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隧道穿越断裂带防水堵漏技术简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2-22
/ 2

地铁隧道穿越断裂带防水堵漏技术简析

李坤

大连地铁运营有限公司   辽宁大连    116033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在打造现代化城市过程中,地铁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已经得到广泛地使用,地铁隧道所具有的质量对于其安全运营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建设过程中根据地质地形的多变和复杂程度,可能会出现断裂带和涌水,所以地铁隧道穿越断裂带的防水工程就显得非常重要,它将直接影响地铁隧道在运营期间的渗漏情况。基于此,本文就运营地铁隧道在断裂带等特殊区域的防水堵漏技术展开论述,以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地铁隧道断裂带防水堵漏

目前,我国已建成的地铁隧道越来越多,在勘测和建设中难免会碰到断层等不良的地质情况。断裂带多数为富水性疏松岩体,水分通过岩体裂缝渗流使围岩被弱化,从而引发突水突泥等渗漏。因此,本文以C市地铁8号线a-b区间为研究区域,通过对隧道结构和水文特性进行研究,结合实际情况以水文地质条件为单元进行划分,对隧道的涌水特点进行分析。最终根据不同的渗漏形式,使用有效的防水堵漏技术。

1.断裂带构造和涌水特征

C市地铁8号线a-b区间全长876.36m,线路坡度是V字形,正线线间距是11m—14m,区间隧道的埋深是9—12m,且隧道整体位于粉土、中风化泥岩及中风化砾岩中,拱部地层是以粉土、强风化砾岩、泥岩及砂岩为主,地下水位深度3.3—7.6m。

1.1断裂带构造特征

C市地铁8号线a-b区间的隧道穿越活动断裂带纵断面,具体详见图1所示。该区间的断层带宽度是52m。隧道穿越断裂带一共由四个部分组成,构造一区是穿越前的区域,构造二区是右断层到中间断层,构造三区是中间断层到左断层,构造四区是穿越后的区域,具体详见图2所示。构造一区是地下工程所经过的断层带的前端,在最上面的是人工堆积物,下面是粉土,这个区域主要是中风化砾石和中风化泥岩。构造二区穿过一条由右向中断裂延伸的断层,在最上面的是人造填料,下面是粉土。穿过的断层上面是中风化砾石,下面是泥、砂。构造三区穿过中部断层至左侧断层,在最上面的是人工填土,下面是粉土,穿过的断层上面是粉土,下面是砂砾。构造四区是地下工程通过断层带后的一部分,在最上面的是人工回填层,下面是砂岩和粉土。

 

图1  隧道穿越活动断裂带纵断面图

图2 构造分区示意图

1.2涌水特征

C市地铁8号线地下水由三种类型组成,具体如下。(1) 基岩裂隙水。受地层岩性、风化程度、裂缝发育程度等因素的制约,岩石渗透系数存在明显差异,其中,部分基岩裂缝水产于断裂、褶皱等构造裂缝中。(2)孔隙渗透是由疏松堆积层发育而成。由于孔隙潜水的储水量很少。因此,该区地下水位总体上呈南高北低的特点。(3) 构造裂隙水。按照铁道工程水文地质勘查规程使用暗挖法进行开挖,施工过程中地下水位的上升幅度可以暂时设定为3m。在穿越断裂带的过程中,多数为静止状态的地下水,在高水位条件下,地下水以裂缝形式存在,隧道在通过断裂带时,会产生承压水,从而导致突水。其中构造三区、构造四区属于一般风险程度,构造一区属于具有较高风险的程度,构造二区属于高风险程度。因此,在对构造一区和构造二区的隧道建设时,应当着重做好防水工程。并且在日后的运营期间重点关注此区域的渗漏水情况,及时有效的做好防水堵漏工作。

2.断裂带防水堵漏技术分析

    在运营阶段隧道结构内部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容易出现砂眼、气孔或裂纹等情况,渗漏水主要体现在隧道结构侧壁、拱顶施工缝或一般位置等,渗漏情况主要分为点渗漏和面渗漏。根据不同的状况,应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根据我国多个区域的城市地下管线漏水治理经验,地铁隧道堵漏工作情况较为复杂,在实际的堵漏过程中,漏水的原因、程度以及治理的效果都需要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防水堵漏方案。对于严重的漏水更需要及时处理,否则会对正常的运营造成影响。所以地铁隧道防渗漏工作应当重视,并预先做好防治。

2.1点渗漏

    隧道结构侧墙、拱顶施工缝或一般位置存在宽度大于2mm的单条裂缝情况下,首先沿渗漏处裂缝两侧斜钻孔,钻孔交错布置,孔深根据裂缝宽度而定(施工缝以不损伤止水钢板为原则)。然后注清水清洗裂缝,清洗干净后垂直缝由下向上(水平缝从一端向另一端)逐孔注亲水性环氧树脂,待环氧树脂浆液外流时,向上(往另一端)换孔注浆。等待12~20小时后,检查渗漏处,如继续渗水,则继续钻孔注浆,直至不再渗水为止。最后找平、清理基面、切除外漏针头并打磨平顺。

2.2面渗漏

隧道结构侧墙、拱顶出现大面积渗漏的情况下,首先钻孔,且梅花形布置。然后清理干净,对渗面混凝土进行打磨,深度控制在10~20mm,均匀涂刷2遍环氧界面剂,刮填高标号水泥砂浆。待砂浆凝固后第一次注清水清洗基面。由下向上逐孔注亲水性环氧树脂,直至浆液流出。等待 12~20小时后,检查渗漏处,如继续渗水,则继续钻孔注浆,直至不再渗水为止。最后找平,清理基面,切除外漏针头并打磨平顺。

    另外对存在较大空洞的结构应首先用超细水泥浆进行填充修补,修补后若存在渗漏水再进行注浆处理。处理完毕后,若再次出现漏浆渗水,则应委托专业检测单位对区间裂纹处理的位置采取钻芯取样、回弹、裂缝宽度及深度观测,并出具检测合格报告方可。裂缝处理需专业施工队伍,要求耐久性长的环氧树脂。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研究C市地铁8号线a-b区间断裂带的防水堵漏施工发现,在四个构造区中,无论是哪个区,隧道中的涌水量都在逐渐减少,但是研究发现构造一、二区是高危险区段,所以必须对这两区的防水堵漏工作进行加强,从而尽可能降低隧道突水突泥发生的概率,使地铁隧道能够实现安全运营。

参考文献

[1]张文刚.探究地铁区间隧道盾构防水堵漏施工技术[J].内江科技, 2019(04):116-117.

[2]王克成.地铁隧道穿越断裂带防水堵漏技术研究[J].山西建筑, 2021(05):154-155.

[3]祝和意,雷建华.地铁车站明挖隧道防水施工技术研究[J].价值工程, 2023(02):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