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水文情报预报在防汛抗旱工作中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2
/ 2

分析水文情报预报在防汛抗旱工作中的作用

姚晓琴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河流域阿克苏管理局新疆阿克苏市 843000

摘要:近年来,各地区愈发重视防汛抗旱工作,提前采取科学的防汛抗旱管理措施可以有效预防自然灾害,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其中水文情报预报作为防汛抗旱工作的重点,充分利用水文情报预报信息可以有效避免洪涝干旱灾害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影响。因此需要明确水文情报预报在防汛抗旱工作中的作用,研究水文情报预报在防汛抗旱工作中应用的对策,旨在帮助有关职能部门不断优化水文情报预报工作措施。

关键词:水文情报预报;防汛抗旱;作用

引言

我国占地面积广阔,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地理特质存在明显差异。受气候条件、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地区常年遭受洪涝、干旱等灾害带来的负面影响,阻碍当地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的同时,还可能威胁当地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因此做好抗旱防汛工作已成为水文部门必须重点关注的热门课题。而水文情报预报作为防汛抗旱工作开展的重要基础,可以借助先进的信息计算机等技术优化水文情报预报服务工作,推动我国防汛抗旱工作的信息化、现代化发展。

1 水文情报预报在防汛抗旱工作中的作用

1.1防汛作用

随着全球化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国内各地区的降雨量也随之不断增多,从而导致部分地区伴随着严重的洪涝灾害现象[1]。近年来水文情报预报在防汛工作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防洪体系中水文情报预报占据的比重也随之不断增加。面对洪涝灾害问题,有关防汛部门可以根据水文情报预报提供的信息以及当地人口分布情况,作出科学可靠的决策依据,第一时间将居民及公共财务转移到安全的地点,以免当地居民遭到严重的经济损失。在此过程中必须保证水文情报预报精准性与时效性,以此为防汛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科学可靠的指导。自然灾害的来临具有一定的紧迫性,有关部门既需要采取堤坝、排水设施建设等工程性防洪措施,又需要根据水文情报预报信息科学探测分析未来的环境、天气、水流等数据变化,从而采取必要的非工程防洪措施,组织当地居民将公私财产第一时间转移到安全地区,同时不断完善防洪调度决策支持系统、洪水保险等,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为工程性防洪和非工程性防洪措施提供精准的水文信息参考,全面管控排水力度、降水量、堤坝建设量等。目前我国水文情报预报主要包括短缺水文预报和长期水文预报,其中短期的雨洪径流预报最为普遍,主要涉及河段洪水预报、降雨径流预报、水库水位流量预报等。当洪水灾害来临时,必须根据上游河段的洪水情况科学判断下游的水量和流量变化,科学利用水文情报预报信息减少洪水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在防汛工作实际开展过程中全面提高自身承载能力和排洪力。

1.2 抗旱作用

我国各省市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旱灾问题,尽管我国水利工程建设极大地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但我国水资源的平均用水量仍未达到相应的标准[2]。旱灾不但对各行业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还对各地居民的日常生活构成威胁,而水文情报预报的有效利用不但能保证防汛工作的质量,还能为抗旱工作的顺利开展的良好保障。我国干旱地区主要分布于新疆、云南、甘肃等地,而西北地区则分布着大面积的沙漠,受降雨量下降、气温升高、水资源分布不均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地区的植被生长受限、水库需水量持续下降,长此以往导致该地区存在严重的干旱问题。但在抗旱工作中充分利用水文情报预报,可以精准采集各地区的水文信息、勘测当地地质情况,将各地水文数据进行有效整合,科学预测可能发生干旱灾害的地区,从而提前采取水库建设、开挖输水渠道、设置抽水泵站、人工降雨等抗旱措施,并组织当地居民做好预警工作,提前储备充足的水资源,利用精准的水文情报预报避免旱情带来的突发状况,最大限度地降低旱情对当地居民带来的不利影响。

2 水文情报预报在防汛抗旱工作中应用的对策

2.1 做好防汛抗旱准备工作

防汛抗旱工作开展的根本目标在于保障各地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全面贯彻增进增收、降低经济损失、保障人身安全等中心思想,密切关注中央在防汛抗旱工作中传达的会议精神,本着防汛抗旱双重并举的战略方针,全面推进抗灾救灾工作,利用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3]。开展防汛抗旱工作时,必须提高各部门对防汛抗旱工作的重视度,要求各部门履行自身职责,组织各部门参加防汛抗旱相关的工作会议,结合其积累的实践经验科学规划后续的工作内容,真正将防汛抗旱职责落实到省、市、县、乡。在此基础上有关部门还需要组织当地工作人员筹集抗灾资金和物资,要求全体工作人员时刻树立防汛抗旱的思想观念和意识,结合水文情报预报数据分析结果,重点关注易发生洪涝干旱灾害的地区,在当地提前修建水利工程基础设施、堤坝等,从而提供充足的基础设施和资金物质保障[4]。其次,有关部门还需要定期开展抢险救灾相关的业务技能培训活动,采取24小时值班制度,指派专门的负责人员实时监测水文情报预报数据,第一时间上报可能发生灾情的地区信息,组织当地居民做好人员疏散工作,确保信息网络、通信网络始终处于正常的运行状态,要求当地居民时刻保持灾情避险的思想意识,真正将防汛抗旱工作落实到广大人民群众之间。

2.2 发挥水文情报预报的作用

开展水文情报预报工作的关键在于精准采集水文信息,保证情报预报的准确性与时效性,从而有效预防洪涝、干旱灾害[5]。首先,保证水文情报预报信息的质量,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全面采集当地水文信息,并对相关信息作出科学的统计分析,在危急时刻第一时间上报有关信息。其次,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观念的指导下,全面把控水利工程建设、水利行业发展中存在的短板,以全面监督为总基调,提高水文情报预报工作的预警能力和服务水平,构建常态化的洪水预测调度一体化及旱情检测机制,适当拓展水资源管理与调度、水态环境保护、水利工程运行监督等业务项目,进一步加强水文系统自动检测预报建设,积极引入先进的水文情报技术,在当地区域发展长期的水文情报预报能力,提高当地水文建筑系统的现代化水平,借助大数据、云计算分析等功能打造全面覆盖的水文情报系统,提供监视大屏、视频会议等先进的设备设施,以便于各级业务部门完成跨区域的讨论活动。

2.3 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防汛抗旱工作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支持,其专业素养水平可直接影响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与维护程度。因此,在培养高素质优秀的人才时,必须科学制定人才培养计划,严格按照工作岗位需求和市场化需求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还可以组织现有员工积极参加培训活动,综合提高整个队伍的业务能力和素质水平。另外,在人员管理过程中还应督促水利技术人员明确自身职责与使命,积极学习水资源管理、水土保持等方面的理论知识。

3 结语

洪涝干旱灾害严重威胁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防汛抗旱工作中充分利用水文情报预报信息,已成为当前水文部门重点关注的任务目标。在防汛抗旱工作中必须保证水文情报预报信息的精准性,做好防汛抗旱的前期准备工作,组建一个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结合各地水文情报预报信息做实各项基础工作,从整体上提高水文情报预报工作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窦冰. 谈水文情报预报信息在防汛抗旱中的作用[J]. 山东水利,2023,(04):50-51.

[2]夏华,杨月华. 水文情报预报在防汛抗旱工作中的作用浅析[J]. 新农业,2022,(20):93-94.

[3].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防汛应急预案和抗旱应急预案的通知[J]. 陕西省人民政府公报,2022,(17):15-42.

[4]褚峰,孙衍国. 水文情报预报在防汛抗旱工作中的作用[J]. 珠江水运,2022,(10):12-14.

[5]李晓艳,吕薇. 水情预报对防汛抗旱的影响分析[J]. 内蒙古水利,2021,(02):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