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如何治疗脑供血不足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8
/ 2

中医如何治疗脑供血不足

郭伟

蓬溪县三凤中心卫生院  中西医结合内科  四川遂宁   629132

脑供血不足指的是提供大脑血供的血管受到阻塞或是收缩,造成大脑血流减少、缺氧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脑供血不足多发生中老年人身上,年轻人也常有发生。中医认为,疾病出现在大脑中,大脑由脉络和气络组成,气络汇集了人的精神、意识与思维等,而大脑脉络分布于大脑各个网络分支中。血液良好的输送与运行才可使大脑更加繁荣,大脑支持的脉络功能完好。脑供血不足主要症状是头痛、头晕、失眠、多梦,难以集中注意力做事,记忆力变差等。不同的患者表现症状不同,出现脑供血不足后,一定要及时进行治疗,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中医是如何治疗脑供血不足的。

一、脑供血不足的病因

1、络气郁滞:大脑脉络疾病的出现是从气到血,从功能到器质性病变的发展过程。患者之所以或络气郁滞,主要是因为精神压力和心理压力太大,饮食不健康等,造成气血不畅,气的升降不平衡,促使身体滋生痰液、淤血与热毒等,影响血液运行,阻碍气络顺畅,出现脑供血不足。

2、脉络瘀阻:身体外感风、寒、暑、湿、燥、火后,或因情绪失调直接损伤内在脏腑,或饮食不节不健康,或过度疲惫劳累等,都会导致络气虚滞或停滞,进而影响营养的运行气血生化等,出现痰浊、淤血,这种情况长时间作用于身体,形成病理变化,造成患者身体缺血损伤,血液供应不足等。

3、脉络短缺:脉络的正常舒展与收缩需要通过营养、卫生、吸收、运化等完成,若营养缺乏、卫生不合格、吸收运化功能失调以及脉络变得松弛或过度紧张挛缩等,都会有损脉络的正常功能,造成脉络瘀伤、情绪不稳、疲惫劳累等,进而可引发脉络痉挛或是闭塞等,会加重缺血现象,进而影响大脑供血。

4、脉络淤寒或受损:长期生活在寒冷潮湿环境下的人,身体内寒气积聚在经络中会造成病理改变,可造成气血渗灌,滋养代谢功能紊乱,大脑神经失去良好的营养,影响了津血交换功能,对大脑造成的毒害影响,损伤脑功能与脑健康。

5、气血不足,脉络缺少气血:气血不足、阴阳不足,脉络中流行的气血非常少,不足以濡养脉络,脏腑组织失养渗灌而引起一系列病理变化,大脑供血不足。

二、中医辨证治疗脑供血不足

1、肝火上冲,大脑失和:主要表现症状是头晕、头痛、耳鸣,多会出现失眠,爱发脾气,观其脸颊泛红,舌质也较红。治疗重点应清肝泻火,疏通脉络。

药方组成,选择桑寄生、石决明、怀牛膝、杜仲、益母草与夜交藤各15g,钩藤15g要后放,牡蛎30g应先煎好备用,在取白芍12g与天麻9g,一起加水熬煮,去渣喝汤汁,改善脑供血不足症状。

2、痰浊阻络,清阳不展:主要表现症状是头晕,肢体常感麻木不适,嘴巴总觉发干发苦,身体多会肥胖,腹部胀满不适,大便较干,观其舌质发红,舌苔较黄且较干。治疗重点应积极祛痰,疏通阻塞的脉络,升清降浊,改善脾气运化,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消化与排出,改善脑供血不足症状。

药方组成,选择白术、茯苓竹茹各15g,半夏、天麻、菖蒲、陈皮与远志各10g,再加甘草6g,一起加水熬煮,去渣喝汤汁,改善脑供血不足症状。

3、气虚血瘀,脉络淤阻:主要表现症状是头晕,身体乏力疲惫,心悸气短,肢体常感麻木不适,手脚肿胀,整个人看起来无精神面色苍白,观其舌质发白舌苔白腻。治疗重点应有补益气血,疏通经络。

药方组成,选择黄芪30g,川芎与当归各12g,地龙、桂枝、黄芪与牛膝各10g,赤芍15g,桃仁与红花各9g,再加水蛭6g,全蝎3个,一起加水熬煮,去渣喝汤汁,改善脑供血不足症状。

4、阴虚阳亢,脉络瘀滞:主要表现症状是头晕、耳鸣,且患者总会觉得头重脚轻,走路不稳,像似要摔倒,睡眠不好,四肢麻木,观其舌质发红较干,舌苔淡又少。治疗重点应滋阴潜阳,使阴阳调和,散淤通络。

药方组成,选择生龙牡丹与龟板各20g,龟板应用醋浸泡,鸡血藤、地黄、丹参与牛膝各15g,菊花、旱莲、枸杞、山茱萸与女贞子各10g,女贞子应先煎好备用,一起加水熬煮,去渣喝汤汁,改善脑供血不足症状。

5、缺乏肾精,大脑得不到良好的滋补:主要表现症状头痛头晕,耳鸣,看东西不清楚,夜晚频繁起夜,下肢酸软无力,疲惫,观其舌质较红。治疗重点应补肾益精,养血补充大脑。

药方组成,选择山茱萸与菟丝子各20g,熟地黄15g,麦冬与肉苁蓉各12g,枸杞、菖蒲与巴戟天各10g,五味子与远志各9g,再加3g肉桂,一起加水熬煮,去渣喝汤汁,改善脑供血不足症状。

三、中医调理脑供血不足

1、饮食调理:饮食原则应清淡,少油低盐,不要吃太油腻或是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矿物质含量高和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如各种新鲜蔬菜,全谷类食物等;预防脑供血不足可多吃具有降压功效与抗动脉硬化的食物,有效改善血液循环,如洋葱、大蒜、花生、黑木耳等,大蒜可降压、降血脂,还可健脑,促进葡萄糖转化成身体所需能量,改善脑供血不足情况;花生是补血的食物,多吃花生有益补充血液。

2、运动调理:运动健身是最好的也是最简单的提高身体免疫力的方法,运动可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脑供血不足。无论是患病者还是健康的人,都应坚持适量的运动,脑供血不足的人建议选择轻度有氧运动,如慢跑、散步或是太极拳等,切不可剧烈运动,避免加重脑供血不足的病症。

3、睡眠调理:良好充足的睡眠可使人神清气爽,减轻大脑负担与压力,改善脑供血不足的情况。因此,应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成年人每天应保证不低于7小时的睡眠时间,还要重视睡眠质量,入睡环境应安静舒适,提高睡眠质量,改善脑供血不足的症状。

4、中医按摩:按摩可促进经络通畅,血液循环,改善脑供血不足的症状。建议每天按摩头部与颈部,可促进头部血液循环,减轻头痛与头晕等症状。①两手交叉十指相扣在一起,向前伸展后再绕过头顶向后方用力,如此前后交替练习30次;②双手放在后脖颈处,胳膊夹住头两侧,向后仰脖子,如此练习30次;③双手向外伸直,手心朝上,胳膊与肩膀齐平,向前向后的活动,交替练习30次;④按摩太阳穴、四神聪与百会穴等,每天按摩三次,每次按摩10-15分钟,可增加大脑血氧量,改善脑供血不足。

5、针灸调理:针灸在中医治疗方法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对脑供血不足有很好的疗效。针刺相应的穴位,调节气血运行,促进大脑血液循环,缓解脑供血不足的症状。针灸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6、心态调理:良好的心态有益于身体健康,当然也可改善脑供血不足。人若长期处忙碌、紧张和焦躁的情绪下,会加重大脑负担,阻碍血液循环。因此,应保持良好的心态,轻松愉悦的生活,身体才会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