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中心机电配套建设标准化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20
/ 2

数据中心机电配套建设标准化管理

张延考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北有限公司 河北 石家庄050000

摘要:数据中心机电配套涵盖电源、电气、暖通、智能化、消防、装饰等多个专业,主材既有甲供也有乙供,各专业间需要协同的地方多,如果不能提前明确标准化的要求,很容易在施工中出现返工问题,影响工期达成和建设质量,本文针对此问题,探讨在数据中心机电配套建设的设计、施工等重点环节明确标准化要求,指导各专业良好协同,进一步提升数据中心机电配套建设的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数据中心;机电配套;标准化;质量管理

一、背景和目的

在之前数据中心建设管理中,发现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到了包括进度、质量在内的整体建设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包括:

1、设计依据的规范不全面(验收、维护规范未充分考虑,维护空间不足、操作不便利),设计深度不足以指导施工(需要施工单位二次设计或现场确定线缆具体路由、安装位置),不同设计单位、同一单位不同专业、施工单位与设备厂家间分工不明确,不同设计单位标准不统一(如轻钢龙骨厚度、接地扁铁规格),现场勘察不细致、不全面(如施工时才发现前置条件不足),方案不完全准确、合理(前端容量不够,线缆相互交叉)甚至存在缺陷等。

2、施工单位不同项目组、不同施工人员水平参差不齐,部分施工工艺差、乙供辅材规格小或不适合现场条件(如冷机配电柜进出线位置不好),自检自纠不到位(有些简单工艺问题靠随工发现)等。

3、设备和材料验收要求不细致、不全面、不及时,按装箱单内容签收或安装后发现问题,存在供应商不按投标承诺交货或拆除返工等风险。

4、签证变更应用不规范、流程不合理、管理不细致,报价和审计的依据不充分、不一致(成本加利润还是定额和询价)等。

以上问题的存在,既与机电配套工程相对复杂有关(同一项目涉及高低压、空调、电气、装修等多专业,更与机电工程管理相关环节的执行依据不统一、不标准、未完全明确有关,项目实施过程中再去沟通多少会影响建设进度,故需要提前梳理、沟通(问题导向),达成相关方认可的统一、健全、合规的管理规范标准,提高工作效率。

二、标准化内容

(一)设计标准化

目标:设计质量对建设质量起决定性作用,通过标准化,查漏补缺,优化完善,明确设计总册模板,确定设计深度,拉近设计和现场、施工、运维的距离。

设计交付文档除了要包括基本的概况、目标、规模、要求、工艺、预算、图纸等内容外,重点明确和强化以下内容:

1、梳理并提前明确依据规范的范围。除了设计规范,适用的施工、验收、维护规范也要纳入,除了国家、行业强制规范,还要包括公司内部适用数据中心机电建设的相关指导意见和规范。具体设计时,依据建设目标,选择适用当期要求的规范。

2、明确专业分工界面(不止设计,还包括施工和设备)。包括机电配套各专业间、施工单位和设备厂家间明确的、无缝衔接的分工说明(如线缆分工界面明确到接线端子)。

3、对规范进行补充完善。规范中虽没有明确要求,但前期实践证实或经论证对网络、设备运行安全有利且不明显增加投资的,总结提炼纳入设计要求(如压力表弯位置)。

4、提前确定多方案供选择。针对某一局部,有多个适用场景不同或投资大小不同的可选设计方案(包括规范未明确,合理有利但会明显增加投资的),适用河北环境的,都列出来,标明适用场景或投资大中小。具体设计时,依据建设目标、投资大小,从不同方案中选择(如蓄冷罐大小)。

5、分专业补充完善基本施工工艺要求,辅以标准图片说明。

6、以前的经验教训,选取典型的问题列出来,避免再犯(要细致了解现场情况,设备到位后随时明确具体数据)。会审时,相关方参照参与挑刺,提升设计、图纸质量。

(二)施工标准化

目标:统一标准,多级管控,压实责任

1、汇合多方经验智慧,规避盲点,协同施工、监理、随工,分电源、空调等专业提前明确施工工艺规范和验收标准,共同参照执行。

2、分别建立并逐步补充完善涵盖全面的施工工艺品质图库和病例(问题)库,从正反两方面供施工、监理、随工借鉴,一方面对标逐优,另一方面不能再错前人犯过的错。

3、指导规范施工单位建立质控体系,至少三级(施工人员、现场质检、项目经理),明确检查形式,留存检查和整改记录。

4、明确监理要求,加强监督检查,过程通报分析,压实质量责任,全流程杜绝粗放管理。

(三)验货标准化

1、明确验货执行要求,责任分工、抽查数量和时限要求。

2、根据投标承诺、合同约定,完成所有甲供产品验收标准的梳理,制作验收表,指导现场验货。

3、要求施工单位提前报乙供设备样式、配置,审核通过后再到货,确保符合现场条件;明确乙供材料质量检验方式、方法。

(四)签证标准化

1、明确数据中心机电建设签证和变更的不同适用场景(设计变更还是签证)。

2、统一规范签证报价和审计适用的依据,确保公平公正合规(成本加利润还是定额和询价)。

3、明确流程执行表格填写具体要求,确保合规,控制风险。

三、支撑措施

1、加强建设、运维(随工)、设计、施工、监理协同,进而提升整体效率,在不额外增加人力资源的基础上提升建设质量。

2、除了线下管控外,建设数字化、显性化平台,开发手机端APP,争取各管控过程在平台上承载,通过数智化手段,加强执行监督,确保落地做实。

3、一分规划、九分执行,制度关键在执行,执行关键在人。对相关人员加强培训、监管,明确具体要求,对执行不到位的严格落实考核等管理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