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模式在新生儿科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2
/ 2

舒适护理模式在新生儿科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范凤兰

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分析对新生儿科早产儿施以舒适护理模式的护理效果。方法:分析对象选择于2022.7~2023.7就诊于我院新生儿科的40例早产儿,随机分组分析,20例接受舒适护理模式者纳入试验组,20例接受常规护理模式者纳入对照组,对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相比对照组患者,试验组睡眠时间、每天进食奶量、住院时间均明显较好,P<0.05;相比对照组患者,试验组早产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结论:对新生儿科早产儿施以舒适护理模式效果良好,可使睡眠时间、每天进食奶量、住院时间得以优化,可使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值得推广。

关键词:新生儿科;舒适护理模式;早产儿

早产儿在新生儿科较为常见,因器官功能尚未成熟发育,早产儿需在新生儿病房中保持生命体征,身体器官功能要与正常新生儿同步才能出院回家[1]。因早产儿呈现较差身体机能,具有较大的护理难度[2]。因此为促进早产儿恢复,尽早出院,需为早产儿提供高质量的护理干预。我院经大量护理实践发现舒适护理模式具有较高的护理价值。本研究选择于2022.7~2023.7就诊于我院新生儿科的40例早产儿,进一步确定舒适护理模式的效果,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象选择于2022.7~2023.7就诊于我院新生儿科的40例早产儿,随机分组分析,20例接受舒适护理模式者纳入试验组,胎龄:(31.76±2.26)周(27~36周),性别:12例男,8例女;20例接受常规护理模式者纳入对照组,胎龄:(32.11±2.24)周(28~36周),性别:11例男,9例女。评估可比性:对比试验组和对照组数据结果P>0.05,可开展比较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对早产儿生命体征严密监测,做好早产儿口腔、脐部、皮肤护理。

试验组:舒适护理模式,方法如下:(1)疼痛、心理护理,因早产儿在新生儿科需与父母分离,安全感会极度缺乏,护理人员要利用按摩、拥抱等方式安慰早产儿心理,对早产儿环抱,可予以非营养性吮吸相结合,使早产儿不良感受得以缓解,使护患间关系增进,以便顺利开展护理工作;(2)环境护理,对新生儿病房噪音和光线严格控制,病房环境保持安静,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入病房时,护理人员要轻声,使噪音降低,对护理实践控制,尽量不打扰早产儿;(3)生理护理,通过鸟巢式护理,对子宫相似环境建立,避免由于身体裸露导致不适感和不安感产生,防止惊跳反射发生;抚触护理,通过定时皮肤抚触,使早产儿安全感增加;做好体位护理,护理人员要合理调整早产儿睡眠姿势,防止姿势长时间不变而压迫心脏,对血液流动影响,对头部畸形生长和肢体发育等情况造成阻碍。

1.3观察指标

1.3.1护理效果对比

   护理效果主要包括睡眠时间、每天进食奶量、住院时间。

1.3.2并发症对比

    并发症主要包括低血糖、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喂养不耐受,对比总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软件为SPSS23.0,计量数据(±s)予以t验证,计数数据[n(%)]予以X2验证,统计学意义判断依据为P<0.05。

2 结果

2.1 护理效果对比

相比对照组患者,试验组睡眠时间、每天进食奶量、住院时间均明显较好,P<0.05。

1 比较护理效果±s

组别

例数

睡眠时间(h)

每天进食奶量(mL)

住院时间(d)

试验组

20

15.71±3.40

30.72±4.41

10.07±4.11

对照组

20

21.68±2.35

20.06±3.64

15.09±3.94

t

6.460

8.337

3.943

P

<0.001

<0.001

<0.001

2.2 并发症对比

相比对照组患者,试验组早产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

表2 并发症比较[n(%)]

组别

例数

低血糖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喂养不耐受

总发生率

试验组

20

0(0.00)

0(0.00)

0(0.00)

0(0.00)

对照组

20

1(5.00)

1(5.00)

3(15.00)

5(25.00)

X2

5.714

P

0.017

3 讨论

早产儿为胎龄<37周出生的活产新生儿,因从母体中较早脱离,因此,免疫系统、各项器官均未成熟发育,面对外界环境,呈现较弱的免疫功能和适应力,各种病原体会对早产儿身体造成侵害,会导致新生儿疾病发生,会严重影响早产儿发育和成长,甚至使其生命安全受到威胁[3]。因此,早产儿会在新生儿科病房进行干预,使其恢复到与正常新生儿一致后出院[4]。为使早产儿尽早出院,需予以高质量的护理干预。我科发现舒适护理模式可获得满意的效果,结果表明:相比对照组患者,试验组睡眠时间、每天进食奶量、住院时间均明显较好,P<0.05;相比对照组患者,试验组早产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进一步表明舒适护理模式可促进早产儿康复,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护理价值。舒适护理模式以早产儿为依据提供心理、生理、环境护理,提升早产儿的身心舒适度,对其康复进程发挥促进作用,使并发症尽量减少,以促进早产儿成长和发育

[5]

综上所述,对新生儿科早产儿施以舒适护理模式效果良好,可使睡眠时间、每天进食奶量、住院时间得以优化,可使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谢园. 舒适护理模式在预防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早产儿并发症的效果分析[J]. 医药前沿,2020,10(15):174-175.

[2] 郑佳颖,张静,李鹏,等. 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的护理干预对早产儿父亲支持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的影响[J]. 中华护理杂志,2023,58(12):1427-1434.

[3] 贺琼,李芳. 过渡期护理对重症监护室早产儿病情预后及父母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J]. 当代护士,2023,30(12):87-90.

[4] 李爱爱. 袋鼠式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J]. 妇儿健康导刊,2023,2(11):132-134.

[5] 孟祥敏,殷侠. 家庭赋权护理对NICU早产儿母乳喂养质量、喂养率及早产儿发育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3,42(10):1903-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