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水务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7
/ 2

智慧水务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李桐

天津市管道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市 300131

摘要:在信息化技术蓬勃发展的形势下各个领域也迎来智慧时代,而在这一过程中农村饮水工程也紧跟时代步伐。智慧水务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是为实现水务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本文介绍了智慧水务建设的必要性,及智慧水务建设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简要阐述智慧水务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方面的应用情况,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智慧水务;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应用

引言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水资源管理、供水管理和污水处理等问题日益突出。为了更有效地管理和保护水资源,智慧水务信息化系统应运而生。该系统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实现对水务领域的全面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和分析,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依据和精准的指导。

1智慧水务视角下水务数字化转型面临的挑战

1.1水务行业创新发展的挑战

在智慧水务视角下,水务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为了加快水务数字化转型速度,水务企业需要在技术创新、认知创新与运营模式创新等方面做好积极的应对。为了高质量实现水务数字化转型,水务企业不仅要投入大量财力、人力资源,同时也要优化运营模式,与数字化技术进行充分的融合,重新构建业务架构,从而更好地驱动水务行业完成新时期的变革。但是,由于我国水务企业管理者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思维过于传统,导致水务数字化转型速度难以得到有效提高,再加上部分人员对先进的管理理念掌握程度有限,业务流程与数字技术存在融合不够的问题,导致水务行业创新发展面临重重阻碍。

1.2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保障力不足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我国农村地区的社会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整体水平显著提高。武威市凉州区水务部门虽然及时抓住了国家政策机遇,先后进行了一系列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工作,保护了凉州区农村居民的生活饮用水安全。但是,由于部分供水工程建成时间较早,是在20世纪90年代建成的,当时的整体条件有限,资金不足,因此工程建设标准较低,使用至今,管网老破,损坏情况较为严重,运行中时常发生故障,不仅提高了维修难度和成本,更影响了供水质量。所以,需要进一步加强建设。

2智慧水务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对策

2.1实时监控

根据数据信息与地图节点,平台掌握管网输水全程运行情况,实时获取管网压力、管网流量、管网水质、分区计量等重要数据,通过图表方式直接显示历史趋势,在不利事件临界值提取信息,并发送预警。实时监控功能的水质监控部分开发是针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水处理设施不足的问题,可根据管网水质情况调整消毒试剂的投放频次及用量,可实现消毒试剂的科学、精准投入。

2.2整体架构

智慧水务系统的整体架构,其基于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构建的,由前端实时监测系统、移动网络、NB-IoT传输以及后端信息化管理平台组成。(1)前端实时监测系统:该系统通过安装在城市污水管道、雨水管道、供水管道、河道等关键点上的传感器,实时监测水质、水位、流量、温度等参数,传感器将采集到的数据发送到后端信息化管理平台进行处理和分析。(2)移动网络:移动网络是传输数据的基础网络,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如4G、5G等)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后端信息化管理平台。移动网络具有广域覆盖和高速传输的特点,能够支持大规模的数据传输和实时监测。(3)NB-IoT传输:NB-IoT(NarrowbandInternetofThings)是一种低功耗、广覆盖的物联网通信技术。它可以实现多传感器数据的长距离传输和低功耗要求,适用于智慧水务系统中大规模传感器的连接和数据传输。(4)后端信息化管理平台:后端信息化管理平台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分,它接收、存储和处理前端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

2.3不断提升数字化技术应用效能

在水务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水务企业要积极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例如,大数据技术与云计算技术等,并将水务业务与数字化技术进行深入融合,从而使数字化技术可以在水务业务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为了提升数字化技术在水务工作中的应用效能,需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利用数字化技术对水务工程进行建模,并通过优化参数来科学评估水务工程实施效果,提升水务工程投资的科学性。二是扩大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规模,将智能化技术、监测技术等应用到实际水务工作中,实现水务工作的无人值守,确保水务工作可以高效且智能化的开展。

2.4加大农村饮水安全宣传力度

要有效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仅依靠政府和供水企业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充分结合社会力量,通过加大农村饮水安全宣传力度,提高农村对饮水安全问题的重视,积极自主地参与饮水安全环境保护工作之中,积极参与农村饮水安全环境建设和监督工作,从而全方位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宣传,对推动农业发展也是非常重要且有必要的。所以,必须将饮水安全问题,作为村规民约的重点内容积极加强建设,增强当地群众的思想意识和重视程度,从点到面全面推进水资源保护工作,为农村饮水安全长效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奠定坚实的基础。

2.5科学统筹规划,建立完善的农村饮水安全体系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要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建设,必须结合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农业发展水平、用水需求、地质水文条件等等,对饮水安全工程进行系统化、综合性以及长效性的科学统筹规划。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农村地区的水资源分布情况,通过科学统筹规划,有效解决农村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既能够保证广大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同时也能够对水资源实现科学、合理以及高效利用。所以,各级政府必须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做好农村饮水安全体系的统筹规划工作。水务行业相关部门必须对农村饮水安全体系的建设和规划工作,提供科学指导,进一步提升农村饮水安全体系统筹规划的科学性,并对当地水资源以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科学全面地分析,实现对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将农村饮水安全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充分结合起来,通过采取建设规范化饮水安全工程、改造老旧工程等措施,有效提高农村供水率和水质达标率,扩大自来水入户范围,使农村饮水安全体系得到有效完善。

2.6有关饮水工程方面的行政服务

涉及“门户”“智能问答”等部分,其中门户主要利用分权分域方式进行设置,能够展现出多层次的信息,满足各方面的需求;智能问答主要是针对社会大众、工程内部人员来进行的,通过提问的方式定位用户需求内容,更好的实现个性化服务。

2.7做好水质监测

为了确保水质合格,让广大村民放心,要督促地方水利部门健全县级水质检测中心巡检和千吨万人水厂检测制度,扩大水质检测覆盖面。对一时没能建起水质检测中心的地方水利部门,要委托有相关资质的水质检测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农村水质检测。我区暂时没有建立起水质检测中心,目前农村水质主要是委托市疾控中心进行检测。

结语

智慧水务系统已经成为水务发展的主体形式,可以充分融合不同监控区域的数据信息,相应管理部门就可借助移动终端来查询、分析相应数据。同时可以通过远程监控系统来完成饮水工程相应设备的动态监控,实现饮水安全的自动化监控、信息共享以及智能化管理,从而能够进一步提升饮水安全工程的信息化管控,有效增强水资源的利用率,保障人们的饮水安全。

参考文献

[1]谷宏宇.面向智慧水务建设的排水业务系统设计与应用[J].供水技术,2023,17(3):60-64.

[2] 胡中会.试论农村饮水安全管理机制改革与创新[J].经济视野,2019:55.

[3] 王伟.农村饮水安全管理机制改革与创新[J].水能经济,2017:271.

[4] 柳永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探讨与对策[J].黑龙江粮食,2022(3):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