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新思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03
/ 2

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新思路

张考生  王哲

宁夏石嘴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753200

摘要:近年来,冠心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同时伴随着心绞痛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学者提出,中药联合中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迅速缓解病情,且用药安全可靠,对改善病人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探索中医防治冠心病心绞痛的新途径,并对其临床经验进行总结。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药

近年来,由于生活习惯的变化及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冠心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的重大公共问题。胸闷气短、心悸、心电图 ST段改变是冠心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其中心绞痛是最常见的一种,如果不进行积极的治疗,会威胁到病人的生命。目前,临床上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预防控制为主,病情严重者可采用血管再通等治疗手段,以药物为主,但常规药物应用过多,容易造成病人对药物的耐受,同时也存在毒副作用。而且虽然血管再通术可以缓解一部分冠心病病人的症状,但也会增加病人后期的血栓形成,价格高昂,给病人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1心绞痛发作病因

心绞痛的根本原因就是心肌血流减少,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冠状动脉疾病则是引起心肌血流减少的重要因素冠状动脉疾病是由于血液中的脂肪沉积在冠状动脉血管上,形成了动脉粥样斑块,造成了血管堵塞和狭窄,导致了心肌供血不足,进一步引发了心绞痛的发生。

2中医治疗

硝酸甘油是冠心病心绞痛(CHD)急性发作期第一用药,临床疗效得到公认,但仍属急诊用药,尚无有效的防治手段。中医学认为,冠心病属于胸痹范畴,其病机为气虚络郁,血瘀阻络,病位在心,呈标实、本虚的状态。基于中医辨证论治理念,以温筋通脉、益气活血为切入点,以麝香保心丸内服外用,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本项目拟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单独服用酒石酸美托洛尔、阿司匹林肠溶胶囊、阿托伐他汀钙、单硝异山梨酯等西药,并通过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来缓解心绞痛。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2片1次,3次1天,外用:麝香保心丸捣烂,以黄酒调匀,加入凡士林赋型,制成硬膏贴敷于病人的虚里、神阙、双侧内关穴上,4~6 h取下,每日1次,7天为一个疗程。最后的结果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 ADR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因为本研究所采用的是内服和外用相结合的方式,因为麝香保心丸是由人工麝香、人参、人工牛黄、肉桂、苏合香、蟾酥、冰片等组成,具有芳香温通,益气活血通络的功效,理气宽胸,温通心脉,恢复正气,补血又活血化瘀,从而使心功能正常,对气滞血瘀引起的胸痹疗效最好。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麝香保心丸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保护内皮功能,减轻脂质沉积,抑制 AS进展,改善冠脉血流。它可以单用,也可以和降脂药物一起服用。课题组前期颈动脉超声检测显示,麝香保心丸可显著降低颈动脉内膜-中膜(IMT),降低动脉舒张敏感性,提示麝香保心丸具有抑制和逆转AS进程的作用。我们前期研究发现,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作用优于其它中药,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此外,本品还有扩冠、增加冠状动脉血流的作用。另外,将中成药用作外用药膏,其主要特征是:药物成分固定,操作简便,易于实施。内关是手厥阴心经的经穴,是临床常用的治疗心绞痛的穴位;神阙穴,也就是肚脐,属于任脉。虚里在左乳下心跳最为剧烈的地方,也是研究人体气血盛衰的地方,贴敷这个穴,可以养胃,通心脉,活血化血,所以这四个穴位贴敷,对病人的恢复有很大的帮助。

3讨论

纵观近几年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从祛证、改善心电、生化等角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1)临床辨证分型较多,无统一的标准,尚未形成标准化的诊疗方案。(2)不少报告缺少严谨的临床实验证据,对中医理论的系统深入研究不足;(3)新剂虽然很多,但在急症救治方面,中医基本处于空白状态,需加大新药研发力度,拓展药物治疗思路。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严重危害我国中老年人身体健康的重大疾病。因此,防治冠心病,减少其发生率,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中医学对冠心病的认识与治疗源远流长,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随着社会的进步,特别是高科技的应用,西医的扩冠、溶栓等抢救和介入治疗已在心血管疾病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中医药在防治、缓解期、改善症状、降低复发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生存环境的日益严峻,冠心病的发病率在全国范围内不断升高,对人民的生命和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传统的西药疗法已经无法满足广大患者的治疗需求,而中药复方在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应用中具有很好的效果,能够迅速缓解患者的症状,并且其用药安全可靠,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中药口服和外用的效果如何,目前的研究很少,且临床观察的样本量小,制备方法单一,给药浓度和准确性不够精确,这是其局限性,需要更多的大样本研究。

即便如此,中药在临床上的应用也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病人的认同。

现代医学的发展,不但没有失去其在冠心病心绞痛防治方面的独特作用,而且还能增强其临床应用的针对性和可信度,而且还充分发挥中医在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上的优势。

参考文献

[1]谢婷婷;张楠;魏岩;姜丽红.基于聚类分析的PCI术后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1(11)

[2]杜国良;王泽荣;刁邵敏.益气通脉宁心饮辅助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术后心绞痛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1(04)

[3]赵焕军;贾红玲;马梅青.中医外治法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06)

[4]朱晓婧;陶贵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合并焦虑抑:郁的临床研究进展[J].解放军医学杂志,2021(10)

[5]李金宝;王芳;马英明;董永丽;杨国华.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绞痛临床经验浅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15)

[6]赵欣;王忠良;刘敏;梁田;张寒梅;王如侠.冠心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介入术后残余病变心绞痛的临床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13)

[7]耿彬;王思洲;苗华为;封亚丽;王艳炜;赵天资.活血化瘀养心通络方辅助治疗冠心病PCI术后心绞痛患者疗效及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