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环境的高职会计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12
/ 2

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环境的高职会计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李丽玲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  湖北省武汉市  430064

[摘要]在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创新过程中,结合现代教育技术环境的发展,学校致力于提供学生更加全面、完整的教学指导。通过分析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会计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我们能够深入探讨现有高职会计教学所面临的困境。为解决这些问题,学校提出了关键举措,利用新技术来实现会计教学模式的改革,从而提高会计专业的教学水平和效率。这一创新方法将有助于实现对专业学生更加精细化和高效化的教学指导,使他们在现代职场中具备更强的竞争力。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环境;高职会计;教学模式

引言

在新时期,高职院校必须明确自身角色和使命,应对教育变革,结合信息化和数字化技术提升教学效果,革新教学方法,尤其在会计专业领域,以满足行业需求[1]。同时,高职院校需要优化教学工作,以培养具备实际技能和知识的毕业生,使其更好适应职场环境的发展。

1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会计教学中的实际作用分析

在高职院校的会计教学中,结合新技术、新思想、新理念是至关重要的。现代教育技术,如仿真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为提高会计专业教学效率提供了强大的工具。这些技术不仅可以用于改进课程教学,还能推动资源整合、教育模式改革和教学机制创新。通过借助这些技术,学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积极和主动。与传统教学相比,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具有显著的优势,它们能够改进教学方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也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提供线上教育平台,使教育更加灵活和便捷。此外,仿真模拟软件等工具可以引导学生更深入地学习专业知识,增强他们的实践探索能力,同时也提高了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教育质量。通过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高职院校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出更具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会计专业人才。这一革新不仅改变了会计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机制,还为高职院校提供了更全面的教学指导工具。重要的是,教师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业务素养,将业务与财务知识相结合,提高会计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实际探究能力。这为学生提供了更丰富的学习体验,使他们更好地应对现实世界中的挑战。

2 高职会计教学存在的困境分析

2.1 生源减少,学生质量严重下滑

近年来,高职院校进行了新一轮的教学扩招,但学生普遍不愿深入学习职业会计,因此,尽管扩招了,但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却下降了[2]。与此同时,本科院校和专科院校也在不断扩招,进一步挤压了高职院校的生源,导致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学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的发展困境。为应对这一挑战,高职院校需要重新审视自身的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吸引学生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来深入学习职业会计,以提高教育质量并重塑自身的生源质量。

2.2 办学目标不明确,定位不清晰

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教学需要明确办学需求和定位。这包括重点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以及引导他们进行深层次的会计知识学习。然而,许多高职院校存在问题,因为它们的办学目标定位不够精确和合理,仍然过于侧重本科院校的教育模式,强调理论教育。教师往往使用复杂的核算内容和项目作为案例来引导学生学习,导致学生需要记忆大量知识点和会计准则。尽管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研究、计算和判断能力,但由于缺乏实践教育指导,学生很难了解企业和会计行业的实际发展和变化情况。这使得他们在毕业后难以迅速适应工作岗位。

2.3 课时分布不合理

尽管部分高职院校已经引入了实践课程,融合了理论与实际,但问题在于课程时间分配不够科学合理。大多数高职院校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情况,导致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核心课程的时间分布不合理。这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打下坚实基础带来了困难,尤其是在数学和英语等基础领域,学生的底子普遍较差。如果教师不注重强化基础教育,学生将难以深入学习和探究相关知识点。此外,在课程内容的设计方面,特别是核心课程和专业课程的设置,很多教师未充分考虑行业和企业的需求,也没有引入与证书考取相关的项目,也没有提供特色化的证书考取课程。这导致学生在学习期间面临较大的考证压力,难以迅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也难以顺利就业或创业。

3利用现代技术实现会计教学模式改革

3.1 开展线上教学,落实基础课程理论指导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高职院校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包括教师需投入更多时间来夯实学生基础知识,但这会影响专业课程的教学。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结合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模式的革新和优化。通过线上教学指导,学校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坚实的基础,例如数学和英语知识,以便更好地进行深入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具备远程教育的特点,允许教师在线上教育中传递基础知识,而在线下实体课堂中则着重教授专业技能和应用。这种前后衔接的教育模式提高了教学效率,确保了专业课程的质量和实用性。此外,通过仿真模拟软件和短视频,教师可以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枯燥的会计、财务和审计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结合多媒体课件和黑板板书,教学也变得更具体和生动。因此,现代教育技术为高职院校提供了机会,使教学更加灵活,有针对性,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这种综合的教学方法可以满足不同课程的需求,帮助学生更好地准备自己的职业发展。

3.2 开展业财一体化教学

在当前业财一体化视域下,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有几个关键要点需要着重考虑。首先,学校应重点强化学生的业务能力,特别是在会计领域。这要求学校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上做出调整,以确保学生能够真正掌握核算技能。高职院校在会计教学过程中应普遍开设与业务核算相关的课程,并采用有效的教学模式,如“例题+讲解+练习”,来提高学生的核算能力。教师在课堂上需要通过教学演示,帮助学生理解核算方法和逻辑规律,并制作教学课件以支持学习。多媒体和仿真实训平台也可以用于实践操作,加强学生的实际技能。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注重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指导工作,通过例题展示和课程讲解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以提高他们的业务素养和财务素养。这有助于节约课堂时间,使学生更深入地学习财务知识。

3.3 会计电算化教学创新

高职院校在办学中需明确办学定位,融合实践教育,提供更优质的教学指导,避免过度强调理论和学术型教育。特别是在会计电算化课程中,教师应采用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强化学生学科素养。这一课程涵盖广泛的知识点,需要利用网络媒介将零碎的知识点传达给学生,同时结合仿真工作环境和实践操作平台,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3]。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使用真实企业财务数据进行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专业知识。因此,在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中,教师应改变灌输式教学,引入实践探究、仿真探究和校企合作元素,整合核算内容和工作实践,以提高实践属性和专业技能。这些举措将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会计电算化的学习认知层次。

4结语

在新时期,高职院校的教学过程需要紧密结合现代技术,明确自身的办学需求和定位。高职院校在新时期应积极利用现代技术,明确教学需求和定位,以提供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指导,并通过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提高专业教学效率,确保学生能够获得更为高效的教育。

参考文献

[1]孟春梅.基于 SPOC 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版,2021(6):8.

[2]王永华.基于在线引进课程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探索与研究[J].科技风,2021(30):3.

[3]张荣庆.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环境的高职会计教学模式改革[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02):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