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军队文职人员保密管理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10
/ 2

加强军队文职人员保密管理的思考

路明君

国防科技大学,湖南长沙410005

摘要:本文深入分析了军队文职人员在保密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对策。首先,文中指出文职人员的高流动性、保密意识薄弱以及保密教育和监督机制不完善是当前保密管理中面临的三大挑战。随后,提出了加强针对性保密教育、建立严格的人员流动管理机制、强化日常监督和考核机制等对策建议。这些措施旨在增强军队文职人员的保密意识和能力,确保军事机密的安全。

关键词:军队文职;保密管理;军队机密

引言

随着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军队文职人员在各项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他们在保密管理方面所面临的挑战也日益凸显。本文旨在分析军队文职人员在保密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讨如何通过具体的对策有效提升他们的保密管理能力,确保军队机密信息的安全。

1军队文职人员保密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文职人员的高流动性

由于职业发展、个人选择等多种因素,文职人员在军队内部及与其他部门之间的流动较为频繁。这种高流动性带来了显著的安全风险。首先,频繁的人员更迭意味着大量敏感信息可能在更多人之间流通,增加了信息泄露的可能性。其次,文职人员在离开原岗位或转移至新岗位时,可能携带有关军事秘密的信息,若未经妥善处理,这些信息的保密性将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再者,文职人员的离职过程中,可能存在保密规定执行不严格的情况,比如对离职人员进行的保密审查不够深入,或是对其所掌握的机密信息的处理不够彻底。

1.2保密意识薄弱

许多文职人员由于缺乏军事背景或是对军事行业的特殊性认识不足,导致他们对保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充分。这种情况在一些新入职的文职人员中尤为明显,他们可能未能完全理解保密规定的严肃性和必要性。此外,即便是一些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文职人员,也可能因为日常工作的习惯性而忽视了保密规范,比如在非官方场合讨论工作内容,或是通过非官方渠道传递信息等。这种保密意识的不足,增加了无意识泄露机密信息的风险,尤其在当前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背景下,一旦信息泄露,其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

1.3保密教育和监督机制不完善

目前,尽管军队对保密工作有着严格的规定和要求,但在实际操作中,对文职人员的保密教育往往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这主要表现在保密教育内容的更新不够及时,无法完全覆盖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下的新型保密需求;教育方式单一,缺乏与文职人员实际工作密切相关的实践指导;以及保密教育的频率和深度不足,不能使文职人员充分认识到保密工作的重要性。此外,监督机制方面也存在不足。现行的监督措施可能过于宽泛或形式化,缺乏针对个体差异和岗位特性的差异化管理策略,使得监督工作的效果大打折扣。缺乏有效的监督与追踪机制也意味着一旦出现保密问题,难以及时发现和纠正。

2加强军队文职人员保密管理的对策建议

2.1建立严格的人员流动管理机制

在军队文职人员保密管理中建立严格的人员流动管理机制至关重要。首先,对于新进入军队的文职人员,应实施严格的背景审查和安全评估,确保其在保密方面的可靠性。这不仅包括个人的职业背景、教育经历,还应涵盖其社会关系网络,以及历史上的网络行为模式等。其次,对于在职的文职人员,定期进行保密知识和责任的复审,加强对其保密意识和能力的持续监控。在人员调动时,特别是涉及关键岗位的人员变动,应实施更加严格的审查和监督。这包括但不限于对其在岗期间的保密表现进行全面评估,以及对其可能接触到的敏感信息进行清理和交接。对于离职人员,实施细致的离职审查程序至关重要。这涉及确保他们未携带任何敏感信息离开,对其在军队任职期间可能接触过的所有保密材料进行彻底检查,以及对其进行一定期限的后续追踪,以监控其离职后的行为是否可能对军队保密构成威胁。此外,对于所有文职人员,建立一个全面的信息管理系统,记录和追踪他们在军队任职期间的所有重要行为和决策,特别是那些涉及敏感信息和关键技术的部分。这样的系统不仅有助于及时发现潜在的保密风险,还能在出现问题时迅速追踪到源头,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同时,加强对文职人员的心理健康和职业道德教育,定期进行心理评估和辅导,以减少由于心理压力或职业不满引发的保密风险。

2.2加强针对性保密教育

军队文职人员保密教育内容应与时俱进,反映信息化时代下保密工作的新特点和新要求。例如,针对网络安全的保密教育,应包括如何防范网络间谍活动、安全使用社交媒体、防止数据泄露等内容。其次,保密教育应具有高度的针对性和实践性。针对不同岗位和职责的文职人员,应设计不同的教育方案。例如,对于负责数据处理和信息技术的文职人员,应重点教授数据加密、网络安全防护等方面的知识;而对于从事日常行政管理的文职人员,则应加强对文件处理、口头交流保密等方面的教育。此外,保密教育应定期更新,以适应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和不断变化的安全威胁。比如,定期邀请网络安全专家举办讲座,分享最新的网络攻击手段和防御策略。最后,实战演练是提高教育效果的重要手段。通过模拟真实的保密场景,如信息泄露处理、紧急情况下的信息保护等,让文职人员在实践中学习和应用保密知识。

2.3强化日常监督和考核机制

强化日常监督和考核机制首先应建立一个全面的监督体系,这包括定期的保密检查、随机的安全审计以及不定期的保密演习。这样的监督体系能够确保文职人员时刻保持高度的保密警觉性,并及时发现和纠正保密管理中的漏洞。例如,通过模拟敏感信息泄露的情景,检验文职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的反应和处理能力。此外,对文职人员进行定期的保密知识和技能考核,可以有效提升他们对保密工作的认真态度和专业能力。考核不仅应包括理论知识的测试,还应包括实际操作技能的评估,如信息加密、安全通信协议的运用等。同时,建立健全的反馈和激励机制,对于保密工作表现优秀的文职人员给予奖励和表彰,对于违反保密规定的人员实施严肃的惩处。这种奖惩机制能够有效增强文职人员的保密意识,并促进他们主动遵守保密规定。最后,鼓励文职人员参与保密管理的改进,收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和完善保密管理措施。例如,可以建立一个内部反馈机制,让文职人员能够安全地报告他们观察到的潜在保密风险和管理缺陷。

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军队文职人员保密管理是一个复杂但至关重要的任务。通过建立严格的人员流动管理机制、加强针对性的保密教育和强化日常监督及考核机制,可以有效提升文职人员的保密意识和能力,防范保密风险。这些措施对于维护军队信息安全,促进军队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蒋长萌.加强军队文职人员队伍保密管理工作的对策[J]. 2021(2016-22):106-106.

[2]孙宏伟.加强军队招聘文职人员保密管理的思考[J]. 2021(2019-10):65-67.

[3][裴霄云.浅谈提升军队文职人员队伍保密工作的措施[J].办公室业务, 2017(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