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阶段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30
/ 2

新发展阶段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

史红强

国家电投集团河北电力有限公司大项目开发办公室 河北省  石家庄市  050000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并要求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告我们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乡村振兴伴随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关键词:新发展阶段;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困境;优化

1新发展阶段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现实困境

1.1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优化不足

目前,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投入远远不足。据统计,农村人均公共服务设施投入仅为城镇居民的五分之一,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的覆盖率也低于80%。这意味着农民们在享受公共服务时遇到了很多困难,无法获得应有的便利和保障。教育方面也存在着不平衡的问题。乡村教育经费增长率低于城市,农村小学生的均一般公用预算教育经费也低于全国普通小学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这导致农村学校的教育条件相对较差,农村孩子们接受教育的机会和资源有限。此外,农村医疗卫生资源和义务教育也存在差距。农民们就近获得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和服务以及就近获得优质义务教育仍然是一个重大问题。农村地区医疗机构和医生的数量有限,很多农民需要长时间的跋山涉水才能获得适当的医疗服务。同样,农村地区的学校数量较少,学生们也需要长途跋涉到城市接受更好的教育。

1.2乡村数字化信息化科技支撑动力不足

一方面,农民在数字信息素养和技能方面的提升滞后,很多农民对于数字化信息技术的了解和运用还比较有限,无法充分利用数字化信息技术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村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农业农村领域的数字化信息化发展刚刚开始,许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和销售方面的工作还没有完全实现数字化信息化,这也限制了农业农村数字化信息化水平的提升。数字乡村建设的标准基础薄弱,数字化平台存在数据整合难度高、开放共享程度低等问题。数字乡村建设是农村数字化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数字乡村建设的标准基础相对薄弱,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导致数字化平台的建设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数字化平台中的数据整合难度较高,不同数据来源和格式的数据难以进行有效整合,限制了数字化平台的使用效果。另外,数字化平台的开放共享程度较低,不同平台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交流比较困难,影响了数字化平台的整体效能。

2新发展阶段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优化路径

2.1加快县域开发,助力用户侧综合智慧能源发展

一是按照公司县域开发顶层规划设计,加快推进已锁定县域落地实施,全年累计新签县域协议6份,三门峡中铁物流园、首农综合智慧能源、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综合智慧能源项目、保定综合智慧零碳电厂2.0首批等多个项目进入立项、决策阶段。二是依托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县申报,助力完成阜平县、围场县农村能源革命试点方案编制,围场方案报送国家能源局,阜平县列为第二批。

2.2推进人才引入与人力回流并举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劳动力和人才短缺问题成为制约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通过人力回流和人才引入来补充乡村的劳动力和人才资源。在乡村振兴中,农业人才是至关重要的要素和生力军。他们具备丰富的农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因此,人才振兴成为乡村发展的源头活水,能够提供人力保障。为了解决劳动力和人才短缺问题,我们必须在“留人”和“引人”中寻求解决办法。一方面,我们需要加强政策红利和创业就业福利,吸引人才留在乡村或者走进乡村;另一方面,我们需要创新乡村人才引进体制机制,发挥高校人才的作用,支持农林类高校师资下乡支农、支村、支教、支医。只有在留人和引人的双重努力下,我们才能够解决劳动力和人才短缺的问题。为了实现人才振兴,我们需要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开展乡村人才振兴行动。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关注绝大多数农民的利益,提高他们在产业增值中的收益,强化他们的主体性。同时,我们还要培养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培养出具备先进知识和技能的农业人才,推动乡村振兴。此外,为了畅通劳动力和人才要素在城乡之间的流动机制和合理配置体系,我们需要打造乡土人才聚、育、留的全链条,吸引多样性的人才。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提供良好的教育和培训机会,激发人才的创新潜能。同时,我们还需要改善乡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高乡村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吸引人才留在乡村。

2.3扎实做好区域统筹协调工作

一是及时召开区域统筹会,向各单位宣贯河北省最新政策,加强区域市场开发统筹;二是与山东能源形成合力,推动在鲁北盐碱滩涂地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申报中取得15万千瓦风电指标。三是编制河北区域能力提升方案,强化集团公司在河北区域统筹发展,实现“省为整体”,形成发展合力,持续保持集团公司清洁能源领先优势,全面推动规划和战略落地。

2.4高质量推进融合式基地开发建设实施

一是加快新能源项目指标开发及落地实施。压实各三级单位责任,按照三年任务考核目标,加快推进存量项目实施。组织各单位制定取得指标项目实施路线图,强化工作推进协调机制,推动公司装机再上新台阶。同时继续在河北省、国内重点区域,充分调研政府支持力度、区域发展空间、电网消纳能力、电价、区域新能源政策,做好项目开发布局。

二是推动实现重点领域、重大项目突破。良村热电扩建项目要按照河北省要求节点扎实推进,同时研究“煤+煤电+新能源”多能联营方案,做好整体前期谋划。抽蓄项目要加强与政府、集团抽蓄中心沟通协调,紧盯项目列规进展,依托水风光一体化基地,加大过程控制和技术论证,推动前期工作。海上风电项目要盯紧唐山,推动高层拜访,通过外部合作、产业导入强化竞争力,全力争取开发权。基地化项目要重点面向内蒙、新疆、湖北等区域,集中力量谋划,力争完成大基地项目新突破。

2.5进一步强化提升发展管理水平

一是做好发展管控优化提升。持续优化项目管控流程,加强各部门各单位协同;进一步发挥前期发展项目库管控机制作用,加强项目实施协调推进力度,提升项目落地实施成效。二是持续健全风险防控机。加强投资全过程管控,提升项目决策效率和风险把控能力;结新能源项目合规性整改消缺、投资管理自查自纠整改经验教训,落实深前期、严开工理念,确保合规高效、高质量发展。三是做好发展人才队伍建设。通过交流培训、学习挂职、专项行动等多种途径,在实战中快速培养人才队伍。四是进一步加大考核激励力度。进一步完善评价机制,侧重重点项目推进、用户侧项目创新突破等方面,实施精准激励考核,助力发展成效。

3结论

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党的二十大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为新发展阶段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走中国特色的乡村振兴道路,实现优先发展与因地制宜相统一,分步实施与有效衔接相协调,把农村建设成为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李长安,徐宁.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的内在动力机制研究[J].甘肃社会科学,2021(03):193-202.

[2]毛锦凰.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的改进及其实证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9(03):47-58.

[3]万君,李顺强,张琦.中国乡村振兴的测度、格局与逻辑[J].贵州社会科学,2022(03):143-152.

[4]张挺,李闽榕,徐艳梅.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21,34(08):99-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