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科普凝血检验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4
/ 2

为你科普凝血检验

徐顺兵

遂宁市中医院检验科 四川遂宁629000

在临床检验中,凝血检验是其重要内容,相比于一般的血液检验,凝血检验更像是一个多维度、多因子的复杂系统评估。这里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凝血检验。

一、凝血检验都检验些啥

1.纤维蛋白原含量(FIB)

FIB主要用于评估纤溶系统的功能。纤溶系统在体内具有破坏血栓的作用,因此,通过检测FIB,我们能了解到体内是否存在过度凝血或者抗凝状态。

2.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

该指标主要是用来观察外源性凝血系统的情况。通过测量PT,我们能非常明确地了解到血液中凝血因子的含量,以及血液循环中抗凝物质的状态。这在评估患者是否存在凝血障碍或者是否适合进行某种手术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3.凝血酶时间(TT)

TT主要是用来检测凝血因子在凝血过程中的共同作用路径。与PT和APTT不同,TT更像是一个综合性的检查,能反映凝血因子在整个凝血过程中的共同作用效果。

4.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该指标更多地用于内源性凝血系统的检测。它能展示凝血因子的活性,以及因子V和因子X在刺激下释放的酶原水平。如果你对凝血系统有一些了解,你会知道,这个系统非常复杂,涉及多种凝血因子和抗凝因子,APTT能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这一系统的运作。

二、凝血检验可能受到哪些因素影响

1.影响因素之标本采集

标本采集阶段在整个凝血检验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占据了超过一半的影响比重。其中,不规范的操作手法和不合适的采集时间是两大主要破坏因子。一方面,操作人员如果未按照既定的医疗程序进行采样,那么所获得的标本很可能失真或含有干扰物质。例如,规定上一般应在清晨6:00左右、患者空腹状态下进行采血,任何偏离这一时间点和状态的操作都可能引发血液指标的不稳定性。

另一方面,采血部位的选择也至关重要。通常,推荐采用患者的肘部静脉作为采血点,这样不仅能提高采血的成功率,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因采血技术不精湛造成的凝血症状或溶血症状。

2.影响因素之标本保存

标本保存环节同样不能忽视。实验数据常会受到样本保存条件的影响。以储存温度为例,通常需要控制在大约4.0℃,并且保证样本的最长保存时间不超过一周(7天)。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抗凝剂的使用也是一个关键因素。不恰当的抗凝剂比例会导致血液内的抗凝因子过度存在,从而触发血液凝固,影响检测准确性。因此,在添加抗凝剂时,不仅要考虑其种类,还需精确控制其用量,以保证血液样本始终处于理想的未凝结状态。

3.影响因素之人员因素

人为因素也不容忽视。这里主要包括采血人员和检验人员的技术水平。若采血人员的操作不熟练,可能导致血样污染或引发其它非预期的问题,如凝血或溶血。而在后续的检验阶段,如果检验人员未能严格遵循标准化流程,数据的准确性也可能受到威胁。

三、提高检验准确性的方法

1.规范标本采集流程

在医学诊断中,标本质量是检验准确性的基础。因此,标本采集过程应严格符合规定和标准。

在进行血液抽取之前,患者应处于稳定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例如,严格要求患者在血液采集前保持空腹和情绪稳定。激动的情绪和剧烈运动可能导致血液成分,如血小板和纤维活性因子,出现异常波动。

采血设备的选择也非常关键。建议使用能降低血小板和凝血因子活化的医用塑料注射器和试管。此外,一次成功的穿刺和注射能显著降低组织液污染风险。当然,操作人员应避免长时间或过紧地绑定止血带,以防止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的过度释放。

2.合理选择凝血试剂

凝血试剂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因此,不仅要根据试剂规格和生产批号进行细致的分析,还需要按照厂家提供的操作指南进行试剂使用。一般来说,血液和抗凝剂的比例控制在9:1是比较合适的。但如果红细胞压积高于55.0%,抗凝剂的用量需要适当调整。

在试剂存储方面,为避免交叉感染和污染,未使用的试剂应妥善存放在冰箱中,并严格控制其有效期。定期的质量检测也是确保试剂质量的有效手段。

3.控制药物带来的影响

在进行凝血检验时,还需充分考虑患者的药物使用状况。一些药物具有抗凝作用,可能会对检验结果产生干扰。因此,在采血前,应详细询问患者的用药历史,并根据具体情况评估其可能对凝血检测的影响。对于一些新型或特殊药物,更应通过专门的凝血检测来评估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4.血液标本的运输及储存要规范

在标本采集后,必须迅速将血液注入到试管中,并进行严密的密封。这是为了阻止二氧化碳的挥发,因为这种挥发可能会导致样本内部的PH值改变,从而影响凝血活酶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等关键参数。对于已经储存在试管中的血液标本,应尽快将其血浆部分与其他成分分离。一般而言,分离应在两小时内完成,以减少对血浆成分的任何不良影响。

存储方面,对于短期内不需使用的标本,推荐使用密封性良好的塑料试管进行储存,并将其放置在-20℃的环境中。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样本,存储温度应降低到-80℃。若需要将冷冻的血浆融化,绝不能在室温下静态融化,而应在37℃的环境中轻微摇动以实现快速融化。

在标本的运输阶段,应维持适宜的温度条件。具体来说,运输过程中的温度不应低于或高于室温,以避免损害血小板和活化某些重要的凝血因子,如因子Ⅶ和因子Ⅺ。对于一些必须在低温条件下保存的标本,建议在4℃下进行运输,以减少因子V和因子Ⅱ的降解。

另外,还需要注意采血者的个体情况。比如,应询问患者是否处于空腹状态,因为这也可能影响检验结果。对于那些容易晕血的患者,需要采取措施转移其注意力,以避免其情绪波动影响血液质量,进而影响检验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