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钢筋混凝土工程监理中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25
/ 2

建筑钢筋混凝土工程监理中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李朝辉

身份证号码:371321198811186312

摘要:房屋建筑钢筋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主要目标是在提升建筑物施工质量、确保其性能的同时,保证房屋使用者的人身安全,并在施工过程中有效避免或者减少房屋出现墙体渗水、地基坍塌以及墙体裂缝等建筑质量风险。工程施工监理在房屋钢筋工程施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工程监理人员的严格督促下,建筑施工企业能最大程度降低安全事故的概率,确保房屋建筑施工中钢筋工程质量。

关键词:建筑钢筋;混凝土;工程监理;问题;改进方法

1建筑钢筋混凝土工程监理中的问题及原因

(1)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表观质量差,局部磨损。原因:未清理模板表面杂物,未涂刷隔离剂,混凝土粘附在模板上,拆模后局部缺乏平整性;模板材料凹凸不平,导致钢筋混凝土结构表面不平整;过早拆模,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要求,引起缺陷;未在拆模过程中采取防护措施,混凝土结构因磕碰而受损。(2)钢筋混凝土结构脆弱疏散,内部存在孔洞、蜂窝等缺陷。原因在于:未严格控制模板的板间拼缝,因模板缺乏严密性而跑浆,混凝土结构不密实;模板表面附着杂物,影响混凝土的成型质量;配合比缺乏可行性或配合比合理但实际材料用量偏差较大,混凝土的强度不足;拆模时磕碰,损伤保护层。(3)板、柱等结构连接部位肚烂、根烂。原因在于:模板安装方式不合理,未妥善处理板间拼缝等细节部位,产生冷缝;未合理留置施工缝,钢筋混凝土结构局部不严实。(4)混凝土遭到冻害。原因在于:混混凝土振捣不充分,内部存在较多空隙,加之低温作用,结构遭到破坏;混凝土浇捣后不及时采取养护措施,混凝土直接暴露至外界环境中而被冻伤。

2建筑钢筋混凝土工程中监理问题的改进方法

2.1钢筋工程的监理工作方法

2.1.1事前控制

焊接前,进行钢筋焊接检验,取样方法如下:(1)钢筋焊接网和钢筋焊接骨架:钢筋级别、尺寸一致时视为一批次,每批数量为200件,不足200件按一批次计。(2)电弧焊接头:每一至二层楼中,同钢筋级别、同接头形式的视为一批次,数量在300个以内,检验方法为拉伸试验,从各批次中随机选取3个进行检验。(3)闪光对焊接头:同一台班、同一焊工完成的300个焊接作业视为一批次,要求钢筋的级别、直径均相同;焊接数量较少时,从每周完成的焊接接头中取相同的数量作为一批次。各批次均取3个做弯曲试验、3个做拉伸试验,共检验6个试件。

2.1.2事中控制

(1)监理工程师巡视钢筋绑扎施工现场,发现问题后向承包商发出“整改通知单”,责令其尽快按规范完成整改。(2)监理人员检查如下基础构造:具有双层配筋的墙板和厚板应设撑筋和拉钩,以保证结构的稳定性;梁上有集中荷载作用的箍筋以及框架节点箍筋加密区的箍筋均要按规范设置到位,保证位置合理、数量充足;主次梁节点的箍筋通长布置,加密区箍筋的长度至少达到500mm;预留孔洞、预埋件的位置准确,利用钢筋加固孔洞边,提升孔洞的稳定性;钢筋保护层的垫块应按行业规范和设计要求布设到位,例如垫块的强度达标,位置和厚度均合理。

2.1.3事后控制

承包商自检钢筋绑扎质量,填写“工程报验单”并报给项目监理部,监理人员检查钢筋的规格、位置、数量、锚固长度等,对照结构施工图,判断钢筋绑扎质量。监理工作中发现钢筋绑扎质量问题时,及时责令整改,直至通过检验为止。

2.2混凝土工程的监理工作方法

2.2.1事前控制

(1)审核施工方案。1)现场拌制混凝土时,分析水泥库、砂石堆场、混凝土搅拌站的布置位置,应满足流水线式生产作业的布置要求,紧密衔接各道工序;按规格分类存放袋装水泥,采取防潮措施,并优先使用先进场的水泥;分隔砂石堆场,禁止混杂。2)建筑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采用商品混凝土时,监理项目包含商品砼的质量、运输车的装载量、运输方式、卸载位置、各点位卸载方量等。3)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的分层、分段方式需合理,控制各层、各段的施工时间,在振捣上层时需将振捣设备插入下层一定深度。(2)严格管控原材料质量。1)水泥。进场的水泥应带有出厂合格证和试验报告,同时检查水泥的品种、标号、生产日期等,水泥出厂超过3个月或对水泥质量存在疑问的,要安排复查,若采用快硬硅酸盐水泥,出厂超过1个月后要安排复查试验。品种、牌号、标号均相同的水泥视为一个验收批,每批次控制在400t以内,分批次检验水泥的强度、细度、安定性、凝结时间。2)砂。每400m3或600t以内的同产地、同规格砂视为一验收批,各批次的基础检验项目包含颗粒级配、含泥量和泥块含量。3)石。每400m3或600t以内的同产地、同规格的石料视为一验收批,各批次的基础检验项目包含颗粒级配、针片状含量、含泥量、泥块含量。4)外加剂。混凝土工程的外加剂必须具有符合国家标准的质量证明书,通过进场检验后妥善存放,使用前进行性能试验。严格检验外加剂中硫酸盐、氯化物等有害物质的含量,确保混凝土的性能不由于外加剂的使用而受到影响。在确定合适类型的外加剂后,需严格控制掺量。5)材料用量。严格按照配合比称量原材料,每盘称量的允许偏差如表1。

表1每盘混凝土材料称量允许偏差表

2.2.2事中控制

(1)管控材料质量,规范浇捣。1)禁止向拌制好的混凝土中加水;检验混凝土坍落度、和易性等指标,任何存在质量问题的混凝土均要退回处理。2)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中留置试块。3)结构结合部位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时,需严格控制浇筑顺序和浇筑范围,禁止向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中混入低强度等级的混凝土。4)检查振捣点位、振捣深度、振捣时间,避免过振、欠振、漏振;振捣时观察模板、钢筋,及时处理钢筋偏位、跑模等问题。5)管控施工缝、沉降缝等部位的混凝土施工质量。(2)需注意的质量问题。1)露筋:漏放钢筋垫块、垫块布设间距过大、垫块位移,或未充分捣固梁、板部位的混凝土时,均有可能出现露筋问题。2)蜂窝:相邻模板间的缝隙过宽、一次下料量过多、钢筋密集而混凝土的坍落度偏低、振捣不充分时,出现蜂窝问题。3)麻面:未清理模板表面的杂物、模板湿润程度不足、未向模板表面涂抹隔离剂、拆模时间过早时,影响混凝土的表观质量,出现不同程度的麻面。4)孔洞:钢筋密集分布,混凝土无法顺畅流动而导致局部产生孔洞,或未充分振捣便盲目浇筑上一层时也将产生孔洞。

2.2.3事后控制

(1)缺陷的检查和修补。1)拆模后,检查混凝土施工质量,指出露筋、蜂窝、麻面、孔洞,由监理部工作人员指导,根据缺陷的类型、严重程度采取修复措施。若混凝土缺陷已经影响到结构性能,则会同设计单位商讨处理方案。2)在修补混凝土缺陷前,先确定缺陷的部位和影响范围,剔凿缺陷,用钢丝刷、高压水清理杂物,再进行修补。修补所用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比原混凝土等级高,水泥、砂、石等原材料质量达标,掺入适量微膨胀剂。(2)质量验收。各结构的质量检验数量,如下:1)梁、柱、独立基础:抽取10%进行质量检验,且不少于3件。2)墙、板:墙每4m左右高度为1个检查层,每面1处,板每间1处,墙、板均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处。3)带形基础、圈梁:每30~50m抽查1处,且各部位均不少于3处。

3结语

施工监理在房屋建筑钢筋工程施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能确保建筑钢筋施工质量,还能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秦平.装配式建筑施工工程监理质量控制要点[J].建设监理,2018,(11):71-73+80.

[2]龚勋.建筑钢筋混凝土工程监理技术管控要点[J].中华建设,2015,(12):124-125.

[3]韦宏山.浅谈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监理[J].技术与市场,2011,18(07):353-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