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要点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6
/ 2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要点研究

张晓伟

132628197811101617

隆化县交通运输局

摘要:公路桥涵指公路桥梁涵洞。桥涵的位置、孔径、进出口形式、加固水平、消能措施等,是决定桥梁以及其所属工程抗水灾能力的关键,同时也影响桥梁和公路的日常使用、运维难度以及综合寿命。因此,要做好公路桥涵施工技术管理,有效把控各类技术要点。我国各地公路桥涵建设比较普遍,尤其在水网密度大的地区和需要跨河流交通的地区。目前,部分公路桥涵施工管理不完全理想,存在质量不佳、抗水灾能力偏弱等问题,增加了管理难度和综合支出,也存在安全隐患。在此背景下,对公路桥涵施工基本流程与技术要点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要点

1公路桥涵常见类别

(1)石拱涵洞。石拱涵洞是一种利用石材构筑而成的拱形桥涵结构,具有美观、耐久等优点,常用于小跨径桥洞的建造。(2)盖板涵洞。盖板涵洞是一种由墙板和盖板构成的桥涵结构,通常用于跨越干渠、小溪等水体的建设。(3)圆管涵洞。圆管涵洞指的是采用圆形管道构建的桥涵结构,通常用于小跨度、较浅的河道或排水管道下方的通道。(4)其他涵洞。除了上述常见的涵洞类型外,还有一些特殊形式的桥涵,例如箱涵、钢管混凝土涵等,它们根据具体工程需要和地质条件设计施工,以适应不同的交通和排水要求。

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的要点

2.1基底施工技术要点

基底即公路桥涵地基部分,因大部分桥涵施工、应用涉及混凝土结构等自重较大的结构,基底部分必须具有相当的承载力,也能妥善维持稳定,为管道、混凝土板下放等工作提供保障。该阶段施工的技术要点包括数据测量、基底开挖、杂物清理、基底加固等。数据测量通常需要纳入前置性工作环节,重点为了解施工区域地基的土体强度、环境信息、位置信息等,原则上应采用实地测量的方式进行数据收集,如果受到流水等因素影响无法组织实地测量,应选取若干位置进行放样测量,确切了解桥涵基底区域的一般情况。基底开挖工作应在外围堰或导流设施建设完成后进行,必要的情况下需首先组织淤泥、杂物清理,之后根据施工场地情况进行土方开挖。如果场地宽阔、便于施工,可借助机械设备快速完成土方处理,反之则以人工和小型设备开挖土方。开挖过程中将土方自基坑清除、集中堆放,对未能完成的部分做好标注,完成后也应做好位置标记。基坑开挖结束后,应将各类石块等杂物集中清除,无用杂物集中运移或填埋。考虑到大部分河道地基强度不足,还应对桥涵基底位置进行加固,通过采用化学加固、强夯加固等方式,如果施工跨度较大,也可以采用灌注桩加固法。不同加固技术流程上各有差别,以化学加固为例,在桥涵跨度小于4m的区域,可通过化学加固的方式处理地基,以0.8~1.0m为间隔设置灌注孔,孔深1.5m左右,置入灌注管,制备水泥砂浆并通过动力设备进行灌注,灌注压力为0.2mPa左右,灌注过程中需要270°旋转灌注管,保证注浆均匀,直到少许冒浆,封孔后待浆料干凝可组织后续施工。

2.2钢筋绑扎技术要点

公路桥涵施工多需要使用钢筋,钢筋绑扎工作直接影响管道以及其他结构的连接效果、整体抗水冲击能力,需要做好绑扎管理。该阶段的技术要点包括钢筋检验、绑扎方式的确定、预埋处理等。钢筋检验在施工前进行,要求根据一般要求和施工合同要求,确定钢筋的质量符合施工要求,才能允许进场。通常应首先进行外观检测,肉眼观察钢筋是否存在锈蚀、严重弯曲等问题,无异常后对其钢筋弯折角、抗屈服强度、延展率等重点指标进行抽样检查。钢筋检查结果符合规范可允许进场施工。如果初次检测结果不符合要求,可做二次检测,两次检测的结果综合后仍不满足要求,不能允许进场,反之可以允许入场施工。需要预埋钢筋的区域,需要提前做好标注,预埋钢筋过程中,应保证预埋深度符合标准要求,且不会直接与水流、空气接触,避免氧化。在绑扎方式方面,公路桥涵大多需应对流水冲击,要求利用设备进行焊接,保证钢筋绑扎牢固,不存在强流水冲击的区域、无须过度加固的边缘区域可以使用两根或多股钢筋形成绞索,提升整体稳定性的同时降低施工难度。

2.3模板处理技术要点

在公路桥涵施工过程中,模板主要用于混凝土结构施工,通过立模的方式为混凝土干凝提供良性的半封闭环境,使其能够干凝成型且不会因风力等一般性破坏因素出现形变、裂缝等问题。模板处理的技术要点在于控制锈蚀、确定位置、检查尺寸和固定安装。所有模板施工前,需要对其表面进行检查,如果使用了复合材料或木材料模板,无须进行除锈,使用金属材料模板时则应对表面氧化部分进行清理,可使用弱酸材料进行表面浸润,之后用钢丝刷除锈,对锈蚀较严重的区域可使用砂轮打磨除锈,除锈后在金属模板表面涂抹少量脱模剂以保证其脱模性能。安装模板前,需要进行位置校准,根据前置性环节完成的测量、标注工作信息,进行位置核对,原则上模板与安装位置的误差应在1.5%以内,最大误差不应超过2cm。位置核准无误后对模板尺寸、规格等信息做最后检查,确定无误开始进行安装。模板插入地下的部分应在30cm以上,以保证其稳定性,两块相邻模板应通过螺栓加以固定,对于连接缝隙,应用膨化物质、棉条等进行封堵。

2.4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模板安装完成后,进入混凝土施工环节,如果公路桥涵采用预制混凝土板,可省略此环节。在现场浇筑的情况下,施工技术要点包括混凝土制备、浇筑和振捣、养护和拆模等方面。混凝土制备一般关注水灰比、骨料选用等工作,通常以1︰4为合理的水灰比比例;在骨料选择方面,大小骨料应比较均匀,大骨料粒径12~20mm,小骨料粒径5~10mm。现场制备的混凝土应在30min内用于浇筑,以避免长时间存放导致干凝、失水。浇筑工作可根据施工需要确定方式方法,如果施工范围较大、混凝土结构规模较大,可采用分层浇筑的方式进行施工,单层浇筑30cm,反之则直接完成浇筑、不做分层处理。浇筑的同时应做振捣,借助人工或机械设备组织振捣,振捣时间为15~20s,保证混凝土混合均匀。浇筑完成后需要组织混凝土养护,养护工作通常应达1周左右。完成浇筑的早期不能拆模,以2h为间隔组织洒水,应对水泥水化热等因素带来的裂缝等风险。1天后,洒水间隔可延长至3h,通常72h后混凝土进入快速干凝期,可进一步增大洒水间隔。期间,避免在混凝土结构外侧堆放重物、挤压混凝土结构,直到7天后拆模。

2.5台背回填技术要点

根据施工方案确定合适的排水模式是非常重要的,能够确保桥涵各处具有稳定的过水和排水能力。在软土环境中,可以采取设置外延管道的方式,避免影响桥涵基底位置的防水能力和承重能力。此外,在回填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处理软土基,采用三合土、黏土等方法提升地基的稳定性。为了减少对周边土地、岩层的扰动,提高桥涵工程整体稳定性,需要综合考虑涵洞周边的一般环境特点。

3结语

公路桥涵施工对工程质量具有直接影响,需要关注技术选取和运用。目前,常见的公路桥涵包括石拱涵洞、盖板涵洞、圆管涵洞等,一般应在施工前做好前置性工作,此外,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要点涵盖基底施工、钢筋绑扎、模板处理、混凝土施工、台背回填等多项内容,应根据一般要求和工程特点加以管控,保证技术运用得当,为工程建设的总体质量、综合效益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许福金.浅析高速公路桥涵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J].工程机械与维修,2022,(05):215-217.

[2]邹志宁.高速公路桥涵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探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21,44(09):265-266.

[3]魏万易.探讨高速公路桥涵施工技术[J].建材发展导向,2021,19(16):216-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