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及应对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2-01
/ 2

医院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及应对策略研究

董珍珍 吴沙沙 李思琪

鹤壁市妇幼保健院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 邮编:458030

摘要:医院作为我国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财务状况直接影响着医疗服务质量和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然而,由于多种原因,医院财务危机现象时有发生,如何预防和应对医院财务危机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医院财务危机的成因分析,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应对策略,旨在为医院管理层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医院财务危机;成因;应对策略

引言

医院财务危机是指医院在运营过程中,由于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导致财务状况恶化,无法满足正常运营需求的现象。医院财务危机不仅会影响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还会对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产生负面影响。因此,研究医院财务危机的成因及应对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医院财务危机的成因

我国医改政策的推进,使得医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政府对医院的投入不足,导致医院依赖收费维持运营。在医院的财务风险中,管理层责任是必须要接受的,因为管理层对于医院的财务掌控和管理是至关重要的,所以管理层对关键财务事项的把控和把握决定着医院的财务稳定性。但由于一些管理层的管理理念、管理水平、工作作风等原因,导致医院的一些财务问题出现了漏洞,进而出现财务风险。此外,政策的调整,使得医院收入减少,进一步加剧了医院的财务压力。随着医疗市场的开放,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进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医院为了提高自身竞争力,往往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用于设备更新、人才培养等方面,从而导致财务负担加重。医院运营管理不善也是导致财务危机的重要原因。部分医院存在着资源配置不合理、成本控制不力、收费项目不规范等问题,导致医院运营成本上升,收入增长缓慢。医疗纠纷的频发使得医院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为了应对医疗纠纷,医院需要支付大量的赔偿费用,进一步加剧了医院的财务困境。部分医院为了扩大规模、提高硬件水平,往往需要通过贷款等方式筹集资金。然而,债务的增加使得医院面临着还款压力,一旦资金链断裂,将导致医院财务危机。

、医院财务危机的应对策略

完善政策制度

政府应当加大对医院的财政投入,保障医疗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更新,同时优化医疗保险政策,降低患者的医疗负担,提高医疗保障水平。此外,政府需要完善医疗机构的分类管理政策,根据不同类型医疗机构的职能和服务特点,制定针对性管理措施,引导医院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发展方向。 对于公立医院,政府应当继续深化医改,强化其公益属性,通过科学合理的补偿机制,确保医院提供质优价廉的医疗服务。同时,鼓励公立医院通过技术创新和效率提升,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对于非公立医疗机构,政府应给予平等的待遇和政策支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医疗服务领域,促进医疗服务的多元化发展。同时,政府要加强对医疗市场的监管,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 政府还应加强对医疗服务价格的合理调控,通过科学的定价机制,反映服务的价值和技术含量,同时控制不合理医疗费用的增长,确保医疗服务价格的亲民性和可承受性。 完善政策制度是一个动态调整和不断深化的过程,政府需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和完善相关政策,推动医疗服务体系更加成熟、定型。

加强内部管理

医院作为医疗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必须加强内部管理,以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首先,医院需要优化资源配置,确保人力资源、医疗设备、药品等关键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使用,避免资源的浪费和重复投资。通过科学的内部管理,可以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减少不必要的等待时间和医疗错误,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其次,医院应加强成本控制,通过精细化管理,降低不必要的运营成本。这包括对药品采购、医疗服务流程、能源消耗等方面的成本进行严格控制,通过比价、谈判等手段,争取更优惠的价格和服务,从而降低患者的直接负担。 同时,医院需要规范收费项目,确保所有收费项目都有明确的依据和合理的定价。政府应加强对医疗服务收费的监管,建立透明、公开的收费标准,防止乱收费和医疗现象的发生。通过提高医疗服务价格的合理性,可以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使患者得到更加公平和可负担的医疗服务。医院还应注重提高医疗服务人员的能力和素质,通过培训和教育,提升医疗服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同时,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鼓励医疗服务人员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提升医院的整体服务水平。 医院内部管理的加强,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运营效率,降低,也可以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

深化医改

医院作为医疗体系的核心,应当主动参与并积极推动医改的深入进行。医院需要探索多元化的补偿机制,减少对传统的服务收费的依赖。可以通过政府财政补贴、医疗保险支付、服务项目收费等多种方式实现,以保证医院在提供医疗服务的同时,不会因为收费问题而影响服务的质量和公平性。 医院应推进医疗服务体系的改革,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这包括推动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通过级医院之间的合作和转诊,使患者在不同级别的医院之间得到有效分流,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医院还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如电子病历、远程医疗等,提升医疗服务的能力和效率。医院还需要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确保患者的安全。这包括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提升医疗服务的标准化水平,减少医疗错误的发生。同时,医院还应注重患者的体验,通过提升服务态度和服务环境,使患者在就医过程中更好的体验。医院应积极参与医改,通过探索多元化的补偿机制和推进医疗服务体系的改革,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

加强风险防范

医院作为提供医疗服务的重要机构,其运营管理中涉及到的财务风险和医疗风险都是需要高度关注和妥善处理的。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患者,保障医院的长远发展,建立健全的财务风险防范机制至关重要。医院应当定期进行财务风险评估,通过专业的财务分析,对医院的财务状况进行全面的审查和评价。这不仅包括资产负债情况,还包括现金流状况、资金运作效率等多个方面。通过评估,医院能够及时发现潜在财务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化解。比如,对于资金周转不灵的问题,医院可以优化资金管理流程,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对于过高的负债率,医院可以控制债务规模,寻求降低融资成本的途径。医疗纠纷的预防和处理也是医院风险防范工作的重点。医院应当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从源头上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同时,建立健全医疗纠纷处理机制,一旦发生纠纷,能够及时、公正、有效地进行处理,降低赔偿费用。通过专业的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职业素养,让他们在医疗服务过程中更加注重细节,严格遵守医疗规程,也是防范医疗纠纷的有效手段。 医院还应关注法律风险、运营风险等其他潜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比如,关注最新的法律法规变化,确保医院的经营活动合法合规;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医院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强化内部控制,防止内部腐败和信息泄露等。

结论

医院财务危机对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医院管理层应充分认识到财务危机的危害,深入分析财务危机的成因,采取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确保医院的稳定运营。同时,政府和社会各界也应关注医院财务状况,共同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玉, 张艺菲, 周作涛. 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模型比较实证研究[J]. 河北企业, 2023, (10): 108-110.

[2]邱会. 基于PCA-Cox模型的上市医药生物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研究[D].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