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计量检定与校准质量的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6
/ 2

提高计量检定与校准质量的方法

郭万宝

黑龙江建三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检验检测中心  黑龙江佳木斯 156300

摘要:提高计量检定与校准质量是保障计量结果精确度和权威性的关键。与西方国家相比而言,我国的相关技术相对落后,在计量检定与校准质量方面仍旧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提升,以及新理念的出现和完善,计量工作也在不断的改革前进。这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了产品质量的提升,减少了产品二次返工的出现,起到了节约经济费用的作用。保障计量结果的精确度和科学合理性可以减少人力、物力的浪费。因此,需要加大提高计量检定与校准质量方法的研究力度。

关键词:计量检定;计量校准;质量

1计量检定与校准概述

1.1检定概述

计量是指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是保障商品品质,是开展国际科学研究、开展经贸活动的根本保障。企业想要降低成本,降低消耗,提高产品质量,就必须要确保在生产和运营过程中的测量和检测方法是正确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生产工艺及最终成品的品质进行控制。计量是企业生产的基础保障。在计量领域中,检定指的是检查和判定计量设备仪器,是检查与确定计量设备仪器等是否合法合规的重要程序,其主要包括加标记、出具检定证书等。计量检定具有如下鲜明特征:(1)检定以“计量设备仪器”为对象,而非常规工业化产品。(2)检定以“保证计量数值科学、精准、可靠”为目标,能评价设备仪器的计量性能,判定其是否符合相应规范标准。(3)检定结果是判定计量设备仪器能否投入应用、是否符合相应规范的重要标准。(4)检定工作具有法制性,法定或获得法律授权的检定部门出具的报告具有法律效力。在我国计量领域中,检定工作非常关键,其既是依法检定和校准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量值溯源、量值传递的重要形式之一,能保证量值科学精准。

1.2校准概述

校准则是对比计量器具的量值与实物量值,并将二者之间的误差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的过程,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水平产生直接影响,也关系到环境监测的规范性以及相关方案的落实效果。校准的作用是对收集到的综合环境信息的代表性、完整性与准确性进行二次确认,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提供可靠的环境监测数据,避免数据出现过大误差。计量检定和校准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也存在诸多区别,如表1所示。

2提高计量检定与校准质量的方法

2.1完善的管理制度

(一)编制岗位规范解释说明书,对内部人员的责任进行重新划分,使各个部门的职能更加清晰,对每个部门的工作内容进行明确要求,避免出现互相推诿的现象。(二)针对有关的计量检定/校准工作程序及工作指导建议书进行修改,使工作过程标准化,优化检定/校准的质控环节。(三)制定每个模块具体要求和操作指南。应该制定系统操作员的使用、维护指导方针,以说明每个模块的使用方法,并就每个模块的具体要求和操作指南进行编制。此外,还应该就每个模块的具体要求和操作指南,进行编制,确保系统操作人员能够按照指导方针正确地使用系统。(四)构建责权对等的绩效评估体系。传统的评价体系存在职责不明确,无法进行追责,各科室职责不同,考核要求对全部科室要求一致,导致考核存在不公平情况,致使员工工作积极性不足。所以,一方面对原来的考核进行改进,以各个科室的职责为依据,构建起责任与奖励相匹配的考核机制,考核要与员工的岗位职责相匹配,遵循多劳多得的原则,并按照激励系数展开考核,避免出现互相推诿的情况,要让员工共享到改革优化后的成果,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完全激发出来。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流程优化,使用自动化系统对其进行任务分配,从而对检测科室检定员的工作量和风险进行均衡,避免在工作中出现不公平感,更好地对人力资源进行有效利用,提升工作效率。

2.2落实全过程标准化管理

在计量检定与校准中,还需要引入精细化、标准化管理的理念,落实全过程标准化管理,以此充分发挥计量检定与校准的作用。首先,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明确不同种类仪器的操作方法与管理流程,在对其进行计量检定与校准时,应当遵循相应的操作流程,满足国家相关标准,不仅需要对仪器的检定合格证书进行审查,还需要审核检定人员的资质。例如,在对仪器的表面粗糙程度进行检定时,相关人员需要对样板的质量与状态进行检测,只有确定其质量合格,才能将其作为参照物,获得更为可靠的指标。其次,仪器管理人员需要了解不同仪器的工作原理与性能特点,并做好日常的清洁与维护工作,避免环境中的水分、灰尘对其工作状态造成负面影响。如果在计量检定与校准工作中发现不满足标准的情况,相关人员除了做好记录,还要围绕存在问题做出进一步的分析,追溯问题的成因,并采取有效的检修措施,制订合理的报废计划。另外,在现场管理中,还需要做好相关仪器的检查与校准,特别是稳定性较差的仪器,更需要加强对其的检定与核查。

2.3做好定期计量检定和校准

制定严格的计量检定和校准工作机制,确保该项工作能够定期实施,这也是提高质量管理水平的关键途径。明确设备的采购要求,在现代化管理体系下,要充分发挥在线测量仪器管理系统的作用,提高管理工作效率,确保验证程序能够规范化推进与实施。做好设备信息的全面采集和整理,及时做好归档工作,通过档案管理的方式保障仪器设备的可靠性,防止造成损坏和丢失等情况。由专业部门和人员对各类材料实施管理,包括检验验收统计报告、作业指导书和验证记录等等。工作标志应该更加清晰简洁,帮助工作人员明确仪器设备的实际状态。随着当前检测内容的不断增多,需要以动态化管理体系的构建为重点,及时获得各项关键信息,包括周期检定记录、验收报告和维护维修废料清单等等。在环境采样前,应该针对烟气分析仪和噪声仪等实施仔细检查,确保其性能达到使用要求,获得更加可靠的烟气和噪声参数。

2.4提高计量检定校准人员的操作水平

在检定工作开展过程中很容易受到诸多人为因素的影响,其主要包含计量器具精度下降、辅助设备无法正常运行、环境等因素影响,而这些人为因素所产生的误差无法及时进行修改,极易影响检定质量,所以需要尽可能减少操作流程中的误差出现。为了有效减少人为操作的出现,应要加大“计量管理信息系统”与“智能检定系统”的研究力度,保障计量器具的正常使用,实现资源信息的共享,通过自动化和半自动化检定方式,对原始记录以及证书进行浏览和自动生成打印,这样不仅可以保障检定结果全过程的规范性和合理性,而且还可以提升检定的精确度,减少失误的出现,提升人们的满意度。同时,也需要加大与站段计量单位的沟通交流。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检定工作中的检定方法和原理也在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因而需要通过互相交流合作与学习经验的方式,保障计量工作的改革发展。由于计量室与站段计量部门都拥有检定人员,因而需要定期开展交流会议,给予双方更多探讨交流的时间,从而不断提升计量检定的水平和质量。

3结束语

计量工作中的检定与校准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涉及范围十分广泛,因而需要不断加强对计量器具的管理。要提高对检定与校准环境的重视度,不断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以及思想水平,从而不断提高计量检定与校准的质量,进而提升产品的生产水平。当前我国建立了健全的计量管理制度以及法治体系,不仅与国际相接轨,同时也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符合。另外,也需要依靠国家和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与社会企业合作,接受每个人民群众的检验,只有这样,才可以确保计量检定与校准工作更加具有真实性、可靠性和精确性,从而最大化发挥自身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伟.关于计量检定及计量误差的解决措施分析[J].工程建设(维泽科技),2022,5(08):74-76.

[2]马瑞,张帅.关于计量器具现场检定、校准管理方法的探讨[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2022(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