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车功率波动故障分析及处理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23
/ 1

内燃机车功率波动故障分析及处理措施

芦娜

中车兰州机车有限公司    甘肃兰州  730070

摘要:随着铁路运输的发展,对于运行在铁路线上的机车的基本质量也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在制造和大修机车方面,对于机车运用中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要相应加强在机车制造和大修完成后,要对机车运行参数进行校正和调试,而对于内燃机车来说,水阻试验则是校正和调试参数的一项最为重要的工作,水试验的过程中,主要进行功率的校正和调试,同时在试验的过程中也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一系列故障需要我们在试验中处理解决,现针对机车在水阻试验中最常出现的功率波动不稳,这一故障进行简单的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大修机车;试验;功率波动;故障分析

1前言

内燃机车在水阻试验中,最为常见的故障便是在校正机车功率的时候会出现功率波动不稳定的现象,而这一故障的发生往往起因有很多方面,现将最为常见的一些原因进行总结分析如下:

首先是机械方面的故障引起功率波动。这种情况通常分为两大类,一方面是调速器故障,另一方面是柴油机故障。然后是电气方面的故障。

2 故障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1)调速器故障一般先检查调速器本身是否合格,运行正常,通常有以下几方面引起。

①检查调速器油位及油质,看是否是因为油位不当从而造成调速运行不正常而导致柴油游车,从而引起功率波动。再看油质是否良好,如果油质不良,有气泡或杂质在工作油质中也会引起功率不稳。最后一方面就是检查工作油是否有乳化现象,如果工作油乳化或者油压不足就会引起功率波动。

②检查功率伺服器,看功调电阻是否有开焊或者虚接现象,滑动功调电阻转盘,检查小白点在运行过程中是否与电阻盘接触良好。检查功率伺服器体转动是否有卡滞现象,如果转动不良应及时处理。测量功调电阻值是否在规定值内,测量功调电阻的对地绝缘,以免因接地而引起机车功率波动的发生。

③检查伺服马达,看是否因伺服马达的卡滞引起调速器运行不正常,检查各处间隙是否合理,如果间隙过大也会引起功率不稳。

④检查功率滑阀是否灵活,油孔有无堵塞。

⑤最后检查调速器本身性能是否良好,看功调系统和补偿系统是否工作良好,确认是否因调速故障从而引起功率波功。

调速器方面引起功率波动的原因通常就是上面这几方面引起的。

(2)另一方面就是柴油机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引起。

①拉杆系统,供油拉杆工作有卡滞现象,拉杆滚轮支架轴承是否灵活,各连接销是否规范,或供油尺条工作不良,齿条卡、各缸供油不均衡都会引起柴油机的工作故障,因此检查供油拉杆及喷油泵系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看是否因柴油机系统机械故障从而引起调速器工作不正常,表现出功率波动。

②供油系统,检查供油系统是否正常,燃油压力是否在规定值内,压力是否稳定,如果燃油压力不足或燃油压力波动同样会引起整个机车的功率不稳,检查燃油泵和燃油管路,看是否有吸空或泄漏现象,燃油泵工作是否良好,以上为机械方面的故障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③DF8B空气系统进气量不足,要求当负载为3680Kw时,稳压箱空气压力≥0.125MPa。

④DF8B增压系统,增压器效率低,不能正常发挥性能,要求当负载为3680kw时,增压器转速≤29400r/min(VTC254-B型),增压器转速≤32100r/min(VTC254-BG型),增压器转速≤25200r/min(ZN310型)。

⑤喷油泵流量不均匀,各缸工作同步性差,以DF4喷油泵流量要求为例,同一台柴油机上各缸的最大供油量不大于4ml。

(3)电气方面的故障引起功率波动。

在电气方面,最常见的就是励磁回路中各电阻值调整不当,就会引起柴油机在运行中出现欠载或过载现象,从而出现机车功率不稳。也可能是滑环电阻值选择不当也会引起这方面的故障。同时,检查励磁回路中各种管型电阴是否有开焊或虚接现象,如果回路中电阻或线路有开焊、虚接或者接地现象将直接反映在机车功率上,从而出现功率波动不稳。如果是ZY2000系统的机车,则还要检查微机控制系统,看微机控制箱是否读取信号正确,如果微机控制系统中的线路或者控制板有问题也会引起这一故障的发生。

3 结论

机车在水阻试验的过程中,出现的功率波动这一故障通常都是由以上这几方面引起,当然也有可能是除这些方面的其它原因,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不断地钻研、学习、完善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从而彻底解决这些故障的发生,为机车提供可靠的运行保障。

参考文献

[1]  刘德达.东风4B型内燃机车.结构.原理.检修.2015,(7):17~207

[2]  戚墅堰机车车辆厂.东风8B型内燃机车.结构.原理.检修.2004,(10):30~195

[3]  大连机车车辆厂.东风4D型内燃机车.机车.柴油机.2000,(11):185~435

[4]  韩立德,卓日明.柴油机机体结构与可靠性.1980

[5]  王福明.内燃机零部件试验.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6]  白荫辉.16V280柴油机机体结构强度研究.铁道部科研研究院机车车辆研究所.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