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猪细化管理与饲养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2-23
/ 2

论生猪细化管理与饲养方法

李冉

丽江市玉龙县石鼓镇畜牧产业发展服务中心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提升,对猪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需要对生猪养殖业进行严格管理,提高饲养技术水平,实现细化管理,增加生猪产品质量,保障视食品安全。文章主要对生猪细化管理与饲养方法进行分析,旨在进一步提高生猪细化管理水平,强化饲养质量,保障生猪健康成长,为我国生猪养殖业的长远发展创建良好条件。

关键词:生猪 细化管理 饲养方法

畜牧养殖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是实现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猪肉是人们比较喜好的肉食品之一,且在经济发展背景下,生猪养殖产业内外发展环境发生很大变化,为了适应市场化发展需求,需要对生猪养殖模式进行优化和创新,引进绿色健康养殖理念,并实现细化管理,采取科学合理的生猪饲养技术,保障生猪养殖产业的绿色化、健康化、可持续化发展,并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生猪肉产品。

一、不同类型生猪的细化管理要点

(一)种公猪细化管理

种公猪饲养管理中,需要着重增加公猪体能,因此需要加大对体重控制、营养摄入工作的重视力度,确保种公猪始终保持良好的体力和旺盛的精力。要严格按照时间规定对种猪进行交配,且刚进入成熟期的种猪配种次数不能太多,一般情况下,针对2-5年龄段的种公猪,配种次数不能超过十次,才能保障交配质量。确保种公猪每周有三天左右的休息,从而确保始终保持旺盛精力和充沛体力;要合理控制喂养量,满足种公猪各项机能需求,定期称重,不能过胖或者过瘦,保持中上等膘情。养殖人员需要对交配过程进行详细观察和记录,对母猪、公猪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做好种猪生产性能的科学检定;要对种公猪进行细化喂养,一般情况下,每天喂养两次;当种公猪较为肥胖、精液质量较差时,需要将其淘汰。

(二)仔猪细化管理

仔猪的免疫力较差,且体温调控能力不足,对于7日龄以下的仔猪,需要对其进行良好的保温工作,确保猪舍温度控制在33摄氏度左右;仔猪生长过程中,需要将猪舍温度控制在25摄氏度左右【1】;要注重对1-4日龄的仔猪进行补铁,提高成活率;要注重母乳喂养,提高仔猪抗病毒能力和免疫力;针对21~28日的仔猪,需要进行断奶后的饲料过渡处理,保障营养摄入的充足性;断奶后的两周内,需要以全价乳猪料为饲料进行喂养。针对完全断奶的仔猪,需要转到保育舍中进行饲养,并将温度控制在27摄氏度左右,并适当减少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增加粗纤维含量,从而促进仔猪肠胃蠕动,增加对维生素的吸收。

(三)种母猪细化管理

在对种母猪进行细化管理时,需要对其进行合理配种,并科学喂养,同时要对种母猪体重进行合理控制。淘汰过胖、偏瘦的种母猪,从而保障繁殖率。针对妊娠期、空怀期的母猪,需要控制饲料量,保持体形,并全天候供应清水;断奶后需要增加投喂量,这样可以促进母猪发情排卵;针对空怀期的母猪,如果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发情,需要人工辅助受孕,即肌肉注射1—2ml的三合激素;完成配种后,需要单独饲养一个月,之后更换猪舍,同时要对配种时间进行记录。针对哺乳期的母猪,需要做好产床、产房的清洁和消毒工作,洗刷母猪,产前一周保障环境卫生,减少投喂量,产后一周恢复头微量,保障营养摄入充足性【2】

二、生猪饲养技术

(一)细化环境管理

生猪对饲养环境的要求较高,一旦猪舍环境不卫生,容易引起生猪疾病问题,因此需要实现猪舍环境的细化管理,才能提高生猪生存质量,增加存活率。要对猪舍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防止细菌滋生【3】;定期进行清洁打扫,确保猪舍始终保持卫生洁净;定期消毒,避免疫病发生;对猪舍温度和湿度进行合理调控,一般情况下,温度为18-20摄氏度,湿度为50~70%,这样才能确保生猪处于舒适健康生长状态,并防止细菌滋生,保障生猪进食、休息活动的正常开展。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引进智能化饲养技术,安装恒温监测系统,实现猪舍温湿度的智能化、自动化调控,满足生猪生长需求。

(二)优化饲料配比

饲料可以为生猪健康成长提高重要的物质基础,因此需要对生猪饲料进行细化管理,精准掌握饲料的来源、种类、配比等,同时要确保猪饲料原材料的新鲜和卫生,避免使用劣质饲料;要对饲料进行科学储存,避免饲料发霉,否则会引起生猪中毒问题,甚至降低体质,降低抗病能力【4】;此外,还需要结合生猪年龄、种群的不同,选择不同的饲料,优化饲料配比技术,如针对仔猪,需要在饲料中适当添加微生物、微量元素,如VC和铁元素,可以确保仔猪茁壮成长,并提高免疫力,减少疾病感染几率;针对育成期的生猪,需要增加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从而提高猪肉质量和产量;甚至妊娠期的母猪,需要科学喂养,全天候供给清水;针对种公猪,一般每天喂养两次,饲喂量一般为2.5千克左右,确保公主身体素质和体能。

(三)疫病防控工作

为了保障生猪健康成长, 减少疫病发生几率,需要进行科学饲养,定期消毒,强化抵抗力;同时还需要做好疾病防疫工作,尤其要对生猪呼吸道疾病、猪胀气病、猪瘟、口蹄疫等流行病进行科学防控,做好日常检疫工作,并定期免疫接种,减少生猪疫病的发生几率;要做好消毒管理,制定可行性的消毒管理制度,这样可以对户外病原体进行消除,减少生猪与病原体的接触率,减少患病几率,一般情况下爱需要使用过氧乙酸、苛性钠等进行消毒;要做好隔离工作,完善检疫措施,对外来生猪进行隔离喂养,通过一个月左右的检疫、观察后才能混养,同时结合当地流行病情况,对引进生猪进行常规免疫接种。要对患病猪和死猪进行无污染处理,如在远离养猪场的位置进行掩埋处理,并做好消毒工作,还可以在专业处理站点进行无污染处理

【5】

(四)引进信息化饲养模式

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进一步提升生猪养殖产业的自动化、智能化、现代化发展,如可以安装现代化的监控技术,对生猪日常活动、喂养情况进行动态监控,及时发现生猪异常情况,并采取合理措施进行处理;引进大数据技术,对生猪全生命周期生长过程进行动态监控,做好数据记录和分析工作,以便对生猪生长发育区域进行预测,促进生猪养孩子水平的提升,促进生猪养殖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五)合理分群

为了保障生猪的健康生长,提高养殖效益,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生猪进行合理分群,一般情况下,一窝为一群,一栏为一窝,实现集中饲养【6】。当养殖场规模较小时,需要以20头为一栏;养殖规模较大的,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适当增加每栏养殖量,但不能超过三十头;要结合外界温度情况,适当调整猪群密度,并尽量在晚间分群。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提升生猪养殖质量和产量,需要实现细化管理和科学饲养,尤其要对种公猪、种母猪、仔猪等进行分类、针对性饲养管理,同时要采取科学的饲养方式,加强检疫和疫病防控力度,减少猪疾病感染几率,加强环境管理,对饲料进行优化管理,引进现代化的饲养技术,合理分群,保障生猪养殖产业的绿色化、健康化、可持续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蕊红. 生猪细化管理与饲养技术要点 [J].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3, (09): 76-77.

[2]李志才. 试论养猪的细化管理与饲养技术 [J]. 中国动物保健, 2022, 24 (08): 63-64.

[3]李晓莹. 试论养猪的细化管理与饲养技术 [J].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2, (01): 113-115.

[4]童成存. 猪养殖细化管理与饲养技术 [J]. 猪业观察, 2021, (06): 27-28.

[5]臧凯. 加强养猪饲养管理技术 [J]. 中国畜禽种业, 2020, 16 (09): 130.

[6]吴会兰. 猪养殖细化管理与饲养技术 [J]. 兽医导刊, 2020, (15):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