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信贷业务对金融机构盈利能力的影响——以兴业银行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2-22
/ 2

绿色信贷业务对金融机构盈利能力的影响——以兴业银行为例

绿色信贷业务对金融机构盈利能力的影响——以兴业银行为例

李虹企

沈阳工业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为推动经济的绿色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本文以我国第一个采用赤道原则的兴业银行为研究主体,收集2012-2022年的绿色信贷和盈利性相关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兴业银行绿色信贷业务开展对盈利能力大小的影响程度及影响因素,为其他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业务提供发展和改革的思路,助力我国绿色金融迅速发展,为我国生态环境的优化做出一份贡献。

关键词:绿色信贷,盈利能力,多元线性回归

1


绿色信贷业务对金融机构盈利能力的影响——以兴业银行为例

研究背景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首先重点发展重工业进行初始建设,生态环境问题被忽视。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都在加强环境治理,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经济的绿色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环境风险非常重要。在这种背景下,我国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和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目标,并大力支持绿色金融的发展。作为金融机构,银行可以通过引导资金流向绿色产业、支持环境友好型项目等方式,发挥自身的作用。同时银行也会受到客户、监管机构和社会公众的压力,要求其在金融活动中更加注重环保和社会责任。绿色信贷是一种特殊的信贷形式,根据借款人的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绩效来评价其信用风险,并给予一定的优惠利率。这种信贷模式不仅可以帮助银行降低信贷风险,还可以鼓励企业加强环境保护,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因此,本文以兴业银行为例,分析绿色信贷对兴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一方面旨在能够给我国金融机构的绿色经济发展提供发展思路,便于建立有效的绿色信贷发展体系,另一方面旨在助力我国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政策

文献综述

王飞(2009)认为绿色信贷的本质在于处理好金融业和可持续发展的协调关系,要构建完善的金融体系和创新金融工具[1]。李启明(2018)等人认为赤道原则上在特定范围内能够对银行盈利能力产生正向影响[2]。颜廷峰等(2019)采用动态面板模型研究发现绿色信贷在短期内对商业银行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小,但长期作用却十分明显[3]。张琳等(2022)研究结果表明绿色信贷能够提高银行生息资产收益率[4]。汪晓文(2023)等人认为商业银行落实绿色信贷政策能显著提升其财务绩效,同时提高经营效率、加强金融创新能够正向调节绿色信贷对财务绩效的关系[5]

综上所述,商业银行的绿色信贷会对其盈利能力产生影响,而且时间越长,作用越明显。本文选择我国最早采用赤道原则的兴业银行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更加多维地分析绿色信贷业务对金融机构盈利能力的影响。

1


绿色信贷业务对金融机构盈利能力的影响——以兴业银行为例

变量选取

选取兴业银行2012-202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

表1相关变量一览表

变量

变量含义

代码

定义

被解释变量

总资产收益率

ROA

净利润/资产总额

解释变量

绿色信贷比率

GL

绿色信贷余额/绿色融资总额

控制变量

不良贷款率

NPL

不良贷款/贷款总额

银行规模

SIZE

银行总资产取对数

资本充足率

CAR

自有资本/加权风险资产

资产负债率

LOAR

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表2多元线性回归结果

变量

系数

T统计量

P

C

-0.0215

-0.4203

0.6958

GL

0.0154

2.1788

0.0949

NPL

-0.2470

-2.0539

0.1092

SIZE

0.0002

0.0879

0.9341

CAR

0.0497

0.8914

0.4231

LOAR

0.0220

0.4319

0.6881

R2

Adjusted R2

F-statistic

Prob(F-statistic)

0.9098

0.7732

6.6814

0.0436

初步的估计模型:

ROA=-0.0215+0.0154GL-0.2470NPL+0.0002SIZE+0.0499CAR+0.0220LOAR

该模型具有比较好的拟合效果。在给定的显著性水平5%的条件下,P=0.0436<0.05,说明该模型通过了F检验,也就是全部变量整体对ROA具有显著影响。

从单因素的影响来观察,所有变量都没有通过检验,因此推断模型可能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

多重共线性检验

表3多重共线性检验

变量

偏离系数

方差膨胀因子

C

0.0032

GL

6.74E-06

5.9305

NPL

0.021207

14.666

SIZE

7.48E-06

40.591

CAR

0.004374

31.755

LOAR

0.003218

18.113

后四个变量的方差膨胀因子均大于10,验证该模型存在多重共线性。

逐步回归法

表4逐步回归法

变量

系数

T统计量

P值

C

0.0089

9.9226

0.0000

NPL

-0.2191

-7.0302

0.0001

GL

0.0076

3.6184

0.0068

R2

Adjusted R2

F-statistic

Prob(F-statistic)

0.8654

0.8317

25.717

0.000328

逐步回归消除多重共线性后,确定较为理想的模型为:

ROA=0.0089+0.0076GL-0.2191NPL

调整的R2=0.8317,大于逐步回归前的校正因子。并且模型整体的P=0.000328,通过F检验,模型经过逐步回归后被优化。就单个影响因素来讨论, GLNPL通过t检验,均对ROA有显著性影响。

据方程知,解释变量GL的系数为0.0076,即当绿色信贷比率每增长一个单位,被解释变量ROA就增加0.0076个单位,二者存在正相关关系。

异方差性检验

表5 怀特检验

F统计量

1.2670

Prob.F(5,5)

0.4007

Obs*R-squared

6.1478

Prob.Chi-Square(5)

0.2921

Obs*R-squared=6.1478<临界值(11.07),接受原假设,表明回归有效且存在意义。

1


绿色信贷业务对金融机构盈利能力的影响——以兴业银行为例

结论

兴业银行的绿色信贷为自身盈利能力带来了正向影响,推测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是由于赤道原则带来的声誉影响,兴业银行作为中国首家采用赤道原则的银行,在国内金融机构绿色金融体系建设上起到了一个带头作用。这个举动在多方面提高了兴业银行在国内的社会声誉

第二是是由于早期发展奠定的基础,兴业银行早期在绿色金融发展上奠定了一定的基础,16年的绿色金融发展足以让其在绿色金融理念和绿色信贷业务体系方面超过其他许多大型银行,为其在近几年的绿色信贷发展增强了许多竞争力;

第三是由于绿色金融体系的创新,加强了绿色金融综合业务的管理,兴业银行建立了相对完备的投行产品体系,包括各类债券、私募债权和并购融资等。类似的绿色信贷服务创新为其带来更多的资金收入,也为银行带来了更多活力,吸引更多的客户信任与支持兴业银行,为其带来更多发展机会。

1


绿色信贷业务对金融机构盈利能力的影响——以兴业银行为例

参考文献

[1] 王飞.中国银行业绿色信贷体系构建[J].金融与经济,2009(03):21-22.

[2] 李启明,袁杰辉.赤道原则与商业银行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8,(05):85-87.

[3] 颜廷峰,徐旭初,任森春.绿色信贷与银行财务绩效——基于制度、技术和机构的视角[J].江西社会科学,2019,39(07):63-72.

[4] 张琳,王宝东,廉永辉.绿色信贷如何影响银行风险承担?——基于中国银行业数据的实证研究[J].武汉金融,2022(05):3-13.

[5] 汪晓文,李昱萱,陈南旭.绿色信贷政策如何提升商业银行财务绩效——兼论经营效率与金融创新的调节效应[J].武汉金融,2023(4):12-1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