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和控制策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11
/ 2

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和控制策略分析

江雪

岳池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四川广安 638300

【摘要】目的:分析和总结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我市疾病监测管理系统报告的2020-2022年乙型肝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本区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根据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结果:2020-2022年我市人口数分别为301500人、301062人、300093人,报告乙型肝炎病例数分别为6518人、6482人、6320人,乙型肝炎年平均报告发病率分别为2.16%、2.15%、2.11%,各年份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病例中,男女性别比为1.43∶1,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发病年龄段主要集中在20-45岁人群,占报告病例总数的36.41%;病例职业分布主要集中为农民,占报告病例总数的80.00%;发病高峰时间为4月,占报告病例总数的19.44%。论:本市应重点加强男性、20-45岁人群、职业为农村人群的防控,并引导人们在乙型肝炎时期(4月)尽可能避免或减少去公共场合次数,才能防控或降低乙型肝炎的发生。

【关键词】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控制策略

乙型肝炎由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不仅可引发患者出现上腹部不适、肝区痛、恶心、食欲减退、乏力等症状,随着病情持续进展,还可能发展成肝硬化、肝癌等,从而威胁患者生命安全。且该疾病在全球广泛流行,相关数据显示,全球乙型肝炎的发病人数高达20亿人,我国现有乙型肝炎病例数大概为1亿人左右,因此,就需要相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该疾病的发展[1]。本文主要分析和总结了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并制定了相应的控制策略,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0-2022年乙型肝炎疫情资料来源于我市“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人口资料来源于我市人口统计局。

1.2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我市疾病监测管理系统报告的2020-2022年乙型肝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

1.3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Excel 2007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用(±s)、(%)表示,用tx2进行检验,P<0.05,表明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2.1流行概况

2020-2022年我市人口数分别为301500人、301062人、300093人,报告乙型肝炎病例数分别为6518人、6482人、6320人,乙型肝炎年平均报告发病率分别为2.16%、2.15%、2.11%,各年份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人群分布

2.2.1性别与年龄分布

2020年报告乙型肝炎病例中,男3872例、女性2646例,2021年报告乙型肝炎病例中,男性3879例、女性2603例,2022年报告乙型肝炎病例中,男性3608例、女性2712例,男女性别比为1.43∶1,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发病年龄段主要集中在20-45岁人群,占报告病例总数的36.41%,病例年龄分布情况见表1。

表1  病例年龄分布情况[n/(%)]

年龄(岁)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合计

0-15

42

39

40

121(0.63)

15-20

1408

1386

1403

4197(21.72)

20-45

2335

2402

2297

7034(36.41)

45-60

1727

1815

1509

5051(26.14)

60-80

1006

840

1071

2917(15.10)

合计

6518

6482

6320

19320

2.2.2职业分布

病例职业分布情况为:幼托儿童6例、散居儿童18例、学生9例、教师201例、公共场所服务员761例、公司职员517例、医务人员43例、农民15456例、工人2073例、其他236例,病例职业分布主要集中为农民,占报告病例总数的80.00%。

2.2.3时间分布

发病时间分布情况为:1月1350例、2月1672例、3月1347例、4月3756例、5月1400例、6月2318例、7月1280例、8月1312例、9月1207例、10月934例、11月1005例、12月1739例,发病高峰时间为4月,占报告病例总数的19.44%。

3.讨论

乙型肝炎已成为全球性健康问题,做好乙型肝炎防控对保障患者生命健康安全和社会公共治安具有重要的意义。而要做好乙型肝炎防控,需要对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和总结,然后,根据流行病学特征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才能最大限度地预防或降低乙型肝炎的爆发和流行。本次研究中,对我市疾病监测管理系统报告的2020-2022年乙型肝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发现,我市2020-2022年乙型肝炎年平均报告发病率分别为2.16%、2.15%、2.11%,各年份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数据表明,我市乙型肝炎发病率总体相对较低和平稳,这与我市近年来加强了乙型肝炎防控管理,在乙型肝炎防控管理方面投入了较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使得疾控部门能制定完善的乙型肝炎监测网络,对乙型肝炎做到及时发现、及时诊断、及时治疗有关

[2]。本次研究结果还显示,发病病例中,男女性别比为1.43∶1,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主要是因为男性感染乙肝病毒后不容易清除病毒,而乙肝病毒长期存在与体内易成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在机体免疫下降的情况下易发展为乙型肝炎。另外,有研究表明, 男性表面抗体阳性率高于女性,男性表面抗原携带数量亦多于女性,故男性乙型肝炎发病率高于女性。本次研究结果还显示,病例发病年龄段主要集中在20-45岁人群,占报告病例总数的36.41%,0-15岁人群发病率最低,占报告病例总数的0.63%,这主要是因为20-45岁疫苗接种工作不到位、防病意识差、交往频繁、流动性大,从而会明显增加其乙型肝炎发生风险。0-15岁人群发病率最低是因为0-15岁人群普遍接种了乙型肝炎疫苗,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发生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其能让接种者机体产生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抵抗乙型肝炎病毒的入侵,从而能降低乙型肝炎的发生率。本次研究结果还显示,病例职业分布主要集中为农民,占报告病例总数的80.00%,这与农村地区乙型肝炎筛查不完善,农民不注意个人卫,导致乙型肝炎病毒通过皮肤、黏膜等部位进行传播,农村地区医疗器械未进行严格地消毒,导致地区居民在医院治疗过程中发生医源性感染等因素有关。本次研究结果还显示,发病高峰时间为4月,占报告病例总数的19.44%,这主要是因为4月属于春季,春季天气回暖,万物生发,各种致病微生物、过敏原增多,从而易增加乙型肝炎感染风险,另外,春季节日较多、工作较忙,劳逸失度,也易发生乙型肝炎[3]

根据上述原因分析,要控制乙型肝炎的发生和流行,需要疾控部门采取以下控制措施:(1)加强乙型肝炎防控宣传和教育,可利用电视、网络、媒体等多种途径宣传乙型肝炎防控相关知识,使广大社会公众认识到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危害等,从而能良好地做好自我管理。重点加强男性、20-45岁人群、职业为农村人群的教育,引导这些人群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他人共用碗、筷子、牙刷、剃须刀等私人物品,以降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风险,日常坚持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增强机体免疫低和抵抗力,抵御乙型肝炎病毒的入侵。(2)加大乙型肝炎疫苗的普种范围,除按照儿童免疫计划给儿童提供乙型肝炎疫苗接种中,引导和鼓励成人接种乙型肝炎疫苗。(3)阻断乙型肝炎病毒传染途径,引导广大公众在乙型肝炎高发时期(4月),尽可能去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如商场、车站、电影院,若需去公共场所,应规范佩戴口罩,以阻断乙型肝炎病毒传染途径。

综上所述,根据本市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本市应重点加强男性、20-45岁人群、职业为农村人群的防控,并引导人们在乙型肝炎时期(4月)尽可能避免或减少去公共场合次数,才能防控或降低乙型肝炎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贺玉静,蔡俊丽,邹丽萍,等.2016-2020年山东省济南市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预防医学论坛,2022,28(12):920-922+926.

[2]韦秀清,陈希龙.2016-2020年武宁县乙肝流行病学特征及其防控措施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22,26(32):99-101.

[3]唐聪,张小莉,郭永豪,等.2005-2020年河南省南阳市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疾病监测,2022,37(10):1329-1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