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混凝土浇筑工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4
/ 2

房屋建筑混凝土浇筑工艺

魏文强

肇庆工民特种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肇庆  526020

摘要:房屋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环节,混凝土作为房屋结构的主要材料,其浇筑过程决定着房屋的承重能力、稳定性和耐久性。因此,本文结合实际,对房屋建筑混凝土浇筑工艺进行详细分析,希望论述后,可以给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房屋建筑;混凝土;浇筑技术

引言房屋建筑混凝土浇筑技术是现代建筑施工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工艺。混凝土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之一,其浇筑质量直接影响到房屋的稳定性、耐久性和功能性。因此,掌握正确的混凝土浇筑技术,合理进行施工,对于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房屋建筑混凝土浇筑技术概述

房屋建筑混凝土浇筑技术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将混凝土材料倾倒进设有模板的施工区域内,并通过震动和养护等多种工艺步骤,将混凝土材料逐渐凝固形成坚实的结构构件的一种施工技术。需要准备好混凝土材料以及相应的施工设备和工具,包括搅拌机、输送泵、模板支撑等。根据工程设计进行模板布置和调整,以确保模板的平整、牢固、符合规范要求。此外,还需要按照设计要求、施工图纸以及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施工计划和安排,包括浇筑顺序、混凝土的投放方式、使用振动器进行排气和密实等过程。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密切配合现场各项工种,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调,以确保施工安全、有效、高效。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混凝土浇筑管理及质量控制问题。针对不同的建筑结构类型和施工环境,需要选择对应的混凝土配合比,并按照确切的施工标准进行浇筑,以保证后续施工步骤的顺利进行。同时,在浇筑过程中,需要做好安全措施和保护措施,保持现场整洁、干净、整齐,避免影响浇筑质量。 

2房屋建筑混凝土浇筑工艺分析

2.1 选择混凝土原料

在房屋建筑混凝土浇筑中,混凝土原料的选择是保证混凝土品质和构建耐久性的基本环节之一。混凝土通常由水泥、骨料、细集料、掺合料等组成。首先,选择混凝土原料应根据施工环境和强度要求等因素进行合理搭配。一般建筑混凝土中,水泥按标准试验方法测定强度等级。骨料的选择应考虑强度、密实性和耐久性等要素,建议选用粗骨料直径不应小于20mm,细骨料的直径一般在5mm以下,可以根据混凝土的等级、强度要求和施工环境等因素进行选择。其次,混凝土等级的选择应符合施工要求和设计要求。混凝土等级的选择根据工程所处的位置和使用条件、所用骨料的强度水平、掺合料的种类及其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以及养护条件等因素等综合考虑。如果混凝土等级太高,无法发挥其强度等性能,而产生过度消耗原材料和资源的情况。如果等级过低,混凝土可能无法满足强度和使用要求,影响工程质量和安全。最后,骨料李与细集料的粒径应根据施工要求和设计要求进行选择。骨料和细集料的粒径、粒形、骨料缩聚性、含泥和含碎石等指标和质量对混凝土的强度发展和综合性能具有直接影响,通常建取细骨料比表面积适中,Ⅰ级细骨料以中砂为主,Ⅱ级细骨料以河砂为主,不建议人工高渗骨料。

2.2优化施工方案的选择

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一般采取全面分层和二次振捣的方法。这种施工方式需要特别注意问题的可能性,如气泡和水分问题。通常,使用振捣技术可以避免产生空隙,同时提高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粘合度。此外,采用这种施工方式还能有效避免混凝土内部出现裂缝的问题,从而为工程的科学高效施工提供了保障。在混凝土浇筑中,振捣是非常重要的工艺,它可以将混凝土中的空气排出,并增加混凝土内部的紧密性,提高其强度和耐久性。在进行振捣前,应充分了解混凝土的性质,确定振动的时间、强度和振型等参数。通常情况下,二次振捣可以在第一次振捣后进行,以进一步提高混凝土的紧密性和强度。在浇筑过程中,还应注意混凝土的含水量和气泡问题,以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

2.3墙体混凝土浇筑

在进行墙体混凝土浇筑前,要对基础进行充分准备和处理。检查基础的平整度和强度,确保其能够承受墙体的压力和重量。同时,应清理基础表面的杂物和积水,确保墙体混凝土与基础之间的粘结性和牢固性。搭设好墙体的模板,确保模板的稳定和准确性,以确保混凝土能够按照设计要求形成所需的结构形状和尺寸。模板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性,防止混凝土渗漏和变形。模板上还应设置洞口和开孔等需要的预留孔。在浇注过程中,要采取适当的浇注方式和节奏,确保混凝土充分填充模板,并及时排除气泡和空隙。在墙体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还要注意及时进行振捣工作,以排除混凝土中的气泡和提高密实性,振捣方式和振捣时间应根据混凝土的性质和浇注情况进行合理选择。

2.4梁、板混凝土浇筑

在房屋建筑中,梁和板的混凝土浇筑是非常重要的工程环节,混凝土浇筑的过程应根据具体的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首先,对于梁的混凝土浇筑,需要提前进行梁模板的安装和支撑。梁模板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且牢固稳定。在浇筑前,应检查梁模板的平整度和支撑的牢固性,确保梁的几何尺寸和位置的准确性。在浇筑梁混凝土之前,需要进行一次注浆处理。注浆可以填充梁模板内的空隙,加强梁与模板的粘结力,提高梁的整体强度。注浆的材料通常为水泥砂浆,配合比需符合设计要求。开始浇筑梁混凝土时,首先要进行梁下部的浇筑。通过使用输送泵、漏斗等设备将混凝土送入梁内,确保混凝土能够充分填满梁模板。在浇筑过程中,要适时使用振捣棒进行振实,以排除空隙和气泡,并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均匀性。振捣棒应充分插入混凝土中,并避免损伤钢筋和模板。此外,还要关注混凝土的流动性,在浇筑过程中需要及时调整施工速度和混凝土的流动性,以确保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质量。对于板的混凝土浇筑,同样需要先安装好板模板并进行检查。在浇筑板混凝土之前,需要先进行一次底模板的涂浆处理,以提高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开始浇筑板混凝土时,需要先从一侧开始,逐渐推进到另一侧。通过使用输送泵或倒料斗等设备,将混凝土均匀地倒入板模板内。浇筑过程中要注意混凝土的均匀性和流动性,避免出现偏厚或偏薄的情况。同时,要及时使用振捣器进行振实,以排除空隙和气泡,并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均匀性。振捣器应均匀地移动,并保持一定的振动时间和力度,以确保整个板面的质量。

2.5施工与养护温度控制

在混凝土浇筑后的初期阶段,应立即采取措施保持温度稳定。通常可以采用覆盖保温的方法,使用保温材料或覆盖防水薄膜等覆盖在混凝土表面。需要根据混凝土的性质和施工环境来确定适宜的养护温度,常用的方法是利用养护箱、养护棚或加热设备等方式进行温度控制。养护温度的设定应遵循混凝土配合比和气温等因素,并根据混凝土的特性来确定养护温度的范围。通常情况下,养护温度应介于5℃至35℃之间。在特殊情况下,如冬季施工,可能需要采用更高的养护温度来确保混凝土的正常硬化。

结语房屋建筑混凝土浇筑技术的正确运用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的一项重要保障。合理模板安装、配料比例控制、浇筑过程控制、振捣和养护等步骤的精细操作,可以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致密性和强度,从而确保房屋的结构稳定性和耐久性。同时,注重施工中的细节处理和合理的工艺流程,可避免施工缺陷和质量问题的发生。因此,掌握混凝土浇筑技术,了解并严格执行相关规范和施工要求,对于提升建筑工程质量、保证房屋的安全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吴婷婷.基于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分析[J].居业,2021,(12):94-95.

[2]王东云;沈山;戴莹芝.房屋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中国住宅设施,2021,(04):120-121.

[3]林纪宏.房屋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建议[J].四川水泥,2020,(07):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