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水利工程综合经济管理中的几个问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8
/ 2

大型水利工程综合经济管理中的几个问题

彭子刚

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青海省西宁市 810000

摘 要:水利工程是我国基础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我国工农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水利工程可实现农田灌溉、水力发电、防汛抗旱等功能,是提升民生质量不可或缺的建设项目。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快速提高,我国更加重视基础设施建设,水利工程项目的数量与规模也随之不断扩大,但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需政府部门给予财政支持,具有公益性质。为了维持财政收支平衡,政府也尤为重视水利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对水利工程的经济管理进行优化,使得水利工程既能实现造福民生的目的,也能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大型水利工程;经济管理;问题;对策

一、大型水利工程综合经济管理的意义

纵观我国经济发展历程可发现,水利工程项目为国民经济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现代社会如何通过水利工程项目的经济管理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成为重要研究课题,水利工程经济管理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水利工程经济管理的基础性作用。水资源是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农业与工业生产都离不开水,对水资源进行协调分配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水利工程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水利工程的经济管理则可使得工程项目的资金利用更加合理,从而提升工程质量,实现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可见,水利工程经济管理是社会发展的基本保障,对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水利工程经济管理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水利工程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实现农田灌溉、水力发电,为我国农业发展与工业生产提供有效水源,还能够发挥防汛抗旱的重要作用,减少自然灾害对国民生命安全与社会财产的侵害。因此,水利工程经济管理是为我国农业与工业经济的发展服务,对社会经济效益的发挥贡献巨大。

3.水利工程经济管理推动我国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水资源短缺是现今各国都极为关注的问题,兴修水利工程可对水资源的使用进行合理调配,不仅能帮助其在社会生产中发挥更大作用,也能够改善生态环境,因此水利工程项目经济管理可合理规划其资源利用情况,最大限度地实现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大型水利工程经济管理中的问题

1、管理水平低,经济管理意识不强。由于水利工程经济管理的管理人员专业知识水平较低,致使检测的有效性达不到预期目标,不能随时随地的掌握水利工程动态信息,节能养护效果不达标。工程经济管理缺乏统筹性,预期效果难以实现。

2、管理制度有待完善。目前的水利工程经济管理中,管理制度零散不集中,使得管理人员工作质量差,工作效率低下,工程管理水平远远达不到要求。建立健全一套完善的水利工程经济管理制度,不仅可以保证工程质量,确保工程安全,更能发挥经济效益,为国民经济提供更好的保障。

3、水利工程经济管理运行资金缺乏。防洪排涝是水管单位和工程经济管理部门的共同任务,需要各部门的通力协作,大量生产维修活动会消耗较多的人力、设备和财力。通过供水收取的费用,远远不能解决管理工程中遇到的资金问题。这种情况导致了工程养护维修不能正常进行,从而使水利工程效益达不到预期目标。

三、大型水利工程经济管理的对策

1、树立正确的经济管理意识,完善水利工程经济管理体制。随着水利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提出了诸多完善水利工程管理的政策制度,对其建设技术水平制定了严格标准,在经济管理工作方面也进行了改革,优化建设项目的经济管理制度,使其更加适合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水利工程项目经济管理人员应随之改变管理理念,树立新时代经济管理理念,对传统的管理理念与模式进行创新,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简化经济管理流程,提高经济管理工作效率,从而实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资金统筹,保持项目成本的合理性。现阶段,我国可学习国外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经济管理工作的先进经验,将其应用于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中,逐步完善我国水利工程经济管理体制,提升管理水平。施工团队也应加强工程项目的建设管理水平,完善水利工程项目施工流程,从而优化每一环节资金的统筹安排,确保项目建设成本控制得当,为后续运行环节的经济管理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保障水利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得以提升。对于经济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施工团队应通过开展学习培训等有效措施来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使其开展经济管理工作的效率得以提高,从而改善水利工程经济管理的整体水平,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2、优化水利工程经济管理工作的每个环节,加强对项目成本的核算与监督。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周期较长,涉及工作环节与对接人员众多,每一环节的工作效率都会对整体建设效率与工程质量造成影响,从而影响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为提高水利工程项目的经济管理水平,其管理工作涉及的工作环节应进行优化,项目中各环节与政府有关部门的配合工作都应更加流畅,保障资金流转正常,从而确保项目施工进度与成本控制不会影响后期经济效益发挥。对于项目每个环节的财务管理与运作,施工团队与有关部门也应予以监督,对每一项经济决策的科学性都进行论证,确保工程项目的经济管理工作不会出现失误。另外,水利工程项目的成本核算与效益分析是其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经济管理人员要对项目施工过程每个环节的成本进行核算、分析实际施工中超出预算的部分,并调整项目资金分配策略,使得工程项目的成本得到高效管控。

3、增加水利工程项目经济管理资金投入与项目投入运行后经济创收手段,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水利工程是大型建筑项目,其施工周期较长,所需投资较多,但我国水利工程多为社会公益性质且政府资金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效率与质量。为了保障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引进社会投资尤为必要,这也是民众参与国家民生建设的途径之一。政府相关部门对水利工程项目进行招投标,通过宣传推广让民众、企业意识到水利工程项目的重要意义,从而募集到更多外部投资,保障水利工程项目的资金充裕,从而为其后续施工与运行提供保障,这也是提高工程项目经济管理水平的必要工作。相比于工业生产,水利工程项目仅仅依靠水资源或电力资源实现创收,资金回笼较慢,因而经济效益见效慢,且为平衡市场价格,我国政府对水电定价有严格限制,这导致水利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受到限制。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将市场经济机制引入水利工程运行阶段的经济创收,对水电价格采取市场化管理,使其价格机制更加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同时有关部门开始扩展水利工程项目的创收手段,提倡在水利工程所在区域发展农林渔牧、生态旅游等产业,既能实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也能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结束语

水利工程建设是事关民生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对我国社会、经济以及生态文明的建设有着重要意义。水利工程不仅可为农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水资源,也能服务于其他行业创造价值,提高国民生活质量,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经济管理是保障水利工程项目顺利实施的重要因素,对于项目运行后的经济效益发挥也有重要作用,通过管理制度、经济管理具体细则以及成本预算、资金渠道扩展等手段,水利工程项目的经济管理工作将更加完善,能够为社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这也为我国其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提供了重要借鉴,是促进我国现代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郭润泽.水利经济发展的创新思维[J]. 经济师,2021(08):204-205.

[2] 魏升海.关于新时期水利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J]. 中国集体经济,2020(18):320-321.

[3] 赵继任;赵继伟.提高水利经济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J].赵继任;赵继伟.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8(30):142-144.

[4] 孙晓迪.建设创新型水利经济社会的路径探析[J]. 河南农业,2019(28):209-211.

[5] 张秀峰.构建现代化水利经济管理体制的要点[J]. 现代经济信息,2021(13):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