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的一般治疗及护理是哪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2
/ 2

鼠疫的一般治疗及护理是哪些

闫萍

张家口市地方病防治所  河北张家口  邮编:075000

鼠疫属于一种自然疫源性疫病,且传染性强,属于我国甲类传染病之首。其对人所造成的危害是巨大的,一旦发展为败血症就可能会造成感染者死亡。所以我国民众有必要了解一些有关鼠疫的科普知识,这样就能在出现相关症状后及时就诊治疗,并做好各方面护理。

1什么是鼠疫?

鼠疫是一种烈性传染病,其是由于感染了鼠疫杆菌所引起的,鼠疫杆菌含有内毒素,会产生手毒素和致病抗原,而内毒素会导致末梢血管、肾小管被损伤,也会造成肝脏脂肪变性。毒素作用于末梢血管,会导致患者出现休克或是血液浓缩的现象,甚至出现局部出血坏死。

鼠疫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蚤为媒介,亦或是通过皮肤、呼吸道飞沫传播,各阶段人群普遍易感,但在患有此病之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一般情况下,鼠疫主要发生在夏季和秋季,和鼠类繁殖活动之间有着密切关系。

2鼠疫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鼠疫可以分为腺鼠疫、肺鼠疫、败血症型鼠疫以及轻型鼠疫,不同类型的鼠疫典型症状有所不同。

(1)腺鼠疫。腺鼠疫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其主要表现为寒战、高热,且体温多在39-到41摄氏度之间,同时具有淋巴结肿大或剧烈疼痛的症状。

(2)肺鼠疫。肺鼠疫可分为原发与继发两种,原发性肺鼠疫的主要症状有寒颤、高热、且在起病24小时后患者会有胸痛、咳嗽或咳出泡沫血痰的情况,或呼吸急促困难;继发性肺鼠疫的相关症状与腺鼠疫类似,但病情却会突然加剧,还会出现呼吸系统方面的表现。

(3)败血症型鼠疫。败血症型鼠疫病死率较高,也可分为原发、继发两种。继发性患者的表现与腺鼠疫、肺鼠疫刚开始时相同,但病情会突然加重,患者主要表现有寒战、高热、神志不清,甚至会昏迷、休克,多数患者会在1-3天内死亡。原发败血型鼠疫属于一般情况下比较少见。

    (4)轻型鼠疫。轻型鼠疫患者发热情况较轻,局部淋巴结有肿大的情况,也有一些患者会有化脓情形。

    鼠疫可能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的,如粘膜出血、皮下出血、便血、呕血,严重时患者还会出现休克或是心力衰竭。

3鼠疫的一般治疗措施有哪些?

鼠疫的一般治疗原则为尽早治疗,联合足量应用药物。对于疑似者或是已经确诊的患者,应第一时间内进行隔离治疗,必要时还要上报给相关部门,并将病人隔离于传染房内。早期应用抗生素能使这一疫病的病死率降低,可选择的抗生素有庆大霉素、四环素、链霉素、氯霉素以及第三代头孢菌素等,一般情况下需要联合应用抗生素。

对于发烧但温度在38.5摄氏度以下患者,还应给予其物理降温,采取酒精擦拭或是冰敷的方式,对于体温在38.5度以上,且有明显全身酸痛症状者,应当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解热镇痛类药物;患者疼痛感比较强烈或烦躁不安,也可在正规操作下使用镇静止痛剂;对于有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者还应当给予替代治疗,包括血小板、新鲜冰冻血浆和纤维蛋白原,同时还要给予肝素抗凝治疗;一些患者的中毒症状比较严重,所以还要结合其实际情况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

此外,还要做好对鼠疫患者的局部治疗工作,如果患者是腺鼠疫,切勿挤压其淋巴结,这样可能会造成败血症出现,可通过湿敷的方式使其软化,之后再由医师切开引流,并将链霉素注射在周围。

这一疫病治疗效果会受到患者治疗时机、年龄、体质以及病情的影响,所以必然会存在个体差异性,但这一疫病进展迅速,所以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就要及时治疗,在早期积极治疗的话一般均能够控制感染,使病死率降低,若发展到后期,合并胸腔积液、呼吸衰竭时,在治疗时难度就会加大,且会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所以一旦有症状不要耽搁,速速就医。
4鼠疫的一般护理措施

除了积极规范接受治疗外,还要做好一系列护理工作,这样才能帮助患者更好的痊愈,并避免其进一步传播,危害到他人。

一是要做好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这一疫病往往进展迅速,且比较凶险,因此患者难免会出现一些不良情绪,比如说会过度的焦虑、烦躁或是有恐惧、悲观的情绪,所以作为家属,一定要给予其更多心理方面的支持,理解患者,要做好对其疏导工作,借助手机视频功能与患者进行交流,关注其状态,使患者能感受到自己被关心、被重视。同时护理人员也要将积极配合治疗的重要性、必要性告知患者,讲一些治疗成功的身边案例,使患者能树立起战胜疫病的信心,愿意积极配合各项治疗和护理,避免出现自暴自弃的情况。患者自身也要学会控制情绪,当出现负面情绪时要通过恰当的方法来宣泄。

二是要做好用药护理。鼠疫患者一定要严格遵循医生的嘱咐科学服药,避免出现随意增减药量、擅自停药的情况,这对于病情的恢复非常不利。同时也要对药物的不良反应等进行了解,在出现不良反应后也要第一时间内告知主治医生,并结合其遵嘱科学调整用药。

三是要做好生活管理。鼠疫传染性较强,所以在生病期间需要进行隔离,由专业人员做好对患者居住环境、所在区域的消杀工作,避免疫病出现传播的现象;要确保患者居住环境温暖舒适,保持室内空气良好;患者在恢复期间一定要多休息,确保睡眠的充足,不可睡的太晚,或是无限制的看手机、过度劳累,这样机体才能尽快恢复到良好的状态;患者及家属日常关注个人卫生,勤洗手和洗澡,经常做家庭卫生,对于排泄物也要及时进行清毒处理。

四是要定期复诊。鼠疫患者应遵医嘱定期去医院进行细菌学检查、凝血功能检查以及血常规检验,以便于医生对治疗效果进行了解,如果治疗效果不好的话还需对治疗方案进行优化。

五是要做好饮食方面的护理。科学饮食有利于鼠疫患者各项功能的恢复以及病情控制。建议患者应多食用鱼、蛋、牛奶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以加强营养支持;饮食方面应当坚持清淡、易消化等原则,新鲜蔬菜水果结合自身需求选择,适当的补充维生素,对个人免疫能力进行提升;日常要多喝水,这对于身体正常代谢的维持、保持大便通畅非常有利;病情恢复期间,刺激、辛辣、油腻的食物尽量不要食用,咖啡浓茶也不要喝。

总之,鼠疫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所以在生活中一定要避免接触鼠疫患者,少吃或不吃野味;积极开展灭鼠灭蚤活动,建议接种疫苗,对于处于疫区工作的人员还要做好防护,如果在生活中出现了寒战、高热、剧烈头痛、呕吐、呼吸急促、血压下降等鼠疫相关症状,还有第一时间内去医院就诊,如已被确诊就要积极配合医生隔离进行治疗,同时要关注生活各方面的护理工作,确保自身可以转危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