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和用法对药物作用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04
/ 2

中药炮制和用法对药物作用的影响分析

邹凤琴

遵义市市中医院 贵州遵义563000

[摘 要] 目的分析中药炮制和用法对药物作用的影响分析。方法 将2022年1月-12月本院94例行中药治疗患者纳入研究,根据中药是否炮制分为参照组(未炮制中药治疗47例)、研究组(炮制中药治疗47例),对比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疗效为97.87%(46/47)高于参照组85.11%(40/47),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6%(2/47)低于参照组19.15%(9/47),P<0.05。结论 通过炮制,可以增加或减少中药材的寒热性质,增强或减弱其药力,从而达到更好的疗效,且安全性更高。

[关键词] 中药炮制;药物作用;用法

前 言:中药炮制和用法是中医治疗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中药炮制指的是通过一系列加工工艺将药材进行处理,以提高药物的有效成分含量和溶解度,改变药物的性味属性和药效特点[1]。中药炮制对药物的作用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在中药炮制过程中,通过炮制工艺可以改变药材的性质和药效。例如,炒制过程可以使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得到释放和激活,提高药材的药效。另外,炮制还可以使药材的毒性成分被破坏或减轻,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而对于一些性味寒凉的药材,炮制可以改变其寒凉属性,使其更加适合治疗寒凉证的疾病[2]。因此,本文通过对中药炮制和用法对药物作用的影响进行分析,旨在深入探讨中药炮制的机制及其对药效的影响,为中药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22年1月-12月本院94例行中药治疗患者纳入研究,根据中药是否炮制分为两组,各47例。参照组男25例,女22例,年龄31~78(51.05±3.02)岁。研究组男24例,女23例,年龄32~79(51.34±3.18)岁。

纳入标准:(1)有清晰的自我认知,能与医务人员正常交流;(2)临床资料完整无缺。排除标准:(1)属于过敏体质;(2)病情危重,无清醒意识;(3)伴有严重精神类相关病症。

1.2 方法

参照组行未炮制中药治疗,根据不同的病情选择不同的中药制剂。研究组行炮制中药治疗,具体如下:(1)药材净制:将药材放入清水中浸泡,用手轻轻搓洗,去除表面的杂质和污垢。特别是对于泥土附着较多的药材,需要反复清洗,直到洗净。同时,药材净制后需要进行质检,包括目视外观、气味、手感等检查。正常的药材外观应该干燥、整齐,无明显的虫蛀或变质现象,气味应该符合正常的药材气味。(2)药材切制:根据具体的需要,将药材切割成适当的形式,如切成薄片、切碎或者切成块状。切割的形式可以根据药物的炮制目的和特点来确定。(3)加热炮制:根据药材的特性和炮制的目的,确定加热的温度,在炮制的过程中,保障药材受热均匀,使其最大化的保留药物的药效。

1.3 评价指标

对比两组疗效(患者症状基本消失,则判定为显效;症状有所改善,则判定为有效;症状无变化甚至加重,则判定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患者占比+有效患者占比)及不良反应(头痛、呕吐、皮疹)。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 SPSS24.0软件,计数资料[n(%)]、2检验,P<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疗效

研究组疗效为97.87%(46/47)高于参照组85.11%(40/47),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对比[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研究组

47

28(59.57)

18(38.30)

1(2.13)

46(97.87)

参照组

47

16(34.04)

24(51.07)

7(14.89)

40(85.11)

2

-

-

-

-

4.919

P

-

-

-

-

0.027

2.2 不良反应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6%(2/47)低于参照组19.15%(9/47),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对比[n(%)]

组别

例数

头痛

呕吐

皮疹

发生率

研究组

47

1(2.13)

1(2.13)

0(0.00)

2(4.26)

参照组

47

3(6.38)

4(8.51)

2(4.26)

9(19.15)

2

-

-

-

-

5.045

P

-

-

-

-

0.025

3 讨论

中药炮制是中医药学中独特的制药方法,是指将中药材经一定的加工处理过程,使其具有更好的药理活性和药效[3]。中药炮制的目的主要是通过破坏或改变中药材的生理结构、化学成分和药理性能,以达到增强药效、减少毒性或提高制药工艺的目的。中药炮制的主要方法包括炙制、熅制、酒制、蓖麻制、脂泽制、炮制等。其中,炙制是将中药材置于火源上烘烤,能够使药材表面产生一层焦黑色物质,从而改变药性。熅制是在石灰水中浸泡或加热处理中药材,以去除其中的苦味和毒性成分[4]。酒制是将药材放入白酒中浸泡一段时间,使其与酒精中的有效成分相互作用,提高药效。蓖麻制是将中药材与蓖麻油混合炼制,可以增加其渗透性和药效。脂泽制是将中药材与动物油混合熬制,以提高药效和延长保存期限。炮制是将中药材置于特定的炮制容器中,在高温下加热处理,以改变其药性和药效。

孙丙香[5]的研究中,中药炮制后患者的疗效更高且不良反应更低,与本研究一致。分析其原因可知,中药炮制可以改变药材的性质和药效。例如炮制过程可以改变药材中的活性成分含量和分布,使其更易于被人体吸收和利用,从而增强药物的疗效。炮制过程中还可以调整药材的性味,改变其药理特性,使药物更适合治疗特定疾病。此外,中药炮制可以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中药炮制过程中的加工处理可以去除一些有毒性或不良反应的成分,从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中药炮制还可以提高药材的稳定性,延长药物的保存期限,并保证其药效的稳定性。

综上,中药炮制和用法对药物的作用产生重要影响,中药炮制可以改变药材的性质和药效,提高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胡睿婷,纪邦启,卢秋霞,等. 中药炮制方法对药物作用的影响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15(12):214-216.

[2] 耿敏. 中药炮制和用法对药物作用的干预价值研究[J]. 药店周刊,2021,30(35):130-131.

[3] 滕雪. 探讨中药炮制和用法在药物治疗中的作用效果[J]. 中国保健营养,2021,31(4):244.

[4] 王书莉. 中药炮制对临床治疗效果及毒副作用发生率的影响分析[J]. 养生大世界,2021,5(6):74.

[5] 孙丙香. 中药炮制和用法对药物作用的影响研究[J]. 糖尿病天地,2022,19(3):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