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系统中自动控制技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26
/ 2

配电系统中自动控制技术研究

刘丙申,郭毛毛

(呼和浩特供电公司科技城园区供电分公司)

摘要:电力行业对于我国经济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而供配电系统是电力系统的重中之重,对于电力资源的传输效率起着关键作用。将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到供配电系统中,能够实现供配电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对于优化供配电系统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是研究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供配电系统的应用,分析目前供配电系统存在的问题,阐述了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功能及在供配电系统应用的优势,总结了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供配电系统中的应用现状,并提出了提升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供配电系统应用的措施,为推动我国供配电系统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控制;供配电系统;应用研究

一、电网供配电系统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电网供配电系统中,有许多运行的设备,如变电器、电闸开关等,该类设备缺乏相应的实时监控设备,使得这些设备的检测效果较低,大部分设备存在老化、故障等问题时,使得该类设备的空载损耗率较高,如果不能够及时地进行检测、反馈,导致电力人员对该类设备的检查力度不够,从而使得该类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电能浪费的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电网更新的速度比较快,用户的用电量不断增加,使得我国原有的供配电系统不能够满足日益增加的用电量,而且,我国供配电系统配置不合理,需要对原有的供电分配进行重新优化,使得电网的供需关系达到一定的均衡性。但是我国许多用电企业需求的电压较低,在配电系统接入企业的电力系统时,需要经过多次的降压,有时候还需要人工进行更换电路,或者将供电电压进行相应的降压后才能够正常使用,不能实现自动化控制的有效配置,不仅仅造成了供配电系统的损耗,还存在用电的安全隐患。

、供配电系统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现状

(一)应用于自动化监控

在供配电系统中,通过监控系统进行远程监控和电力质量监测工作。首先,通过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能够监测电力线路是否出现波动,保证电力线路的稳定性;另外,监控系统能够根据监测的数据,进行相应的判断分析,摒除相关的干扰的数据信息,从而及时地发出警报,及时地让工作人员处理相关的故障,并关闭相关公共区域的供电系统。其次,对于供配电系统中的远程监测功能而言,采用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能够实现电量的自动化监控,完成抄电表的工作,及时提醒企业或用户的电量使用情况,实现自动化的监控作用,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并提高工作速率。

(二)应用于故障诊断和检修

供配电系统中的故障监控和检修任务,是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重要的作用。在供配电系统中,电力供应和分配系统是由许多设备、模块组成的,由于结构和规模的复杂性,在运行过程中会发生一些故障,从而影响整个设备的正常运行。如果采用人工监测和维修的方法,需要将电力设备进行关闭,不仅仅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维修的进度缓慢,故障的排查艰辛,对于工作人员的安全存在一定的隐患,还会导致部分区域电力供应中断,影响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在供配电系统中使用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发现整个系统的故障的所在,不仅能够降低电力人员的工作量,还可以避免出现停电的问题。除此之外,通过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能够搜集相关故障信息,为供配电系统的维修提高参考。

(三)应用于用户信息采集

在供配电系统中,主要存在着单回路放射式、双回路放射式、单线式、环式、树干式、双回路干线式等不同的接线形式。也正是由于供配电系统的结构复杂、规模庞大,并且受到安装的地形、地貌以及气候因素的影响,使得供配电系统的信息采集工作效率受到影响,技术不能够得到相应的升级,使得不同地区的供配电系统协同、调度效果比较差。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数据信息的采集对于供配电系统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能够提升供配电系统的技术水平。采用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能够自动控制采集电力系统运行过程的相关数据,监测整个系统的运行状态,及时解决电力系统数据采集的问题;另外,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融合大数据技术,能够提高供配电系统中数据处理的效率,实现数据的采集、传输、处理的自动化、智能化,提升供配电系统的运行效率。

、提高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供配电系统应用效率的措施

(一)加强供配电系统的安全管理

①隔离故障区域。当供配电系统中出现了永久性故障,工作人员需要对有故障的供电线路进行故障识别和隔离。这是由于在供配电系统中,会自动进行故障判定和供电的恢复,当故障排除之后,自动重合闸和馈线断路器可以重叠。因此,工作人员需要对故障进行相关位置的判断和识别,进行故障信息的分析,彻底切断相关电源,使得故障线路的自动隔离。②加强供配电系统的安全检查。只有对供配电系统进行相关的安全检查,才能避免出现相关的技术问题,杜绝安全隐患的苗头,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③优化电力分配系统。如果出现故障问题,工作人员需要通过径向馈线的方式为用户提供电量,但是出现负载较大的问题,就需要采用馈线互联的方式为用户提供点电力资源。

(二)提升电气自动化控制功能特性

首先,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要优化自动开合电路功能,根据对于不同时间段和地区的发电量不同,控制供配电系统。例如:需要根据用户和企业的用电量不同的需求,在非用电高峰时期,可以将电力输送到需要更多电力的企业或地区;在用电高峰来临前,通过开启自动控制装置,将供配电系统进行相应的疏通,实现电力控制的灵活性。其次,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保护功能,能够分析整个故障的范围,并且配合自身的控制功能,及时切断部分电路和设备,并通知相关人员有效控制事故的发展;还需要配合维修人员,将搜集的信息和故障供给相应的支持,便于尽快解决故障。最后,对于常见的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监控功能,也需要进行优化,在常见的监测控制设备上添加报警功能,从而视觉和听觉等角度入手,为电力人员提供更多的数据监控功能,把握整个供配电系统的运行状况。

(三)加强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创新投入

为了进一步提升电气自动化的控制效果,我们需要加大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创新投入力度,支持新技术的运用和供配电系统的良性运行,推动供配电系统的进一步优化。首先要将供配电系统的电气自动化控制功能与大数据技术相互关联,设立专门的电力质量运行、故障报警、远程监测以及数据运行参数为一体的监测平台,使用计算机进行数据的存储、挖掘、分析及处理。平台不仅仅能够反映供配电系统的运行状况,而且还能够将设备的运行隐患和状态、系统的管理盲区以及设备配件的更换情况进行展示,为工作人员提供更加准确、可靠的管控依据。

、结束语

在目前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将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于供配电系统中,不仅能够优化供配电系统体系,实现供配电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发展,而且充分发挥了供配电系统的优势和作用,提升了系统的运行效率,促进我国电力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卞锦珍.电气自动化技术在供配电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造纸装备及材料,2022,51(05):21-23.

[2]蔡永鑫.电气自动化技术在供配电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光源与照明,2022(03):225-227.

[3]陈浩.电气自动化控制在供配电系统中的运用[J].当代化工研究,2020(20):81-82.

[4]王宁.电气自动化控制在供配电系统中的应用[J].门窗,2019(24):298.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