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的职业危害及防控措施

/ 2

苯的职业危害及防控措施

周芸竹

四川省科学城医院职业病防治科 四川 绵阳 621000

一、什么是苯?  

苯是一种碳氢化合物,也是最简单的芳香烃,化学式是C6H6。在常温下是有香味、高度易燃、有致癌毒性的无色液体。它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本身也可作为有机溶剂。苯是一种石油化工基本原料,广泛存在于职业活动中,比如苯常出现在制造塑料、合成橡胶、燃料、炸药、农药、化学药品等制造环节;在生药的浸渍、萃取、重结晶中;或者是在树脂、人造皮革、油漆等制造和使用中;以及焦炉气、煤焦油等产物的分馏过程中。它在生产中主要用作溶剂、稀释剂和化工原料。存在的形式包括纯苯和含苯的化学品,常见的比如有清洗剂、粘胶剂、清洁水和稀释剂等各种有机溶剂。

二、苯的职业危害

苯的沸点偏低,挥发性较高,可通过呼吸道和皮肤进入人体。常温下该物质蒸发,能快速在空气中达到有害浓度。苯带来的职业危害主要包括三个类型,其一是职业性的慢性苯中毒;其二是职业性的急性苯中毒;其三是职业性苯所导致的白血病。

在职业性的慢性苯中毒中,职工人员长期暴露于低浓度的苯气体或苯溶剂中,人体可能会慢慢积累苯,导致慢性中毒。慢性中毒的临床表现包括头痛、头晕、全身乏力、视力模糊、记忆力减退、听力减退、贫血、白细胞减少、肝肾功能损害等。长期低浓度反复接触苯还会使皮肤脱脂,导致干燥或皲裂;可能损害中枢神经系统,造成神经衰弱综合症;长期接触苯会对骨髓产生损害,导致骨髓抑制,使得骨髓无法正常产生血细胞,进而引起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症状;抑制免疫系统,比如妇女吸入过量苯后会导致月经不调,卵巢缩小。

短期大量接触苯会刺激眼睛、皮肤和呼吸道;如果将苯或者含有苯的有机溶剂吞咽吸入肺中,可能导致化学肺炎;可能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引起急性中毒,重者会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神志模糊、知觉丧失、昏迷、抽搐等,严重者会因中枢神经系统麻痹而死亡。如果劳动者饮酒的话,可以加重以上损害。在职业性急性苯中毒中,中毒者会出现明显的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烦躁难安、视线模糊、震颤、持续性抽搐、步态蹒跚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出现昏迷、呼吸衰竭等,给中毒者带来严重的健康威胁和死亡威胁。

职业性苯所致的白血病是指长期接触苯物质的职工人员会出现白血病。在2017年10月27日,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苯在一类致癌物清单中,目前发现苯可导致急性白血病,和一些慢性白血病也有相关性。此外,苯还可能影响胎儿发育和人类生殖细胞。

三、苯中毒的处理措施

  1. 急性苯中毒:需要立即进行急救措施。首先,应迅速将患者转移至空气流通的位置,避免继续吸入苯气体。同时,拆开紧身衣物,以保证患者呼吸通畅。应及时拨打急救电话,送患者到医院急诊室就诊,由专业医生对患者进行检查和治疗。对于苯误服者,医生一般会通过吸氧、洗胃、药物解毒等方式来处理苯急性中毒患者。洗胃时一般会使用0.5%的活性炭悬液和1%~5%的碳酸氢钠液来交替洗胃,药物解毒一般会使用葡萄糖醛酸酯钠和葡萄糖液进行静脉滴注治疗。同时,会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保持患者的心脏和呼吸功能。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临床表现来决定治疗措施。对昏迷者采取吸痰、留置尿管、胃管处理,对呼吸衰竭者使用呼吸兴奋剂,对肺炎、肺水肿的中毒患者,使用抗生素和利尿剂进行治疗。
  2. 慢性苯中毒:对于患有长期暴露于苯的患者,慢性中毒的处理需要更加全面。首先,需要及时从环境中移除暴露于苯的源头,避免继续暴露。患者也需要接受适当的药物治疗和康复护理,增加营养摄入,增强体质,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患者应定期到医院进行体检,监测和评估自己的健康状况。

四、苯职业危害的防控措施

1.用人单位层面:①用人单位应采取最先进的技术措施与个人防护,最好不用苯,用其他低毒物质取代苯。如果使用含苯的原材料就应该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各类含苯有机溶剂,提高生产自动化水平,减少作业人员直接接触苯的水平或时间,以尽可能保持最低接触水平;②密闭装苯的容器、加强作业场所通风,作业场所张贴警示标识,禁止高热、抽烟、饮食。用人单位还需要给操作人员佩戴合适的呼吸防护装备、化学防护服、护目镜等防护装备,降低苯暴露风险。③在苯暴露的作业场所,应该加强通风换气,及时排出苯气体,减少工人的苯暴露。④用人单位对接触苯的工作者需要定期进行安全教育,让他们了解苯的危害,并学会正确使用防护装备和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2.劳动者层面:①劳动者首先要知道自己有没有接触苯,可以通过岗前培训、认真阅读劳动合同、工厂宣传栏、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工厂检测报告、看化学品安全卡等途径来了解,也可以向工厂安全员、健康安全部门、同车间班长组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打听咨询;②如果自己的工作中接触苯就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要学会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在工作场所不要抽烟吃东西;值得注意的是,空气中苯的气味和浓度不成正比,不能凭借气味来判断浓度大小,而且劳动者工作久后嗅觉可能受损,闻不到气味;③劳动者还应掌握苯的健康危害知识,比如出现头晕、头痛、乏力、失眠、记忆力减退、反复感冒发烧、贫血、皮下淤斑、骨关节疼痛时考虑受到苯的危害。参加入职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进行定期职业健康检查,做到早发现身体异常、早调离苯作业,早治疗;④劳动者还应掌握职业性急性苯中毒的救援知识。对于吸入中毒的工友,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快速打开门窗,保证良好的通风,迅速将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处,脱去被污染的衣物,使其静卧,注意身体保暖;皮肤中毒者应换去被污染的衣物,用肥皂水和清水反复清洗皮肤;有昏迷抽搐者应及早清理口腔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及时联系医护人员来救治。

四、结语

2002年河北省发生的苯中毒事件,中毒人事多达33人。国务院非常重视,重点政治箱包加工、皮革加工、玩具制造、制鞋、家具制造、装饰材料加工等行业,特别对生产、销售和使用含苯及其化合物的企业和个体作坊进行严格清理。近些年来,为了更好的保护劳动者健康,我国关于苯的职业接触限值在不断下降。虽然苯对人体的危害很大,但是这些危害都是可以防控的。只要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生产活动中采取正确的防控措施,是可以避免苯对人体的伤害的,让劳动者做到“开开心心上班,平平安安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