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标准体系建设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2
/ 2

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标准体系建设探索

曹自卫李桂英2

1.商丘市烟草公司 河南商丘476000 2.商丘市烟草公司虞城县分公司 河南商丘476300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发现问题整改标准体系的建设探索。本文分析了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本文讨论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最后,探讨了整改标准体系的建设与优化,以提高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有效性和实施效果。

关键词: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问题整改,标准体系

一、引言

国有企业在现代经济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是确保国有资产安全、提升经济运行效率的重要手段。审计并非仅仅是问题的发现,更是推动整改与提升管理水平的关键环节。然而,当前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一些问题与挑战。

审计中问题的发现常常局限于表面,未能深入挖掘根本原因,导致问题整改不够全面、彻底。整改工作缺乏统一的标准体系,导致各地区、各部门间整改标准不一,难以形成整体合力。同时,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导致审计发现的问题难以及时整改,甚至出现反弹。

二、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性

2.1 经济责任审计概述

经济责任审计是国家对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一种监督检查手段,旨在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和经济效益。作为国有企业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环节,经济责任审计不仅着眼于领导干部在资产运营、财务管理等方面的行为,更关注其对企业经济发展和社会效益的影响。审计将领导干部的职责、权利与行为进行审查,确保其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规范企业经营行为,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与增值。

 2.2 国有企业中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意义

在国有企业中,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具有重要意义。审计有助于规范领导干部的行为规范和管理行为,确保其合法、合规地行使权力,有效防止滥用职权和侵占国有资产。审计能够发现并指出领导干部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的不足和问题,为企业的改进和发展提供了有力依据。

三、发现问题与整改挑战

3.1 当前问题分析

在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与挑战。审计发现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有限,常局限于表面现象,未能深入挖掘根本原因。这使得整改往往是治标不治本,问题容易反复出现,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审计整改的标准体系尚不完善。各地区、各部门对于问题整改的标准和程序不尽相同,统一性差,导致了整改的不一致性和不完整性。这种局面使得整改工作难以形成合力,影响了审计工作的实效性和整改效果的可持续性。

3.2 整改挑战与困难

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整改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困难。部分领导干部对审计整改认识不足,整改意识不强,导致整改执行不力。其次,存在着整改难度大、周期长的问题。一些问题涉及面广,涉及部门多,整改需要时间和资源投入,而且存在着实际操作上的困难。审计后的监督与跟踪机制尚不完善,导致了审计发现问题难以及时、有效地进行监督和跟踪。这种情况下,即使问题得到整改,但监督机制的缺失容易导致问题反弹或新问题的出现。

四、建设探索与解决方案

4.1 发现问题标准化体系构建

为了解决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发现问题不深入的挑战,建立一套标准化的问题发现体系是至关重要的。这一体系不仅需要包括一整套清晰、明确的审计流程,还需要对问题进行详细、标准化的分类,并设定相应的评定标准。

建立完善的审计流程是关键的一步。这一流程应该包括问题排查、问题定性、问题量化评估等步骤,确保每个环节都规范、科学、合理,并且能够有效地互相衔接。在问题排查阶段,审计人员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从而发现潜在的问题。在问题定性阶段,审计人员需要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确定问题的性质和类型。在问题量化评估阶段,审计人员需要对问题的严重程度进行量化的评估,以便更好地了解问题的实际情况,并为后续的解决方案提供依据。

明确问题的分类标准和评定标准是另一个重要的环节。问题的分类标准应该根据问题的性质、类型、严重程度等因素进行制定,使得每一个问题都能够被准确地归类。评定标准则应该根据问题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对问题的严重程度进行量化的评估,以便更好地了解问题的实际情况,并为后续的解决方案提供依据。通过建立明确的问题分类标准和评定标准,可以使得问题发现更具针对性和全面性。

建立标准化的问题发现体系对于解决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发现问题不深入的挑战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完善审计流程、明确问题的分类标准和评定标准等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为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4.2 整改标准化体系建设方案

针对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整改不一致的现状,建立统一的整改标准化体系至关重要。这一体系旨在明确整改的流程、标准和评估方法,以确保整改工作的规范化和一致性。

整改流程的规范化是整个体系的基础。整改流程应明确责任主体、时间节点和监督机制,确保整改工作有序进行。具体来说,应明确国有企业领导干部作为整改工作的责任主体,规定其在整改计划制定、实施和监督方面的具体责任和义务。同时,应设定明确的时间节点,以便对整改工作进行及时跟踪和督促。监督机制的建立则是为了确保整改工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通过内部审计、外部审计和社会监督等多种方式对整改工作进行全面、客观的监督。

制定统一的整改标准是整个体系的核心。整改标准应包括标准化的整改措施和评估指标,使得不同地区、不同部门在面对相似问题时能够采取一致的整改措施,并对整改效果进行标准评估。具体来说,应针对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常见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确保整改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应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对整改效果进行量化和标准化评估,以便对整改工作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

五、整改标准体系的优化与实施

5.1 优化措施与策略

为了使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的整改标准体系更加完善和有效,需要采取一系列优化措施与策略。持续不断地完善标准体系是非常必要的。随着企业管理的不断发展,原有的审计与整改标准可能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需求,因此需要定期对标准进行修订和优化。这些修订和优化应该基于深入的了解和分析,以确保标准能够适应企业管理发展的变化和需要。

强化标准的实施力度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当整改标准得到有效执行,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对整改标准进行广泛的宣传和深入的培训,确保领导干部和其他相关人员对整改要求有充分的认识和深入的理解。此外,还可以通过定期的评估和反馈机制,不断提升标准的执行力度。

建立定期评估机制是保证整改标准有效实施的重要环节。这种机制应该能够对整改标准的执行情况进行实时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和改进。这种评估机制还应该包括对整改效果的评估,以确保整改工作不仅符合标准,而且能够真正解决问题,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5.2 实施效果评估与反馈

在整改标准体系实施过程中,对其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是至关重要的。为了确保整改标准体系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我们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评估指标和监测体系。通过定期对整改标准实施的效果进行评估,我们可以全面分析整改标准在实际操作中的执行情况和效果。这些评估指标可以包括完成整改项目的数量、质量、进度等,以及整改后的效果、对组织的影响等。

通过这种定期的评估,我们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这些措施可能包括修订整改标准、加强培训和指导、改进执行流程等。通过不断调整和改进,我们可以不断提升整改标准体系的实效性和适应性。这样,整改标准体系不仅可以更好地满足组织的需求,还可以更好地应对各种复杂情况和挑战。

在评估整改标准体系实施效果时,我们还需要重视反馈机制的建立。反馈机制可以包括定期的会议、调查、讨论等活动,以便及时收集执行过程中的各种信息和意见。通过这些反馈,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这样,我们就可以形成一个闭环的反馈机制,不断推动整改标准体系的持续改进和发展。

六、结论

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标准体系建设是国有企业治理的重要一环,对其进行合理建设与不断优化,将有助于规范企业经营行为、提升经济效益,促进国有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未来,需要在不断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制度,为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撑和保障。

参考文献:

[1].刘娟.加强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23,(17):

[2].李大鲲.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22,(30):

[3].王婷婷.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常见问题与对策[J].理财,20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