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中的遥感测绘技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4
/ 2

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中的遥感测绘技术分析

姓名:赵天翼

单位:江苏省地质工程有限公司 省市:江苏省南京市 邮编:210000

摘要:本文以“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中的遥感测绘技术分析”为题,探讨遥感测绘技术在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应用。分析遥感测绘技术在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中的优势和局限性,经研究发现,遥感测绘技术能够提供高分辨率、广覆盖的地表信息,为工程地质勘察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然而,遥感测绘技术也存在数据解译难度大、精度受限等问题。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质勘察;遥感测绘技术;地表信息

前言:岩土工程地质勘察是工程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它对于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影响。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遥感测绘技术在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遥感测绘技术通过获取地表信息,能够为岩土工程地质勘察提供大量的数据支持。然而,遥感测绘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因此,本文旨在对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中的遥感测绘技术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遥感测绘技术的优势

遥感测绘技术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的地表信息获取能力,通过卫星、航空或无人机等遥感平台获取的影像数据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能够捕捉到岩土地质勘察中细微的地表特征,如地形起伏、地貌变化等。这种高分辨率的信息对于工程设计和风险评估具有重要意义[1]。遥感测绘技术具有广覆盖的特点,通过遥感技术获取的地表信息可以覆盖大范围的区域,不受地理条件和人力资源的限制。相比于传统的实地勘察方法,遥感测绘技术能够提供更全面、更全局的地理数据,为岩土工程地质勘察提供更全面的视野。遥感测绘技术还具备多源数据融合与分析的能力,通过将不同传感器获取的多源数据进行融合,可以得到更全面、更准确的地表信息。同时,借助遥感技术提供的数据分析方法,可以从多个角度对地表信息进行解译和分析,揭示出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潜在问题和风险。

二、遥感测绘技术的局限性

(一)数据解译难度大

遥感测绘技术在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中面临的一个主要局限性是数据解译难度大,遥感影像数据中包含了大量的地表信息,但是这些信息需要经过专业解译才能得到有用的结果。数据解译需要结合地质知识、工程经验和遥感技术的专业知识,进行复杂的图像分析和解释[2]。同时,不同地质环境下的地表特征和岩土工程问题可能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增加了数据解译的难度。因此,准确解译遥感数据并提取出与岩土工程相关的信息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二)精度受限

另一个限制遥感测绘技术在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因素是精度受限,尽管遥感技术在获取地表信息方面具有优势,但其精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首先,遥感影像数据的精度受到遥感平台的分辨率和几何校正的影响。其次,遥感数据的精度还受到地物覆盖类型、大气干扰、地物遮挡以及数据采集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可能导致遥感数据中存在一定的误差和不确定性,从而影响到岩土工程地质勘察的精度要求[3]。因此,在应用遥感测绘技术时,需要对数据精度进行评估,并结合实地调查和验证,以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精确性。

(三)遥感数据与实地数据的结合

遥感数据与实地数据的结合是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虽然遥感数据能够提供广覆盖和高分辨率的地表信息,但在某些情况下,仅依靠遥感数据可能无法满足工程需求。例如,在一些复杂地质环境中,遥感数据可能难以准确获取地下地质信息,如地下水位、土壤性质等。因此,将遥感数据与实地调查数据相结合,可以弥补双方的不足,提高地质勘察的全面性和准确性。通过实地调查获取的地质数据可以用来验证和修正遥感数据的解译结果,同时,遥感数据也可以为实地调查提供指导和辅助[4]。因此,合理地结合遥感数据和实地数据,可以提高岩土工程地质勘察的可靠性和精度。

三、遥感测绘技术在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应用

(一)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

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是遥感测绘技术在岩土工程领域中的重要应用之一,通过遥感技术获取的地表信息可以用于监测和预警各类地质灾害,如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等。遥感影像数据能够提供大范围、连续性的地表观测数据,可以实时监测地质灾害的发生和演化过程。通过对遥感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译,可以识别出潜在的地质灾害隐患区域,并进行预警和预测,提前采取相应的防灾措施。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中的优势在于其高时空分辨率的能力,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数据可以捕捉到细微的地表变化,如地表裂缝、滑坡体变形等,从而能够及时发现地质灾害的迹象。此外,遥感技术还可以通过多时相遥感数据的比对分析,了解地质灾害的演变趋势和速度,为预警和应对提供科学依据。然而,地质灾害的监测与预警也面临一些挑战。例如,遥感数据的解译和分析需要专业的技术和经验,对于复杂地貌和地质条件的区域,数据解译的难度较大。此外,遥感数据的获取和处理也需要耗费时间和资源,对于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地质灾害监测来说,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数据获取和处理的效率。因此,综合利用遥感技术与其他监测手段相结合,可以提高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地质构造分析与评价

地质构造分析与评价是遥感测绘技术在岩土工程领域中的另一个重要应用,遥感数据可以提供大范围的地表信息,包括地貌特征、地形变化、地表覆盖等,这些信息对于理解地质构造起着关键作用。通过遥感技术,可以获取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利用影像解译和数字地形模型等方法,可以分析地表的地貌特征、断裂带、褶皱构造等地质构造信息。同时,遥感数据还可以用于提取地表形变信息,例如地表沉降、地震活动引起的地表位移等,这些信息对于地质构造的评价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综合利用遥感数据和其他地质数据,可以对地质构造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价,为岩土工程项目的规划和设计提供重要依据。

(三)地下水资源调查与评估

地下水资源调查与评估是遥感测绘技术在水资源管理领域的重要应用之一,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大范围的地表信息,包括地表水体分布、地表覆盖类型、地形地貌等,这些信息对于地下水资源的调查和评估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通过遥感数据的解译和分析,可以识别出潜在的地下水补给区域、地下水流动路径和水质状况等关键信息。遥感技术在地下水资源调查与评估中的优势在于其高时空分辨率的能力,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数据可以提供详细的地表水体分布和变化情况,可以帮助确定地下水补给区域和水源保护区。此外,遥感技术还可以通过监测地表水体的动态变化,如湖泊水位、河流流量等,来推断地下水的补给和排泄情况。然而,地下水资源调查与评估也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地下水的存在和分布通常无法直接通过遥感技术来获取,需要结合地质、水文等多种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此外,遥感数据在地下水资源评估中仅能提供表层信息,对于深层地下水资源的调查和评估仍需要其他勘探手段的支持。综合利用遥感技术与其他地下水调查手段相结合,可以提高地下水资源调查与评估的准确性和效率,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结语:

综上所述,遥感测绘技术能够提供高分辨率、广覆盖的地表信息,为工程地质勘察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遥感测绘技术在数据解译难度大、精度受限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遥感测绘技术在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应用涵盖了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地质构造分析与评价、地下水资源调查与评估等多个领域。遥感测绘技术在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应用,以提高其在实际工程中的效果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张超.现阶段岩土工程中地质勘察技术运用分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2023(03):154-155.

[2]司文学.浅析岩土工程勘测工作中的测绘技术应用及其策略[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2022(07):163-164.

[3]周乾隆.复杂地基深基坑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分析[J].建筑与装饰,2023(17):184-186.

[4]周唯真,吴嘉芬.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中质量控制因素分析与建议[J].工程管理与技术探讨,2023(01):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