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水利工程施工中的渠道防渗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31
/ 2

探究水利工程施工中的渠道防渗技术

陈坤

深圳市东聚人才发展有限公司         广东 深圳        518118

[摘要]水利工程作为城乡发展过程中重要基础工程项目,直接关系着民生。随着水利工程规模不断扩大,水利工程渠道防渗技术备受重视,水利渠道被要求具有更强防渗性能、更好防渗效果,从而有效延长水利工程使用寿命。基于此,本文对水利工程施工中渠道防渗技术运用必要性进行分析,并从梯形渠道防渗技术、U型渠道预制防渗技术等方面阐述水利工程施工中渠道防渗技术要点,以期解决水利工程渠道渗漏问题的同时,又能进一步提高水利工程中渠道输水效能,助力实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水利工程;渠道防渗技术;施工质量

导致水利工程渠道出现渗漏问题的成因与水渠地基处理不到位、使用劣质材料等方面有着直接关系,这些问题不仅降低水利工程渠道输水效能,而且极易引发潜在安全隐患。因此,实施水利工程要结合实际情况,充分考虑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需求,选择合适的渠道防渗技术,并制定针对性渠道防渗技术方案,解决渠道渗漏问题,从而为水利工程高效运行提供基础保障。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如何准确把握渠道防渗技术要点,是目前行业相关人员需要考虑的问题。

1水利工程施工中渠道防渗技术运用必要性分析

渠道防渗技术运用是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从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角度来看,水利工程施工应当加强渠道防渗技术运用,并做好相应渠道防渗措施,以增强整个水利工程渠道防渗能力,减少后期水利工程运行时渠道渗漏问题发生,切实提高渠道输水效能。同时,要加强渠道防渗施工质量控制,分析渠道渗漏问题成因,明确渠道渗漏问题解决思路和具体实施方案,以降低渗漏问题对渠道结构耐久性、稳定性的负面影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水利保障。

为了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充分发挥渠道防渗技术优势,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除了严格按照技术规范进行操作以外,也要结合现场施工情况,制定水利工程渠道防渗技术方案,既能有针对性且有效地解决渠道渗漏问题,又能为水利工程运行安全提供基础保障,使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从而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用水需求[1]

2水利工程施工中渠道防渗技术要点

2.1梯形渠道防渗技术

通过对现阶段水利工程中渠道施工情况的调研与分析发现,高填方梯形渠道是该类型施工项目中较为常见的水利渠道之一,不仅可以降低渠道渗水问题发生几率,又能进一步提高水利工程建设水平。梯形渠道防渗技术要点,具体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在开展梯形渠道防渗施工作业前,施工人员需要先做好水利渠道基层表面的清淤工作,待此处留存的淤泥、杂质清除干净后,即可将提前准备的土料均匀铺设在水利渠道基层表面,并进行夯实处理,以提升水利渠道基层土料密实度,为后续在防渗膜表层铺设混凝土提供方便。其中黏土材料是梯形渠道施工中较为常用材料之一,且使用量较大,施工人员应在铺设涂料前,将黏土内存在的杂质或垃圾清理干净,防止因黏土中杂质过多而降低土工膜质量。

(2)将按照设计比例配制好的混凝土材料均匀铺设在施工区域防渗膜表层,且渠道衬砌施工角落等部位也应铺设适量混凝土,以起到强化梯形渠道防渗效果的作用,防止水分从渠道中渗透,解决水利渠道渗水问题。梯形渠道防渗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技术规范进行操作,依据既定施工流程,开展垫层部分施工作业,保证施工中各环节有序衔接[2]

(3)涉及水利工程中节水改造部分的防渗问题处理,则是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优化渠道改造方案,并对比多个施工方案,选定其中最优者,提升渠道节水改造施工方案实施可行性。首先,施工人员要掌握与水利渠道分支横截面区域各项数据信息,选择合适的测量方式获取相关数据。其次,分析所掌握的测量数据,计算水利渠道边坡系数及水力半径等参数,为优化水利渠道节水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最后,根据分析计算所得相关参数完成水利工程中渠道施工部分的衬砌区域混凝土衬砌厚度。如此,既能提高梯形渠道防渗效果,又能从根本上保证水利工程施工质量。

2.2 U型渠道预制防渗技术

部分水利灌区的末级渠道常有大量杂物聚集,是导致水流速度下降、流量减少等情况出现的主要因素,也极易引发渠道出现渗漏。基于此,为减少杂物聚集对水利渠道输水功能的干扰影响,可以结合现场施工情况,分析大量杂物聚集的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水利渠道改造措施,提高渠道通水流畅性。例如,可以运用U型渠道预制防渗技术,对渠道断面进行重新设计,使其成为U形槽这一类的衬砌断面结构,该项技术具有成本投入少、施工简单以及作业效率高等优点,能够充分满足最短时间内解决渠道渗透问题的需求,从根本上保障其输水效能。

需要注意的是,气候环境也是对水利渠道输水效能有着较大影响的因素,由于地理位置不同,影响程度也各不相同。若U型渠道预制防渗技术在北方地区水利工程中运用,则是要对北方地区气候环境加以充分考虑,提前做好渠道防冻、防胀等措施,减少冬季气温过低对渠道正常输水的影响,进一步提高水利工程建设水平。

2.3砌石防渗漏施工技术

砌石防渗漏施工是水利渠道工程建设过程中重要环节,该项防渗技术运用是将砌卵石、浆砌石块等原材料加以利用,对原渠道表面进行加固处理,目的是提升水利渠道整体结构稳定性,并强化防渗能力,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渠道工程的输水效能。相较于其他防渗施工技术,砌石防渗漏施工技术具有取材方便、节约施工成本以及增强渠道抗冻、抗冲击能力等优点,即使施工条件过于复杂,也能满足其防渗需求,同时又能提高水利渠道的节水效果。通常情况下,待砌石作业结束后,需要对其内衬进行抹面处理,内衬抹面主要使用水泥混凝土材料,该工序操作对增强渠道结构耐久性、稳定性有明显效果。从以往工程项目建设情况来看,该项技术在渠道防渗施工过程中的运用,仍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如砌石部位厚度大,且涉及大量材料使用,大型工程机械不能在该部位进行作业,从而导致施工成本增加或出现石材量供应不足等问题,直接降低砌石防渗漏施工效果。因此,针对此方面情况,现场施工应当结合实际情况,选择耐久性强、抗冲击能力较好的新型防渗材料,以提高渠道防渗施工质量。具体技术操作流程如下:

(1)将不同类型石料进行结合使用,在渠道内部堆砌成具有良好防渗效果的墙体结构,其中该防渗墙体结构的透水性能需要高度重视。因此,施工人员应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对其进行时刻关注,并做好透水性能测试,避免因防渗漏墙体结构的防渗性能不足而影响渠道输水效果。

(2)清洁渠道防渗施工作业面,将其表面留存杂物清理干净,再将砂浆作为堆砌石料的黏合剂,在河道表面区域堆砌,并利用碎石将其存在的孔隙进行填充,以保证砌石结构坚固性,且无任何孔隙存在。一般而言,石料铺设厚度最小不低于22cm,最大不超过40cm。

3结语

综上所述,防渗施工是水利工程渠道建设中关键环节,提升渠道防渗能力,有利于降低后期水利工程运行过程中渠道渗漏问题发生几率,进一步提高水利工程建设水平。在掌握渠道渗漏成因基础上,合理选择渠道防渗技术,充分发挥该项技术优势,强化水利工程渠道输水效能,从而实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综合效益最大化目标。

[参考文献]

[1]彭新梅. 水利工程施工中渠道防渗技术[J]. 建材发展导向,2023,21(12):130-132.

[2]汤涌. 水利工程施工中渠道防渗技术分析[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22,12(21):157-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