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给水排水施工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22
/ 2

市政给水排水施工管理

李晓兰

大连碧水起重设备有限公司 辽宁大连 116600

摘要: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给水排水系统的规模和复杂性也在不断增加。因此,科学、高效的施工管理对于确保给水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施工管理的角度,对市政给水排水施工管理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且阐述了施工管理策略。

关键词:市政工程;给水排水;施工管理;管道安装

一、市政给水排水施工管理的重要意义

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性不可忽视。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给排水系统直接关乎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给水工程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用水供应,而排水工程的质量则关系到污水的收集和排放,对环境保护和居民健康至关重要。首先,良好的给排水工程质量是保障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正常的生活用水供应和污水排放是城市正常运转的前提,对于商业、工业和居民生活等各个领域的发展都起到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其次,给排水工程的质量关系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的保护。高质量的工程能够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物的排放,有助于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此外,给排水工程质量的提高还能减少维修和改造的频率和成本。优质的工程施工能够减少漏水、渗漏和管道破损等问题的发生,降低维修和改造的需求,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

二、市政给水排水施工管理要点

(一)施工准备管理

在施工准备管理方面,首先要加强设计管理,确保施工图的科学性和完善性,为施工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同时,要详细分析和研究施工图纸,了解市政给水排水系统的结构组成。由于市政工程给水排水施工通常涉及多方同时施工,因此在施工前要组织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进行图纸分析和研究,进行技术交底,合理规划施工环节,提升施工的规范性和协调性,避免不同工种之间的冲突,影响施工效率和质量。其次,要制定完善的施工计划方案,结合实际情况和图纸要求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明确施工技术和流程要求,制定应对施工中可能出现问题的应急策略,确保施工高效进行。最后,在施工准备阶段还要进行材料质量检验,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特别是对于管道这样的主要施工材料,要重视管道的质量检验,确保其抗渗、抗压、抗腐蚀等性能。同时,要确保管道具备较强的密闭性,以避免漏水等问题的发生。此外,还要确定管材的规格和数量等,为后续施工打下基础。

(二)沟槽开挖与支护管理

在市政工程给水排水施工过程中,沟槽开挖与支护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在施工前,需要仔细校验图纸,并结合图纸确定开挖位置和深度,包括水准点、控制点和线位等。同时,要考虑施工现场的土质状况和环境等因素,制定科学可行的施工方案。通常采用机械开挖为主,配合人工开挖。在开挖过程中,要合理堆放挖出的土壤,并及时运输到指定位置,避免发生坍方等事故。对于角落位置或高压线下部位置,由于机械施工不方便,需要采用人工开挖,但在人工开挖过程中要做好安全防护。沟槽开挖应采用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通常,沟槽的上部采用机械开挖,而沟槽的下部则采用人工开挖,这样可以避免超挖和减少对沟槽底部土层的扰动。在实际施工中,机械开挖到一定深度后,应转为人工开挖,直至达到指定深度。开挖完成后,要对沟槽的规格进行检查,重点核对深度和宽度,确保开挖质量。如果出现超挖现象,则需要回填并夯实超挖区域。不论是机械开挖还是人工开挖,在开挖过程中都要做好沟壁的支护,以防止土层剥落影响开挖效果,避免引发安全事故。

(三)管道安装施工管理

在进行管道安装和施工前,要彻底清除地基上的杂物、积水和淤泥,并对高程模板的标高和中心点进行复查。然后进行挖沟工作。在挖掘给水与排水管道的沟槽时,既要使用挖掘机,又要借助人力,同时还要将挖出的土方运输到指定地点。一般而言,沟槽的挖掘是自上而下进行的。为了避免滑坡和破坏管道底部土层,在挖掘到一定深度后,必须使用人力将管道放置到指定深度。如果出现超挖情况,就需要重新填充超挖区域。当加固管沟基础时,如果基础有淤泥,则应立即清除并填入其他土方,以确保地基的承载力符合设计要求。完成挖掘工作后,为防止地下水和雨水冲刷,施工单位应首先复查中间线,并处理垫层,根据实际土壤状况合理确定相应的开挖坡度和宽度。在铺设管线之前,必须先完成垫层和平层的施工,确认施工质量,然后进行管道的安装。在下管道时,必须协调使用起重机和人工,确保下管道的精度。此外,吊车与沟槽边缘的间距应保持在2米,以避免对沟槽稳定性的损害。在管道施工中,必须科学控制平基砼结构的高程,使其与设计高程误差不超过10 mm;当基础混凝土强度大于5 MPa,可以进行铺管施工。在铺设管道的时候,要保证管子能顺利地被吊起,然后用手工将管子安装好,在安装的时候,安管的标高和轴线都要进行调整。

市政给水排水施工管理

(四)安装质量检验与沟槽回填管理

在管道安装完成后,要检查沟槽中是否有积水,如有必须及时清除,以免影响后续的回填施工质量。此外,安全质量检验还需要进行注水试验,以评估管道的密封效果。注水试验应分段进行,每段长度不少于

1000米,并逐段进行。在注水试验完成后的24小时内,需要观察是否存在漏水现象。如果发现漏水问题,说明管道可能存在破损或连接处未密封严实,需及时处理。合格的检验结果才能进行沟槽回填。由于市政给水排水工程是隐蔽工程,一旦存在质量隐患,后续处理难度较大,因此必须确保施工质量后方可进行回填施工。在回填施工过程中,必须保证沟槽两侧同时对称回填,以避免管道单侧受力而发生位移。回填施工应采用分层回填和分层夯实的方法。值得注意的是,夯实应采用轻夯的方式,以免对管道造成破坏。在夯实过程中,管顶0.7米范围内应采用人工夯实,同时保证管顶0.5米范围内的填土不含大块石料或有机质土等,以防管道受到破坏或腐蚀。

(五)竣工验收管理

市政工程给水排水工程的竣工验收是施工管理的最后一环,也是对工程质量进行综合检验的关键步骤,对于确保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在竣工验收过程中,针对给水管道和排水管道,需要采取不同的验收方式。对于给水管道,重点关注管道的密闭性和强度等方面,确保管道连接位置的密封性,避免漏水等问题的发生。而对于排水管道的竣工验收,则主要采用分段闭水试验的方式,检验排水管道的密闭性等指标。在竣工验收过程中,如发现施工质量问题,应要求施工单位及时进行整改。如果质量问题较为严重,需要进行返工,并在修复完成后再次进行验收,直至完全符合质量标准要求为止。此外,市政工程给水排水工程竣工验收完成后,还需要进行路面的填平与修补工作,将施工过程中破坏的道路恢复原状,以确保正常交通的进行。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市政给水排水施工管理的过程中,我们重视安装质量检验与沟槽回填,竣工验收等环节,以确保工程质量的高标准和合规要求。通过对管道安装质量的仔细检查和注水试验的进行,我们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保证施工质量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在竣工验收中,我们严格按照要求进行验收,对发现的质量问题进行及时整改,确保工程符合质量标准。同时,在施工结束后,我们还注重对道路的修补和恢复,以保证正常的交通运行。

参考文献

[1]曾映帆.市政给水排水施工中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江西建材,2018(01).

[2]李文兵.谈市政工程给水排水施工管理[J].山西建筑,2019(15).

[3]李光.市政工程给水排水施工管理论述[J].建材与装饰,2018(19).

[4] 明永成,胡应文,冯桢.探究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在市政给水排水施工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606):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