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与手术室协同护理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患者中的干预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2
/ 2

专科与手术室协同护理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患者中的干预价值分析

范琳琳

民航总医院(北京 朝阳区) 邮编:100123

要:目的:分析专科与手术室协同护理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患者中的干预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05月-2023年05月到本院接受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患者100例,运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作研究组和对照组,分析护理的不同效果。结果:研究组术后护理并发症出现概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专科与手术室协同护理方式对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患者进行护理,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护理效果。

关键词:专科手术室协同护理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并发症

颈椎病以及颈椎外伤作为脊柱外科中多见的病症,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疗法为对此类疾病治疗的主要方式,主要是从椎体前方直接的把病变椎间盘、骨化后纵韧带以及部分椎体等致压物,进而完成高效的减压操作。在完成减压之后,于骨槽内植入钛网亦或是自体髂骨联合钛板对颈椎实施重建,进而提升椎体所具备的稳定性。在对患者积极治疗的基础之上,实施优质的护理服务必不可少,进而提升护理的价值[1]。此研究将分析专科与手术室协同护理运用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患者中的效果和价值,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05月-2023年05月到本院接受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患者100例,运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作研究组和对照组,单组50例。研究组年龄41-56岁,平均年龄(48.66±7.28)岁,病程1~2年,平均病程(1.24±0.32)年;对照组年龄40-55岁,平均年龄(48.64±7.24)岁,病程1~2年,平均病程(1.22±0.30)年,一般资料(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常规围术期护理,也就是专科护士和手术室内护士分别的依照病区分别实施常规的护理和手术室护理。

1.2.2研究组 

专科与手术室协同护理,具体为:

(1)术前协同护理:专科和手术室内的护士需同步的进入到患者的床旁,二者需从各自的岗位和专业的角度上对手术认知宣讲,在一个宣讲的时候,另一人则需适宜的运用非语言或是语言的应答方式给出肯定式回答,进而将患者的担忧和关注点解析与科普,提升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同时需强化术前的锻炼,进而提升患者的术前相关功能指标,便于预后。

(2)术后协同护理。在完成手术之后,手术室内的护士需将患者护送到病房内,后和专科护士进行交接,告诉其手术中的特殊情况和手术的结果,明确手术之后重点关注的事项和观察的事项,交接患者的伤口情况、皮肤情况以及管路情况等细致交接和管理,为患者讲解手术之后正确的体位方式和关键性。专科护士需维持患者处于稳定的体位,将常规护理、手术室护士意见结合,运用软垫等相关的支撑用具对其头部、颈部以及躯干三点初遇平直的体位上,对患者的头颈部适宜的限制。在患者手术之后完全的清醒之时,需对患者四肢的活动度检测。若是患者的功能良好,可将固定器械拆除。在手术之后一天需专科护士需和手术室护士联合访视,直到患者出院之前,二者均需协同完成护理服务。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记录术后护理并发症出现情况,包含:椎体内固定失效、管路脱出或是堵塞、压力性损伤。

1.4数据处理

   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分析两组术后护理并发症出现概率:研究组术后护理并发症出现概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1 两组术后护理并发症出现概率n/%

组别

椎体内固定失效

管路脱出或是堵塞

压力性损伤

并发症出现的概率

研究组(n=50)

1/50(2.00%)

2/50(4.00%)

2/50(4.00%)

5/50(10.00%)

对照组(n=50)

5/50(10.00%)

10/50(20.00%)

3/50(6.00%)

18/50(36.00%)

X2

-

-

-

9.5426

P

-

-

-

0.0020

3.讨论

颈椎前路手术治疗方式存在较强的特殊性,具有高风险性,所以在手术前中后期操作均需具有严谨性,规避意外情况和并发症出现。常规围术期护理服务方式下,专科护士和手术室内谁需分别的依照病区护理的常规、手术室护理常规各自开展施护,导致心理问题、并发症以及认知问题等没有办法分享和共用。而将专科与手术室协同护理引入其中,使得专科护士和手术室内护士可协同合作,促使二者可密切的协作,进而提升护理的效果和质量[2-3]

总之,专科与手术室协同护理运用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中,价值理想,值得运用。

参考文献:

[1] 黄菁,李琴,万琴,等. 专科与手术室协同护理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患者中的应用[J]. 医疗装备,2023,36(7):124-126.

[2] 黄燕芬. 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手术护理配合分析[J]. 中国伤残医学,2021,29(8):76-77.

[3] 任美婷,周宏玉. 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内固定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围术期护理措施分析[J]. 健康忠告,2020(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