叶黄素对防治近视有一定作用。儿童青少年在适应阶段应该补充叶黄素。

总之,近视眼儿童血清 VD 水平低于视力正常儿童,更多的户外活动可能使儿童 VD 水平提高,其血清VD 水平和眼轴存在一定关联,是否可以通过提高血清 VD 水平来减缓眼轴增长从而使近视发展变慢,也许会为近视眼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了很好的研究方向。青少年的体质健康关乎国家未来的发展,其视觉功能的维护已成为当今的重大任务。黄斑色素是保证视网膜细胞正常功能不可缺少的要素, 其本身即有叶黄素类物质组成。已有研究[8]表明:补充叶黄素可维护视力、对比敏感度等视觉 功能指标。然而,黄斑色素与我国青少年视觉功能关系的研究目前较少,且青少年的黄斑色素密度值目前还没有正常参考值,这也使得许多研究缺少大样本的对照。同时,许多资料[9]已证实:叶黄素类物质可增加黄斑色素密度值,且后者与眼轴长度密切相关,或提示近视的发展趋势,仍需进行大量的研究。

参 考 文 献

[1] Pan CW,Ramamurthy D,Saw SM. Worldwide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for myopia[J]. Ophthalmic Physiol Opt,2012,32( 1) : 3-16.

[2] Lin LL,Shih YF,Hsiao CK,et al. Prevalence of myopia in Taiwanese schoolchildren: 1983 to 2000 [J]. Ann Acad Med

Singapore,2004,33( 1) : 27-33.

[3] Lee YY,Lo CT,Sheu SJ,et al. What factors are associated with

myopia in young adults? A survey study in Taiwan Military Conscripts [J]. 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2013,54( 2) : 1026-1033.

[4] Sherwin JC,Reacher MH,Keogh RH,et al.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ime spent outdoors and myopia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meta-analysis[J]. Ophthalmology,2012 ,119 ( 10) : 2141-2151.

[5] Choi JA,Han K,Park YM,et al. Low serum 25-hydroxy vitamin D

is associated with myopia in Korean adolescents [J]. 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2014,55( 4) : 2041-2047.

[6] Müller DN,Kleinewietfeld M,Kvakan H. Vitamin D review[J]. JRenin Angiotensin Aldosterone Syst,2011,12( 2) : 125-128.

[7] 李智文,张乐,刘建蒙. 儿童维生素 D 缺乏———一个需要重视的

公共卫生问题[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10,21( 2) : 124-128.

[8]谢红莉, 谢作揩, 叶景, 等. 我国青少年近视现患率及相关因素分析[ J]. 中华医学杂志, 2010, 90(7): 439-442. XIE Hongli, XIE Zuoxie, YE Jing, et al. Analysis of correlative factors and prevalence on China’s youth myopia[ J]. National Medical Journal of China, 2010, 90(7): 439-442.

[9]陈云云, 陈世豪, 王勤美. 近视眼不同视觉质量与成像质量评估

指标间的关系[ J].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2, 30(1): 61-64. CHEN Yunyun, CHEN Shihao, WANG Qinmei. The correlation of two difffferent subjective image quality metrics to two difffferent optical quality metrics[ J]. 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Ophthalmology, 2012, 30(1): 6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