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治疗中中医滋阴补肾法的临床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12
/ 2

2型糖尿病治疗中中医滋阴补肾法的临床效果研究

吴文俊

湖北省嘉鱼县簰洲湾镇卫生院 中医科《邮编437200》

摘要:目的:研究旨在探讨中医滋阴补肾法在2型糖尿病(T2DM)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了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间的74名T2DM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二甲双胍联合滋阴补肾方,37例)和对照组(二甲双胍,37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及糖尿病治疗效果。结果:在血糖水平比较中,观察组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6.15 ± 0.70 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8.09 ± 0.78 mmol/L);观察组的空腹血糖(5.27 ± 0.60 mmol/L)低于对照组(6.72 ± 0.66 mmol/L);观察组的餐后2小时血糖(6.89 ± 0.67 mmol/L)亦低于对照组(8.54 ± 0.87 mmol/L)。以上差异均为显著(P<0.05)。在临床疗效比较中,观察组(89.19%)明显高于对照组(70.27%),差异显著(P<0.05)。结论:结果表明,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结合中医滋阴补肾治疗与常规西药治疗相比,可显著改善血糖水平,取得较高的临床疗效。这为综合运用中西医疗法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治疗策略。

关键词:中医滋阴补肾;2型糖尿病;治疗;血糖

2型糖尿病(T2DM)作为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全球健康领域的重要挑战。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变化,T2DM的流行趋势呈现出愈演愈烈的态势。尽管西药在T2DM的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其长期使用往往伴随着药物副作用和药物耐受性的问题。在这一背景下,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代表,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备受关注。其中,滋阴补肾法作为中医治疗T2DM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调和阴阳、平衡气血的理念,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应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研究期间(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纳入了74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其中观察组37例接受了二甲双胍联合滋阴补肾方治疗,而对照组37例接受了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的性别分布为男性20例、女性17例,年龄范围在37到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0.01 ± 4.69)岁。对照组的性别分布为男性19例、女性18例,年龄范围在38到6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0.03 ± 4.65)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在性别和年龄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为后续数据分析提供了可比性的基础。

1.2方法

观察组治疗方案:(1)常规治疗:患者接受盐酸二甲双胍缓释胶囊(厂商:沈阳澳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1722;规格:0.25 g×30s)治疗。患者在用餐时同步口服给药,每次250 mg,每日2次。初始阶段持续用药2周,根据患者血糖情况进行二甲双胍剂量的调整。(2)滋阴补肾方:使用基础汤方,包括鸡内金、丹参、天花粉各30 g,牡丹皮、山茱萸、黄芪、山药、葛根各20 g,枸杞子、茯苓、五味子、麦冬、泽泻、知母各10 g。在基础汤方中根据中医辨证施治方法进行加减用药。对于合并严重水肿者,额外加入猪苓20 g与车前草15 g[1]。合并严重蛋白尿患者,额外加入益母草15 g、冬葵10 g。对于舌质紫暗瘀斑患者,额外加入莪术、地龙各10 g。该方剂每日配制成一剂,水煎得400 mL汤汁,早晚分服。

对照组治疗方案:(1)常规治疗:与观察组相同,患者接受盐酸二甲双胍缓释胶囊治疗,口服给药方式和剂量调整方法一致。(2)持续治疗:两组患者均接受为期1个月的持续治疗。

1.3观察指标

血糖水平评估:在治疗前后,我们通过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以及餐后2小时血糖(2hPG)来评估患者的血糖水平。

临床疗效评估:根据治疗前后血糖指标的变化,我们将临床疗效分为以下三类:

显效:包括HbA1c低于7%,空腹血糖(FBG)低于6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2hPG)低于8 mmol/L。有效:包括HbA1c降低至(79%),FBG为(67.8)mmol/L,以及2hPG指标为(8~10)mmol/L。无效:没有达到上述改善标准。

1.4统计学方法

以SPSS25.0分析T2DM数据,计量资料(血糖水平)以“)”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疗效)以率(%)表示,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血糖水平

表1 2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变化

指标

观察组

对照组

HbA1c

治疗前:9.78 ± 1.01

治疗前:9.80 ± 0.99

治疗后:6.15 ± 0.70

治疗后:8.09 ± 0.78

FPG

治疗前:8.62 ± 0.73

治疗前:8.64 ± 0.70

治疗后:5.27 ± 0.60

治疗后:6.72 ± 0.66

2hPG

治疗前:12.80 ± 1.20

治疗前:12.78 ± 1.22

治疗后:6.89 ± 0.67

治疗后:8.54 ± 0.87

2.2临床疗效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见下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指标

观察组(治疗前)

观察组(治疗后)

对照组(治疗前)

对照组(治疗后)

HbA1c

9.78 ± 1.01

6.15 ± 0.70

9.80 ± 0.99

8.09 ± 0.78

FPG

8.62 ± 0.73

5.27 ± 0.60

8.64 ± 0.70

6.72 ± 0.66

2hPG

12.80 ± 1.20

6.89 ± 0.67

12.78 ± 1.22

8.54 ± 0.87

3讨论

通过本研究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采用中医滋阴补肾法进行的临床效果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显著的血糖水平改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和餐后2小时血糖(2hPG)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中医滋阴补肾法在降低血糖水平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2]。(2)显著提高的临床疗效: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显效和有效的病例比例较高,显示了中医滋阴补肾法在T2DM治疗中的良好疗效。(3)对照组治疗效果相对较差: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下血糖水平改善较为有限,表明传统西医治疗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辅以中医滋阴补肾法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4)安全有效的综合治疗策略:中医滋阴补肾法的应用在本研究中表现为安全有效的综合治疗策略,为改善T2DM患者的临床疗效提供了新的思路[3]。综上所述,中医滋阴补肾法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展现出明显的临床疗效,为探索更为综合和个体化的糖尿病治疗手段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启示。这一研究为中西医结合治疗T2DM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未来可进一步深入研究其治疗机制和更广泛的应用领域[4]

参考文献

[1]王敏, 姜月平. 滋阴补肾中药联合二甲双胍对治疗糖尿病肾阴虚证患者炎性细胞及血管内皮功能的价值分析[J].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22, 39 (04): 373-375.

[2]周五金, 符宋锋, 叶树兰. 滋阴补肾中药治疗糖尿病肾阴虚证的临床效果及对血糖水平影响[J]. 糖尿病新世界, 2022, 25 (14): 78-81.

[3]黄桂勤, 叶志强, 张惠芬. 中医滋阴补肾法治疗社区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J]. 内蒙古中医药, 2021, 40 (07): 17-18.

[4]黄丽娜. 滋阴补肾法治疗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研究及对DA、5-HT的影响[D].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