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化护理管理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6
/ 2

程序化护理管理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马闯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程序化护理管理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0例患者均分,对照组接受常规ICU护理管理,观察组接受程序化ICU护理管理。比对两组患者在ICU病房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0.00%,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结论:程序化护理管理应用于ICU护理管理时,可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程序化护理管理;ICU护理管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0.引言

程序化护理管理作为一种系统化的护理实践方法,近年来在临床护理管理中逐渐显现其重要性。在高度复杂且变化多端的ICU环境中,优质护理服务的提供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1]。此类护理管理不仅需要个体化护理计划,更依赖于严密的程序和标准化操作来保障护理质量与安全。程序化护理管理的核心在于通过标准化的流程来减少差错,提升护理效率,从而达到优化患者护理结果的目的。ICU患者状况多变,病情严重,护理工作的复杂性和强度都远高于一般病区,这就要求护理团队能够精准、快速地响应患者的需要。程序化护理管理通过制定一系列标准的操作流程,确保每一项护理活动都能够按照既定标准执行,从而降低人为失误,保证护理质量[2]。同时,这种管理方式也促进了知识和技能的标准化,提升了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工作效率。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管理理念的更新,程序化护理管理在ICU中的应用亦不断深化。它不仅涉及临床护理技术操作的标准化,还包含了护理文档记录的规范化、护理评估的系统化以及护理效果的量化评价等多个方面。程序化护理管理的实施,有助于构建一个全面、协调、高效的ICU护理服务体系。本文旨在探讨程序化护理管理在ICU护理实践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其在提升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方面的作用,现作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综述

从本院ICU于2022年10月~2023年9月收治的患者中选取80例作为分析对象。

纳入标准:(1)因接受重大手术等,需在ICU病房观察治疗的患者;(2)病情总体稳定,能够在研究期间内完成所需的所有护理程序;

排除标准:(1)有认知障碍或精神病史,无法理解研究内容或无法提供可靠反馈的患者;(2)有重大并发症或处于临终阶段,预计生存时间极短,无法完成研究程序的患者;(3)在研究开始前已经接受过其他护理管理模式,可能会影响研究结果的患者;(4)因为特殊的医疗需求而不能接受标准护理程序的患者。

根据护理方式的差异性,将80例患者分为两组,具体如下:

(1)观察组。纳入40例患者,男女比22∶18,年龄区间46~74岁,平均(60.13±2.43)岁。

(2)对照组。纳入40例患者,男女比21∶19,年龄区间45~75岁,平均(60.24±2.57)岁。

比对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

1.2研究方法简析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主要包括监测各项生命体征,均为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程序化护理管理,要素如下:

(1)评估与分流。①在患者入住ICU时,护理人员首先对患者的基础状况进行全面评估。②使用标准化工具,例如APACHE II评分系统,来评估患者的严重程度和病情风险。③根据评估结果,对患者进行分流,确定护理优先级和资源配置。

(2)制定个体化护理计划。①结合患者的具体病状、既往病史和治疗需求,制定详尽的护理计划。②护理计划包括药物管理、生命体征监测、营养支持、疼痛管理等各个方面。③确定护理计划中的每一项操作的具体步骤、执行标准和时间节点。

(3)实施护理操作。①按照护理计划,执行具体的护理操作,如吸痰、翻身、伤口护理等。②每项操作都遵循标准化程序,以确保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③护理操作过程中,持续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时调整护理计划。

(4)记录与信息管理。①记录患者的护理细节和生命体征变化,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②使用电子病历和护理信息系统来管理患者数据,便于信息共享和决策支持。

(5)监测与评估。①定期对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护理效果进行评估。②使用量表或评分系统来量化评估结果,例如利用压疮发生率、感染率等指标来评价护理质量。

1.3观察指标界定

统计并比对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包括患者信息记录错误、设备设施异常、未及时掌握患者新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以SPSS25.0统计学软件分析本研究的有关数据,以“t”检验计量资料,以“±s(均数+标准差)”表示;以“x2”检验计数资料,以“n(%),即例数(百分比)”表示,当P<0.05时,表明比对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

2.结果

观察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0.00%,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

表 1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比[n(%)]

组别(n)

患者信息记录错误

设备设施异常

未及时掌握患者新情况

总发生

观察组(40)

0(0.00)

0(0.00)

0(0.00)

0(0.00)

对照组(40)

3(7.50)

2(5.00)

3(7.50)

8(20.00)

x2

-

-

-

8.889

P值

-

-

-

0.003

3.综合讨论

研究通过严格的随机分配,80例ICU患者被均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前者接受常规护理管理,而后者接受程序化护理管理。研究结果表明,程序化护理管理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管理组(0.00%比20.00%,P<0.05),这一差异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指示程序化护理管理在降低ICU患者不良事件中的潜在效益。本研究结果证实了程序化护理管理在ICU中的应用价值,特别是在提高患者安全和优化护理质量方面。程序化护理管理通过标准化护理流程,确保每个环节均按照既定标准一致性地执行,从而减少了人为错误和护理差异,提升了护理效率。此外,程序化护理的实施,还可能增进了护理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协作,进一步提高了护理服务的整体效果。值得注意的是,程序化护理管理在实施过程中需要结合个体化的患者需求进行灵活调整,保证护理措施的个体适应性。同时,严格的质量监测和持续的改进也是确保其护理效果的重要环节。

综上所述,程序化护理管理在减少ICU患者不良事件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为ICU护理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管理模式。未来的研究应该关注程序化护理的长期效果评估,以及在不同类型的ICU病房中的适用性,以便进一步验证其普适性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肖冰誉.程序化护理管理在急诊孕产妇接诊急救工作中的应用认识实践[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19(09):124-125.

[2]龙雨.程序化护理管理在急诊孕产妇接诊急救工作中的应用框架思路构建[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19(09):187-188.

[3]马楠.程序化护理管理在健康查体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及满意度[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0,7(18):137+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