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轻工行业国企改革的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9
/ 2

深化轻工行业国企改革的对策研究

叶海

身份证号码51030219881013105X

摘要:轻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重要的民生产业和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轻工行业国有企业覆盖人民群众吃、穿、住、用、行、玩、教、乐等多个领域,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主力军。面对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深化行业国企改革还有许多硬骨头要啃,还有许多难关要攻克,必须立足新的发展阶段,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更加务实的举措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激发行业国企内生动力和活力,推动轻工行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轻工行业国企改革对策研究

一、轻工行业国企改革存在的问题

轻工行业包括服装、家具、家电、造纸、食品、皮革、日化等众多消费品,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经过多年的发展,行业国企已经从分散化、小型化、全领域化逐步走向集中化、大型化和重点领域化,从规模上讲可以说已经实现了“做大做强”。但在新时代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背景下,鉴于行业国企大多从“行政局”转企而来,历经多轮改革改制,发生了多次合并分立重组和股权变更,行业国企在治理结构、用工机制、薪酬分配、业务整合、党建与业务的结合等方面均有不足。

二、深化轻工行业国企改革的对策

(一)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升行业国企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行业国企是国家治理体系的组成部分,具有两个重要特性:一是行业国企中国有产权归国家所有;二是行业国企是独立的市场经济主体。因此,建立行业国企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必须要把党建纳入改革方案、写入公司章程,把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之中,落实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明确党组织治理责任、议事决策程序、行权方式及工作内容,充分发挥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的作用。按照国资管理以管资本为主的功能定位,将行业国企的发展战略、重大投资决策、经理人员聘任、企业薪酬分配等权力赋予董事会,使其真正成为企业决策机构,充分发挥董事会定战略、作决策、防风险的作用。全面推行市场化选聘职业经理人,划分好董事会、董事长与职业经理人的权利事项和权责边界,以契约的形式明确经理人的职权范围,把经营、管理、执行权交给经理人,经理人对董事会负责。按照高于经理人的标准选优配外部董事,组建真正懂得企业经营管理的科学、专业、高素质的外部董事队伍。完善党委、董事会、经理层等治理主体议事规则,厘清党委、董事会、经理层等治理主体的权利、义务和责任,构建权责法定、权责透明、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不断提升行业国企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二)建立契约化的经理人机制,实现干部能上能下

行业国企要以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为契机,以推进“双百行动”“科改示范行动”“混合所有制改革”为突破口,干部(行业国企各层级高管人员)全部签订岗位聘用协议和目标责任书,纳入职业经理人管理,建立“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差异化薪酬,市场化退出”的职业经理人管理制度,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市场化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打破行业国企干部选拔传统行政级别界限和“阶梯式”选拔任用的固定模式,实行聘用制和目标责任管理,实现干部选用市场化和管理契约化,破除传统行业国企干部身份。结合行业国企的资源禀赋、历史沿革、所处的发展阶段等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干部岗位责任及目标任务,制定干部考核周期和评价标准,严格干部任期管理和目标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衡量干部培养、任用、奖惩的标准,实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

(三)推行市场化用工机制,实现员工能进能出

行业国企要以深化三项制度(劳动、人事、分配)改革为抓手,运用系统思维对企业组织结构、岗位设定、岗位编制、员工(行业国企各层级干部以外的工作人员)聘用、员工薪酬和工资福利等方面统筹考虑,科学合理地制定深化三项制度改革方案。按照岗位需求与技能素质相匹配的原则,彻底打破体制束缚,全面推行市场化用工,面向全社会招揽人才。对符合条件的原国企身份员工重签劳动合同,对不符合条件的原国企身份员工通过培训合格后重签劳动合同,与社会化招聘的员工实行同工同酬;对不符合岗位条件的原国有身份员工按政策妥善安置,通过内退、依法解除劳动合同等多种方式畅通员工退出渠道,全面建立新型劳动关系。实行全员绩效考核,由考核结果决定优胜劣汰,对不胜任岗位要求的员工进行培训、调整或辞退。

(四)构建薪酬分配激励机制,实现收入能增能减

行业国企要彻底打破收入“大锅饭”,改变传统的职级薪酬分配机制,建立与绩效和贡献相挂钩、短期激励与长期激励相结合的薪酬分配机制,制定以价值创造为主的薪酬分配体系,充分体现劳动、成果、效益等价值。薪酬根据绩效考核动态调整,业绩升薪酬增,业绩降薪酬减,薪随岗变,岗变薪变,一岗一薪。建立多元化、系统性、多层次的中长期激励方式,在符合条件的企业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干部员工持股、项目跟投和分红激励等不同方式的中长期激励,结合企业实际和干部员工团队特点分别制定不同方式的激励实施细则,一企一策、动态调整,防止利益固化。

(五)围绕主业重组整合发展,强化产业链供应链

行业国企要持续深化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紧紧围绕主业有效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优化产业结构、经济结构;加大力度淘汰落后产能,加快“僵尸企业”清理退出,将生产要素向产业链中高端配置,加快发展行业新兴产业,构建一批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行业新兴产业,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行业国企,创新发展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做强做优做大行业国企。从行业产业链供应链战略需要出发,实施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尽快解决一批影响行业产业链供应链质量和安全的“卡脖子”问题,补齐补强行业产业链供应链短板弱项,打造优质、高效、完整的行业产业链供应链,为国民经济发展和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做出更大贡献。

(六)坚持党建深度融入业务,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深化行业国企改革必须加强党的建设,紧紧围绕行业国企改革发展任务和业务布局,优化党组织设置、功能定位和发挥作用的方式,着力打造新形势下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工作体制和机制,夯实三基(基层组织、基础工作、基本功能)建设,坚持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做到业务工作开展到哪里、党建工作就延伸到哪里,把党的领导融入业务工作全过程,把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抓在平常、融入日常;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滋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确保干部员工清清爽爽干事、干干净净创业,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使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相互促进、融合发展。

三、结束语

深化行业国企改革事关国企改革全局,任务重、难度大,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顺利推进行业国企深化改革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要加强宣传教育、统一思想认识、凝心聚力,对不利于深化行业国企改革的负面言论要加强引导,对错误言论要敢于斗争,对先进典型要总结推广,营造有利于深化行业国企改革的良好氛围,推动新一轮行业国企改革取得突破性成效。

参考文献:

[1]别震烁.加强合作优势互补共促发展———记2009年第五届全国轻工院校书记校长座谈会[J].中国轻工教育,2010(1):97-98.

[2]刘福广.国有控股公司党组织嵌入治理结构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

[3]张春云.新时代国企干部队伍建设的问题和建议[J].中国有色金属,2020(3):60-63.

[4]李锦.2020国企改革八大趋势[J].国企管理,2020,55(1):30-31.

[5]侯连涛.推进高校党建工作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J].山东教育,2021(22):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