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护理干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6
/ 2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护理干预效果

何冬妮

柳州市中医医院,545001

摘要:目的:探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应用护理后对其产生的效果。方法:在2022年11月,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共计60例被列为研究对象在我院展开研究,研究截至于2023年11月。60例患者根据入院顺序的前后性被平分为2组,即为研究组(n=30)与对照组(n=30),为对照组提供常规护理干预,为研究组提供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种干预方式所呈现的疼痛程度改善情况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1)疼痛程度改善情况: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疼痛程度评分高于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研究组,2组间的对比具有实际意义,P<0.05。(2)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研究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2组间的对比具有实际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护理中具有良好的实践效果,该措施的实施不但能缓解患者疼痛程度,还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是可高度推广的护理措施。

关键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护理干预;实施效果;疼痛程度

带状疱疹主要是指机体因免疫力低下或感染导致水痘(带状疱疹)感染后使周围神经遭到侵犯的一种皮肤性疾病,而后遗神经痛是带状疱疹常见的典型并发症之一。临床指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发病后,局部可出现持续性刺痛、灼痛,且疼痛强度和疼痛部位会随着患者年龄及具体疱疹位置而发生变化,多数患者该疼痛时间可长达3个月[1]。此外,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病人群多为中老年患者,且随着年龄增大,该病发生率逐步攀升,而修复能力会随之降低,患者在疾病的疼痛折磨下会出现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不但会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还会降低依从性。鉴于以上表述,临床认为,应及时给予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进而将以上问题得以改善。从该观点出发,本次研究方向以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护理干预效果为主要目的。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2年11月-2023年11月,选取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60例展开研究,按照入院顺序的前后性将其分组,共计分为2组,每组样本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男女比例为16:14,年龄以48~79岁为主,取其中间值为(63.50±15.86)岁;研究组患者男女比例为17:13,年龄以49~80岁为主,取其平均值为(64.50±15.89)岁。上述自然信息具均衡性,P>0.05,可比。

1.2方法

将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对照组,告知患者疱疹部位的清洁和防护,并叮嘱患者贴身衣物需以舒适的棉质衣物为主,清淡饮食,切勿抓挠疱疹痛处,用药时遵照医嘱。

将综合护理应用于研究组,主要内容包括:(1)提高认知:为患者发放疾病知识宣传手册,也可采用讲座形式对患者行疾病知识讲解,其中包括合理用药、生活干预、健康干预及饮食干预等,帮助患者了解疾病具体的发病机制及疼痛原因,提高患者健康认知度。(2)心理干预:考虑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多伴有焦虑、抑郁情绪,因此,护理人员需及时评估其心理状况,后根据评估结果与患者展开深入交流。了解患者内心顾虑,并将后续治疗及相关护理一一向患者讲解,使患者对护理结果充满信心;将以往治疗成功案例向其分享,以此改善不良情绪,提升依从性。(3)疼痛干预: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后根据评估结果开展疼痛护理,对于轻度疼痛者,可指导患者通过放松身体及深呼吸等方式缓解疼痛;对于中度疼痛患者,告知患者可通过聆听舒缓音乐、阅读、交流、看电视等方式转移其注意力,进而缓解疼痛;对于重度疼痛患者,可遵医嘱给予患者镇痛药物进行缓解。(4)生活干预:根据护理原则及疾病特性对患者衣食住行进行指导,定期清洁和消毒裸露皮肤,避免外界因素刺激皮肤。告知患者日常饮食尽量清淡,切忌食用刺激、寒凉食物,避免加重肠胃负担。此外,告知患者使用重组人工干扰素擦拭患处,皮损严重时可采用红外线理疗。

1.3观察指标

(1)疼痛程度改善情况:具体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完成评估,最终得出分值与体现的疼痛程度呈现反比向关系。(2)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NIHSS)评分系统评价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得分越低,表明神经功能缺损越小。

1.4统计学分析

T结果的检验反映了计量资料、表示时采用平方差[()]形式;卡方()结果的检验反映了计数资料、表示时采用百分数(%)形式,对数据结果做分析处理时借助统计学SPSS21.0,当P<0.05时表示统计学具有研究意义,相反,未P>0.05时表示统计学不存在研究意义。

2结果

2.1对比2组疼痛程度改善情况

    计算数据如表1,两组疼痛程度评分比较存在差异(P<0.05);研究组VAS(1.82±0.58)低于对照组(3.55±0.26)。

表1疼痛程度改善情况对比(,分

分组

例数

干预前

干预后

研究组

30

5.01±1.28

1.82±0.58

对照组

30

5.26±1.42

3.55±0.26

t

-

0.716

14.907

P

-

0.476

0.000

2.2对比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详细数据如表2,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存在差异(P<0.05);研究组NIHSS(3.34±0.86)低于对照组(5.69±0.92)。

表2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分

分组

例数

干预前

干预后

研究组

30

8.06±1.25

3.34±0.86

对照组

30

8.27±1.39

5.69±0.92

t

-

0.615

10.221

P

-

0.541

0.000

3讨论

带状疱疹属于病毒感染性皮肤病,临床资料明确记载,带状疱疹发作后可造成神经发育,并反映在皮肤表面,目前,对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具体发病机制没有明确定义,根据病例分析,认为导致后遗神经痛的原因与内在病毒对神经产生的侵袭、免疫、年龄等因素密切相关[2]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常规护理措施主要是通过科学有效的指导,使其积极配合护理人员,进而有效控制病情。然而,常规宣教不能切实考虑患者自身情况,导致护理依从性及整体疗效欠佳。而综合护理作为全面的干预措施,通过以护理程序为核心,将护理人员的职责有效合理分配,并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开展护理举措,以患者生活状况、身心状态等方面入手,有效实施护理以此改善身心状态,提高生活质量,使得护理工作顺利进展,进一步提升干预效果[3-4]。另一方面,综合护理干预通过心理疏导可让患者保持身心放松,提高护理依从性,而宣教干预可以帮助患者全面认识疾病,进一步了解疼痛产生的具体机制及相应干预措施,从而增强患者自信心,改善整体预后。本文研究数据表明,研究组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研究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该研究数据与他人研究结果具有高度相似性,证实本文研究结果具有成立性。

总结上述,合理化的护理干预应用后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具有显著的缓解效果,同时对患者神经功能具有明显改善,可给予高度的推广和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1]李献萍,杨光宇,贾红影. ACT干预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疼痛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23,29(3):133-137.  

[2]姜喜英,肖雨欣. 综合护理在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中的应用[J].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2023,33(2):119-120.

[3]张宝侠. 早期护理干预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康复的影响[J]. 医学美学美容,2023,32(21):188-191. 

[4]雷欣蕾. 全方位护理对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疼痛和睡眠质量的影响观察[J].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3,10(7):1537-1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