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莹教授治疗经行腹痛经验总结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25
/ 2

陈莹教授治疗经行腹痛经验总结

丁宁 陈莹*通讯作者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辽宁 沈阳 110032

【摘要】对陈莹教授治疗经行腹痛经验进行总结。陈莹教授指出经行腹痛的主要原因为气滞血瘀、气血亏虚以及湿热瘀阻,导致胞宫气血运行不畅通所导致。陈莹教授在治疗本病中应用了当归四逆汤进行治疗,并获得了良好的干预效果。本文针对陈莹教授治疗经行腹痛的经验进行总结,为临床治疗提供可参考经验。

【关键词】陈莹教授;经行腹痛;当归四逆汤

    经行腹痛也被成为痛经,其主要是在行径期间或者经前期出现的小腹部疼痛、腰骶部疼痛的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伴随恶心、呕吐以及痉挛等症状[1],待月经结束后各种症状也随之消退。痛经的发病可以归纳为两种,一种为不荣则通,一种为不通则痛,瘀血、寒凝、的湿热以及气郁等因素都会导致本病的发生,从中医角度讲其与个人的体质有一定关系[2]。陈莹教授认为,“瘀”是导致本病发生的主要因素,无论机体受到任何影响后都会导致胞宫血行不畅,进而引发痛经。中医治疗本病主要根据不同的体质进行辩证分析,达到祛瘀通络,缓解疼痛的目的。

1.中西医对于本病的认识

    中医认为经行腹痛有虚有实,实者还分为湿热瘀滞和气滞血瘀,虚者则有肝肾亏虚、气血虚弱以及阳虚寒凝等症候。在《金匮要略》中记载[3],“妇人之病,因虚、积冷、结气,为诸经水断绝,至有历年,血寒积结胞门,寒伤经络。”其主要是指女性以血为用,下行为经水,如果阳气亏虚,命门火衰,寒凝血脉,则会出现气血经络不通畅,凝结在胞内导致痛经的发生。对于本病的治疗,在《伤寒论》中指出[4], “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由此可见,当归四逆汤可最为本病的治疗方剂。当归四逆汤中包括了白芍、细辛、桂枝、当归、通草、大枣和甘草组成,其具有养血通脉、温经散寒的作用的,属于温里剂,一般用于血虚韩厥证的治疗。例如患者表现为腰、腿、股、足和肩臂的疼痛,手足厥冷,舌淡苔白、脉细沉等等。方剂中的当归为君药,其主要作用为行雪养血。方中的白芍和桂枝为臣药,白芍作用为柔肝止痛、养血敛阴,桂枝则具有通脉行血的作用,二者共同作用,达到调和营卫的作用。白芍和当归联用则具有补气补血的作用。方剂中的细辛和通草则为佐药,二者共同作用达到通血脉、除内寒的效果。方剂中的大枣和甘草为使药,其主要作用为协助桂枝的通阳作用、当归和白芍的补血作用,同时调和方剂中其他药物,养血通脉,温经散寒的作用,达到治疗经行腹痛的作用。

2典型案例

    患者,女,28岁,于2022年5月1日初诊。主诉:近四个月以来出现了经行腹痛的情况。初潮年龄为12岁,近四个月,行经时会出现的腹痛的情况,末次月经为4月25日。平日月经周期规律,经前存在两肋胀痛、小腹冷痛,脾气急躁易怒的情况,喜暖喜按,得温则痛减,经色暗红,经量少且有血块,经期在5天左右,二便正常,规律。患者平日睡觉喜欢蜷卧,并主诉每年天冷后膝盖也感觉发凉,严重时会出现疼痛,夜晚睡觉需要加被,但是四肢仍然不温。纳食一般,进食寒性食物后则出现冷痛,走路稍多也会出现腰部疼痛症状。中医诊断:痛经,血虚寒凝证。治法:温经散寒、温补阳气。处方:当归四逆汤加减。方剂组成:白芍15g、黑顺片15g、当归18g、川芎10g、香附10g、通草10g、大枣6枚、甘草6g。每天1剂,共计5剂,早晚各服一次。2022年5月7日二诊。患者手足变温,疼痛缓解,但是仍然感觉换身乏力,睡眠时仍然感觉四肢比较凉。根据此情况调整房价为,白芍18g、柴胡15g,其余不变。再连续服用5剂,来月经后停服,经期不可以进食寒凉食物。2022年5月24日二诊。月经前小腹冷痛好转,血块和经血较多,行经两日后减少,手脚发凉改善,但是仍然有腰痛、腰酸的情况。处方为当归15g、附片15g、细辛12g、白芍12g、大枣6枚、甘草6g,桂枝、干姜、续断、狗脊、续断片和川芎各10g,连续服用7剂,3个月之后,患者疼痛明显缓解,手足变温,腰痛缓解。

    按语:陈莹教授认为,行经腹痛的主要根源在于“瘀”,本案患者瘀的产生和其体质有关,患者表现为虚寒内生、阳气亏虚和寒凝血脉。当患者的四肢和胞宫失去温煦之后,天气转凉后则机体不能借助大自然的阳气温煦身体,寒邪容易侵入体内,导致气血预制不通,引发痛经。本案患者体质虚寒,而寒则凝,经血运行不通畅,导致痛经。因此,本按患者出现了行经腹痛,经血量少并且伴有血块。当归四逆汤应用后可以行血养血,并且可以防止耗伤阴血。白芍入肝经,且苦酸阴柔,和当归和用之后,既能养静脉,还能补肝血,又能补脾。和当归配伍之后,可以助血运行,行肝气,让气血更加畅通。香附疏肝理气,调经止痛。桑寄生、续断、狗脊补肝肾,强筋骨[5]。附子辛甘大热,归心、肾、脾经,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功效。

3讨论

   陈莹教授认为,现代生活环境很容易让女性贪凉,并且很容易作息不规律,并且容易伤到阴血,久而久之就会导致血虚和气虚。一般情况下,患有妇科疾病的患者如果同时出现脉细,四肢厥冷,如果辩证为血虚有寒,阴气亏虚客于胞宫及四末,本着辨证论治、随证治之的原则,以当归四逆汤为基础加减化裁,收效显著。当归四逆汤还可应用于寒凝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类风湿关节炎、血管神经性头痛、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多种疾病,体现了中医“异病同治”的思想,谨为临床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董丽霞. 理气化瘀汤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J]. 养生大世界,2021(9):147.

[2]王旺,毛洁,陈妍,等. 孕三烯酮联合自拟补肾化瘀方治疗肾虚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21,29(12):2530-2535.

[3] 胡珺珺. 陈意教授"调气理论"之临床实践[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45(11):1205-1208.

[4]赵蓝青青,李哲,刘孜,等.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当归芍药散入血成分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有效性及机制[J]. 医药导报,2023,42(8):1110-1116.

[5]储烟阗,匡艳辉,严曾豪,等. UPLC-Q-Orbitrap-MS结合网络药理学探讨当归四逆汤治疗关节炎及痛经"异病同治"机制分析[J]. 环球中医药,2023,16(8):1526-1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