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急值针对性急救护理对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症状改善时间、血糖值及满意度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19
/ 2

危急值针对性急救护理对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症状改善时间、血糖值及满意度的影响

邹怡静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上海 201700)

摘要目的 观察危急值针对性急救护理对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患者症状改善时间、血糖值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我院收治于2022年1月~2022年12月急诊DKA患者82例,按护理方式不同进行划分。对照组41例,予以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41例,予以危急值针对性急救护理。观察两组血糖水平、症状改善耗时情况、满意度情况。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餐前血糖、餐后2h血糖、血酮转阴用时、滞留抢救室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危急值针对性急救护理干预后,DKA患者血糖水平明显好转,症状改善耗时显著减少,护理满意度得到提升。

关键词:急救护理;危急值;血糖值;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KA是糖尿病较为严重的一种并发症,实验室指标为血糖>13.9mmol/L,血气pH<7.35,血酮阳性。该病发展迅速,发病后若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可引起诸多并发症,加重机体伤害,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多数DKA患者收治在急诊,开展急救过程中,采取科学有效急救护理极为重要。通过危急值针对性急救护理,结合临床表现、病情变化,评估其存在风险程度,有针对性地采取护理措施,快速改善患者病症,提升护理质量,避免护理资源浪费[2-3]。本研究通过在急诊抢救室收治的DKA患者,观察采用危急值针对性急救护理后,患者血糖值、症状改善时间及满意度各方面产生的变化和影响,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2年1月~2022年12月于我院收治急诊DKA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男:女=23例:18例,年龄20岁~40岁(36.69±1.32)岁;观察组男:女=24例:17例,年龄20岁~40岁(36.72±1.4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患者入院后,给予吸氧,监测生命体征,观察其意识,病情,动态等。完善患者相关检查,按照医嘱建立静脉通路,给予药物干预,纠正患者血液pH值,血酮,水电解质紊乱等,定时监测血糖,配合医生完成各项护理工作。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安抚患者焦躁情绪,宣教糖尿病相关知识,做好自我防护,为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控制患者血糖,降低并发症的发生。观察组:危急值针对性急救护理。(1)及时实施干预措施。早期诊断是治疗成败的关键,临床对原因不明的恶心、呕吐、腹痛、酸中毒、脱水、休克、昏迷患者,尤其是呼吸有烂苹果味、血压低而尿量多者,不论有没有糖尿病病史,均应考虑DKA可能。应立即遵医嘱监测末梢血糖、血酮、电解质、血气分析等指标。(2)危急值分级。护理小组做好患者风险评估,根据患者病情及各项血液指标进行分级。①患者神志清,血酮阳性,pH7.25~7.30,血清HCO3- 15-18 mmol /L,责任护士每间隔2小时巡视患者病情,巡视过程中关注患者的主诉,并于三餐前监测患者血糖,同时对患者及家属做好健康教育,指导餐后适当运动;②患者神志清或嗜睡,血酮阳性,pH7.0-7.25,血清 HCO3- 10-15mmol /L,责任护士每间隔1小时巡视,持续记录患者情况,根据患者血糖变化通知医生,根据医嘱调整患者胰岛素静滴用量与速度,根据医嘱进行纠酸治疗,预防电解质紊乱,同时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变化,防止大量补液不当引发肺水肿等并发症;③患者处于昏迷状态,血酮阳性,pH<7.0,血清 HCO3- <10mmol /L,责任护士每隔15-30分钟巡视,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血糖变化。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注意保暖,必要时留置导尿,遵医嘱补充大量低渗溶液,同时监测患者尿量,当尿量>40ml/h时,提示严重失水已改善。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的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昏迷病人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发生吸入性肺炎。并按时翻身,防止褥疮发生。如患者经治疗后神智转清,复又昏迷,应警惕脑水肿的发生。

1.3观察指标

1.31血糖水平(餐前血糖,餐后2h血糖)

1.32症状改善耗时情况(包括:血酮转阴用时、滞留抢救室时间)

1.33满意度情况。使用我院自制满意度调查表,分为满意(5分)、较满意(4分)、一般(3分)、不满意(2分)、非常不满意(1分)。满意度=(满意+较满意)例数/患者数×100%,不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例数/患者数×100%。

1.4统计方法

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工具为SPSS 24.0软件,以(±s)表示计量资料、计数资料以n(%)表示,t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

2结果

2.1两组血糖水平

护理前,两组餐前血糖,餐后2h血糖对比,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血糖下降明显(

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两组血糖水平(±s)

组别

例数

餐前血糖(mmol/L)

餐后2h血糖(mmol/L)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41

11.56±1.03

8.31±1.25

23.15±1.23

9.35±1.67

对照组

41

11.60±1.12

9.55±1.52

23.28±1.36

13.55±1.52

t

0.168

4.035

0.454

11.909

P

0.867

<0.001

0.651

<0.001

2.2两组症状改善耗时情况

护理后,观察组血酮转阴用时、滞留抢救室时间均<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症状改善耗时情况(±s)

组别

例数

血酮转阴用时(d)

滞留抢救室时间(d)

观察组

41

1.35±0.27

4.06±0.63

对照组

41

2.05±0.52

6.60±1.12

t

7.650

12.656

P

<0.001

<0.001

2.3两组满意度情况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满意度情况[n(%)]

组别

例数

满意

较满意

一般

不满意

非常不满意

满意度

观察组

41

32(78.05)

7(17.07)

2(4.88)

0(0.00)

0(0.00)

39(95.12)

对照组

41

24(58.54)

10(24.39)

4(9.76)

3(7.32)

0(0.00)

34(82.93)

5.513

P

0.019

3讨论

DKA具有病情进展迅速,发病紧急等特点,如何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重点[4]。每位急诊收治的DKA患者情况不同,以往所用常规护理干预很难满足不同患者护理需求,护理效果有限。危急值急救护理是一种体现个性化护理的方式,其从患者血糖、血气pH值、血酮等方面,结合患者病情动态,作好风险评估,并采取对应的护理方式,充分满足不同患者需求,确保最终护理效果,提高护理质量,加速患者病症改善,降低患者血糖水平,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5]。

本研究根据患者危急值情况,有针对性地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并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可随时根据患者病情对护理措施进行调整,促进患者预后改善,从而缩短酸中毒纠正时间、酮体转阴时间。

本研究中,可看出通过危急值急救护理,患者血糖水平、血气pH值、症状耗时时间、抢救时间均得到明显改善,患者满意度也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陈晓春,郑燕,袁婷,等. 15例重度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婴幼儿急救的输液管理[J]. 中华护理杂志,2021,56(3):427-430.

[2]王杰,张铁征,徐书芬,等. 白虎加人参汤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对血气指标及氧化应激的影响[J]. 辽宁中医杂志,2022,49(11):72-75.

[3]李萍,胡海宁. 危急值预警护理模式对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康复的影响[J]. 黑龙江医药,2023,36(2):481-483.

[4]魏珍,史少莉. 全面护理方案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血气指标及应激状态的影响[J]. 贵州医药,2023,47(3):492-493.

[5]郑楠. 急救护理对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作用[J]. 中国医药指南,2022(10):176-178,182-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