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中问题及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5
/ 2

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中问题及策略

罗威

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质安站

摘要: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的逐渐提高,建筑业的发展也迎来了空前的机遇。大量的重大建设工程项目层出不穷,投资巨大,结构复杂,建设周期长,给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管带来了更为严重的风险。为了确保建设项目的质量与安全,政府与项目各方均加大了对项目的监管力度。但同时也给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管理带来了严重的挑战。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TU71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经济的推动下,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其对于建筑工程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该需求可以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而在建筑工程项目开展过程中,人们关注的是质量和安全,尤其是在现阶段,一些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松懈,存在严重的缺陷,可能诱发安全事故。因此施工单位要提高重视程度,在参与建筑工程项目阶段,重点做好质量安全监督工作,结合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管控。

1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中的问题

1.1建筑物在设计出现问题

一座建筑的设计,直接关系着一座建筑的安全性,很多的“豆腐渣”工程,往往都是在设计的时候达不到标准,因为设计者的设计没有按照规范和标准来进行,这样的结果,从一开始,就无法保证一座建筑的质量和安全性。除了建筑物设计的建筑结构问题,设计者在建筑设计中的数据计算也有可能出现问题,比如由于建筑材料会出现老化现象,建筑物的墙壁经常会出现裂缝。在建筑设计中,除了要考虑材料的年龄变化外,也要考虑建筑的热膨胀和收缩效应。当前,大量的建筑采用了钢筋混凝土,而钢筋作为建筑材料,在不同季节的温度波动下,其韧性和其它性质将大大降低,严重影响了建筑的安全性。而另一个原因则是因为在建筑工程中的施工工艺不完善,导致了这种裂缝的出现。由于在配制时,配制时未按规定配制,配制时出现了配制误差,使配制后的材料粘着力下降,对建筑的安全性也产生了不可忽略的影响。

1.2政府监督工作未落实到位

在建筑工程项目开展阶段,政府单位应安排相关人员对其质量安全进行监督和管控,要求各项工作检查和管理要求必须落实到位,通过严谨、科学的方式避免质量安全问题出现。在此过程中,如果相关监督管理人员的工作划分不合理,职责不清晰,将会导致其工作受影响,降低整个建筑工程项目质量安全的控制。从现阶段政府监督工作开展情况来看,受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针对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把控需要制定更加详细的规则和政策,但是随着相关部门工作的开展,基层工作人员层层递进,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意识逐渐降低,该情况意味着政府监督职能未能充分地发挥作用,也表明建筑工程项目质量安全监督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无法从根源上解决问题,这些问题逐渐严重,最终可能诱发事故。

1.3人员素质较低

建筑工程项目具有明显的复杂性、科学性和系统性的特点,因此各岗位工作要求非常严格,对于工作人员的专业也有着明确的标准。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要结合实际情况建立组织机构,各岗位工作人员均应具备专业技能和工作经验。同时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监督覆盖工程项目各个方面,例如建筑原材料、建筑设备、现场施工等,监督管理工作不仅要对现场施工人员开展,还要明确法律及经济等方面,但是从现阶段整个工作开展情况来看,许多施工单位的质量安全监督部门工作人员都是由一些非专业人员临时拼凑而成,部门建立存在明显的专业问题,因此整个质量安全监督部门的工作无法发挥出真正的价值。与此同时,一些施工作业人员自身由于综合素质较低,并不具备相应的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在工作过程中冒险作业、违规作业,使施工质量无法满足要求,在工作过程中,由于缺乏保护意识,不能对现场各类风险进行有效的识别,进而可能诱发严重的安全事故。

2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优化策略

2.1创立一个完善的建筑监督管理体系

目前,在国内的建设领域,大部分的建设单位都没有建立起一套健全的、合理的管理制度,加之缺少相应的优秀的管理人才,对管理人才的配置也不够科学,从而加大了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问题的概率。要从根本上解决该问题,从根本上杜绝施工安全事故,就需要构建健全的施工监管制度,其方法主要有:第一,设立独立于其它因素的监管机构,从而使整体监管工作具有高效率和公正性,极大地促进有关监管工作的开展;第二,在日常的监管工作中,加强对建筑公司的监管,保证建筑公司的监管贯穿于建筑的全过程,做到发现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第三,坚持建立一个服务型、合理化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制度,可以把服务性与执法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保证建筑工程企业可以心甘情愿地接受监管。第四,实行持证上岗,对各单位的建筑工人,要有一套规范的规范,要杜绝不规范的现象,保证监理工作的顺畅。

2.2加快信息化进程

信息技术已经融入各领域,施工单位在引入信息技术开展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时,要强化对使用者的指导,通过信息化技术解决传统施工存在的问题,施工单位要对信息化设备、手段进行充分利用,使质量安全监督信息透明化、准确化,提升监督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的威信,并使监督管理工作顺利开展,这对整个工程项目都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施工单位应建立一套自上而下的信息监督管理系统,要涵盖各模块,也就是质量监督业务、综合管理系统、数据交换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以及移动手机客户端系统等。质量监督业务管理综合系统是服务于上级监督管理机构的系统,应制定明确的工作标准并结合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监督管控,坚持闭环管理原则,保证系统运行稳定、正常。工作流程要包含项目建档,随着建筑工程项目信息的录入,生成日常监督管控清单,监督管理人员按清单开展工作并完善监督档案。和传统人工进行清单制定的方法相比,这种方法具有更好的科学性和逻辑性。数据交换系统是供不同管理层级进行信息共享的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则是通过对办公软件和工作群组系统之间的整合来对质量安全监督流程进行自动化管控。移动手机客户端系统是为现场工作人员制定的系统,通过手机客户端检查各项数据记录。

2.3重点做好施工物料监督管理工作

由于建筑工程项目建设阶段需要使用到大量的施工物料,为确保工程项目建设质量,应重点做好施工物料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例如,在施工物料采购阶段,施工方应安排具有丰富采购经验的工作人员负责采购,同时要做好施工物料采购前期的市场调研工作,根据建筑材料市场价格波动情况以及供应商资质科学采购施工物料。除此之外,还要针对施工物料的质检报告真伪性、真伪度进行检查,严禁假冒伪劣施工物料进入施工现场。施工物料运输至施工现场后,应安排至少两名的技术人员进行物料验收,同时重点做好施工物料出厂合格证、质检报告单等材料检查工作,还要针对施工现场物料进行质量抽检,进一步确保施工现场物料安全性。

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对建筑行业的标准的要求也在提高,这就要求建筑行业要从细节着手,把建设项目的质量监督和安全管理纳入到公司的发展策略中,通过健全制度,加强监督检查,加强技术创新,来强化对质量和安全的监管,促进建筑施工公司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陈霞.分析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潜在风险因素及应对措施[J].装饰装修天地,2021,4:98.

[2]余杰.分析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潜在风险因素及应对措施[J].现代物业(中旬刊),2020,1:162.

[3]李春鸿.建筑施工质量安全监督中潜在的风险因素及应对[J].建材发展导向(下),2018,16(9):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