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压豆联合中医情志护理治疗高血压合并焦虑(肝郁化火型)的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25
/ 2

耳穴压豆联合中医情志护理治疗高血压合并焦虑(肝郁化火型)的疗效观察

周丽华

江苏省第二中医院 江苏 南京 210000

【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高血压合并焦虑(肝郁化火型)患者进行对比治疗,对联合应用耳穴压豆和中医情志护理进行治疗后的实际效果做出统计分析。方法:针对50例患有高血压合并焦虑(肝郁化火型)患者进行治疗,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接受西药治疗,而为研究组患者联合应用耳穴压豆和中医情志护理,对比两种治疗方式的成果。结果:本次实验评估了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和心理状态评分的变化,发现相比于对照组患者,在接受不同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血压改善幅度更大,心理评分更低(P<0.05)。结论:联合应用耳穴压豆和中医情志护理进行治疗,有助于高血压合并焦虑(肝郁化火型)患者的病情,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值得在继承借鉴中发展。

【关键词】耳穴压豆;中医情志护理;联合治疗;高血压;焦虑;肝郁化火型

高血压是最重要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因子,其所致的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是其致死的重要原因。焦虑症是高血压病的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研究表明,有38.5%的高血压患者会出现焦虑状态。这两种情绪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和因果关系,在某种程度上,焦虑和抑郁是高血压发病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而高血压也会引起焦虑。另外,焦虑也会影响病人对疾病的治疗和对疾病控制的信心,从而使血压控制效果较差,最后导致疾病的加重[1]。从现代西医的角度来看,以病为本,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中医学重视整体观念,在重视药物治疗的同时,更多地关注身体和精神的调节。我院联合应用耳穴压豆和中医情志护理进行治疗,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针对50例高血压合并焦虑(肝郁化火型)患者进行对比治疗,样本选自2022年6月-2023年10月,并按照先后顺序分为2组,组间基线资料可比(P>0.05)。经过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开展。

表1: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统计表

组别

例数

男女比例

年龄(岁)

平均年龄(岁)

高血压分级(例)

1级

2级

3级

研究组

25

13:12

35-72

50.86±4.65

2

7

16

对照组

25

12:13

34-74

50.54±4.45

3

7

15

P

-

>0.05

>0.05

>0.05

>0.05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西药治疗。每日服用10mg硝苯地平,根据病人的情况来调整用药剂量,每日使用的硝苯地平不得超过20mg。

研究组:联合应用耳穴压豆和中医情志护理进行治疗。耳穴压豆操作方法:①取穴:选择肝、降压沟、心、交感穴;②操作方法:依据病人的证型,用棉签蘸酒精擦拭病人穴位,然后贴敷王不留行籽耳穴贴。贴压结束后,按摩压豆区,增强对耳朵的刺激,让病人每次都能感觉到热、麻、肿、微痛为宜,每天进行3次,每次对患者的穴位按压十次左右,对一侧耳朵贴压三次之后换另一侧。中医情志护理:采用顺情解郁法、释疑解惑法、移情换位法等方法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指导病人宣泄不满,帮助病人振奋精神,陶冶情操,促进身心和谐。①顺情解郁法:要热心、真诚地聆听病人的心声,让病人把治疗前的主要不适表现以及治疗后症状的好转情况分享给其他病人,让他们共同对抗病魔。②释疑解惑法:以图像化教育为主要手段,或者通过播放录像、专题讲座、发放有关的卫生知识资料等方式,帮助患者解决困难,消除他们的疑惑。③移情易性法:要让病人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要有规律的运动,比如练八段锦,太极拳,培养一种兴趣,制定适当的运动计划,坚持下去[2]

1.3观察指标

对患者在心理状态、血压水平方面的差异进行统计对比。

1.4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软件,用t或者X2对资料进行检验,组间比较,P<0.05可得差异显著。

2结果

2.1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差异

研究组各项心理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如下表2所示:

表2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统计表(x±s,分)

组别

例数

HAMA评分

HAMD评分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研究组

25

23.08±2.62

14.20±3.20

22.51±4.15

14.62±3.10

对照组

25

23.05±3.26

18.20±3.62

22.52±3.21

18.14±2.06

t值

-

0.152

6.958

0.352

6.869

p值

-

>0.05

<0.05

>0.05

<0.05

2.2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水平差异

研究组接受治疗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如下表3所示:

表3:患者接受干预前后血压指标统计表(±s,mmHg)

观察项目

对照组

研究组

t值

p值

收缩压

治疗前

135.26±5.85

136.52±5.15

0.214

>0.05

治疗后

129.52±3.51

118.05±3.54

11.045

<0.05

舒张压

治疗前

97.49±4.58

97.85±4.95

0.324

>0.05

治疗后

90.85±2.59

80.54±2.15

16.854

<0.05

3讨论

高血压发生与发展与心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高血压会导致多种并发症,如中风、脑出血等,其中在心理状态方面,也会使得患者出现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很多高血压病人都会过度地担心自己的血压状态以及疾病的结局,从而产生焦虑等负面情绪。而患者长期焦虑也会使得治疗依从性下降,进一步促进血压升高。耳穴压豆法是通过对病人耳中对应的穴位进行刺激,达到调整病人病情的作用,对患者的气血以及脏腑功能产生调节作用。而中医认为,身体的病变与情志障碍有直接的相关性,在为患者实施治疗时,不仅仅需要药物治疗,同时需要疏导情志。我院将耳穴压豆法和中医情志护理相联合,发现对高血压合并焦虑患者心理状态调节以及血压降低方面存在显著作用。

综上所述,对高血压合并焦虑患者联合应用耳穴压豆法和中医情志护理后的临床疗效比较理想,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范宁,任明.高血压与焦虑、抑郁关系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8,24(19):3853-3857,3862.

[2]杨雅惠,刘奇,李雅迪,等.中医对高血压合并焦虑治疗的研究进展[J].新疆中医药,2020,38(6):107-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