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调强放射治疗物理学参数对放射性肺炎的预测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2
/ 2

食管癌调强放射治疗物理学参数对放射性肺炎的预测价值

聂鲁栋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放疗科,250031

摘要:目的:分析物理学参数预测食管癌调强放射治疗放射性肺炎的价值。方法:随机选择在我院接受调强放射治疗的70例食管癌患者,设置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为发生放射性肺炎,对照组为未发生放射性肺炎。对物理学参数预测食管癌调强放射治疗放射性肺炎的价值进行分分析。结果:在分割剂量、处方剂量、D10、D20、D30 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在D40等其余参数检测水平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P < 0.05) 。结论:物理学参数会影响食管癌调强放射治疗放射性肺炎的发生,低剂量区域和放射性肺炎发生之间存在很大关联。

关键词:食管癌;调强放射治疗;物理学参数;放射性肺炎

近年来,食管患病率率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的变化呈逐年上升趋势,给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威胁。目前,临床在治疗该类患者时常采用调强放射疗法,然而食管癌调强放射治疗会增加患者发生放射性肺炎的风险。在有关文献资料中提到,食管癌患者接受调强放射治疗发生放射性肺炎与物理参数设置之间存在很大关联[1]。现分析物理学参数预测食管癌调强放射治疗放射性肺炎发生的价值。

1.1一般资料

患者一般资料(表1)。

1患者一般资料对比±s,[n]%

资料

观察组(n=10)

对照组(n=60)

t

P

性别

6(60.00)

39(65.00)

0.524

0.241

4(40.00)

21(35.00)

年龄(岁)

41.04±6.58

41.51±6.27

0.617

0.129

1.2方法

患者在接受放射治疗前,采用专用的定位体架配合热塑模实施体位固定,之后采用多排螺旋大孔径定位CT机连续扫描,将扫描层厚设置为5毫米,扫描后向计划系统传输扫描获得的图像,安排两名具有丰富经验的医师准确勾画各个患者扫描情况对相应的靶区和主要器官,然后以勾画结果制定相应的调强放射治疗方案,并设置相应的放疗剂量。在实施放疗期间,确定患者各个组织和器官的具体照射剂量,采用直线加速器根据相应剂量实施照射治疗,每次照射剂量为1.8-2.35Gy,5次/周。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

1.4统计学分析

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调强放射治疗物理学参数

2比较调强放射治疗物理学参数±s,分

物理参数

观察组

对照组

t

P

分割剂量(cGy)

201.24±15.52

199.51±16.73

0.069

0.102

处方剂量(Gy)

60.24±5.21

59.24±3.50

0.060

0.114

D10(Gy)

37.85±8.20

32.10±5.20

0.062

0.113

D20(Gy)

26.21±3.10

23.09±3.10

0.055

0.225

D30(Gy)

20.83±3.21

17.30±2.52

0.068

0.110

D40(Gy)

18.21±2.21

15.20±2.20

0.034

0.447

D50(Gy)

15.24±1.30

11.20±0.58

0.020

0.559

D60(Gy)

12.40±1.70

7.21±0.12

0.076

0.158

D70(Gy)

9.79±0.73

5.09±0.12

0.045

0.339

D80(Gy)

7.63±0.53

3.21±0.21

0.013

0.785

V5(%)

90.21±2.30

54.51±16.32

0.030

0.412

V10(%)

70.21±6.13

62.21±12.40

0.034

0.447

V15(%)

53.21±6.12

43.12±6.68

0.041

0.305

V20(%)

34.21±7.20

26.51±5.21

0.044

0.302

V25(%)

23.10±6.71

17.53±5.21

0.040

0.352

V30(%)

16.82±6.52

12.85±2.73

0.028

0.571

V35(%)

12.73±5.31

9.51±3.53

0.026

0.580

V40(%)

9.45±3.51

6.74±2.09

0.032

0.441

MLD(Gy)

18.53±2.61

14.35±3.21

0.025

0.581

3讨论

放射治疗的主要方式就包括调强放射治疗,其在治疗形状不规则且周围存在主要器官与组织结构等肿瘤疾病方面存在显著优势。虽然食管癌采用调强放射治疗能够获得良好效果,但会导致患者出现相关不良反应,如放射性肺炎。在有关研究中提到,物理学参数会对接受调强放射治疗食管癌患者发生放射性肺炎产生一定影响[2]。因此,有必要分析和评估食管癌调强放射治疗的最佳物理学参数,旨在将放疗后放射性肺损伤最大程度的减少。

体积剂量、剂量体积、双肺平均剂量等是调强放射治疗相关物理参数的主要指标[3]。近年来,在放疗技术不断发展下,靶区高阶的高剂量区域越来越适形,相应减少肺脏高剂量区域体积。在放射治疗过程中因射野增多,再加上光栅间射线散射,相比于早期的放射治疗,低剂量区域有所增高

[4]。鉴于此,在分析放疗计划时应将充分考虑V20、V30、MLD,同时还要充分认识到低剂量区域重要性,如V5。小剂量区域包括D60、D70、D80、V5、V10、V15等剂量体积参数[5]

在本次研究中,在分割剂量、处方剂量、D10、D20、D30 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在D40等其余参数检测水平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P < 0.05) 。充分说明物理学参数会对食管癌调强放射治疗患者发生放射性肺炎产生影响。

4结论

总而言之,物理学参数会直接影响食管癌调强放射治疗患者发生放射性肺炎,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调强放射治疗物理学参数,通过对相应参数值进行适当调整,使低剂量区照射得以减少,最大程度的减少对患者肺组织产生的损伤,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以改善。

参考文献

[1]吕得刚,黄嵘.鼻咽癌患者调强放射治疗后颞颌关节损伤和影响因素观察[J].当代临床医刊,2023,36(04):9-10.

[2]杨蜜,张欣平,张加勇等.调强放射治疗下老年食管癌症状性急性放射性肺炎发生的相关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3,43(14):3374-3378.

[3]陈莹,袁昕.调强放射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J].大医生,2023,8(12):49-52.

[4]苏王辉,安雷,李宇星等.同步整合加量逆向调强放射治疗食管癌的剂量学参数及对放射性损伤的影响[J].中国医学装备,2023,20(05):12-16.

[5]赵立林,张洪武.食管癌调强放射治疗物理学参数对于放射性肺炎的预测价值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15):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