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麻醉的科普知识,所有人都应该了解一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9
/ 1

手术麻醉的科普知识,所有人都应该了解一下

杨珊

山西省汾阳医院 麻醉科,山西汾阳 032200 

手术是治疗疾病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但是做手术不只有医生单方面的努力,还需要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配合。例如,大多数手术过程都需要进行麻醉,但大家都认为麻醉会对身体造成很严重的危害,实际情况真的是这样吗?恐惧往往是因为未知,只有深入了解之后才能更好地面对手术。因此,接下来就带大家了解一下手术麻醉相关的知识。

1.手术麻醉的方式和类型

1.1全身麻醉

全身麻醉主要是将麻醉药物注入患者体内,主要方式有呼吸吸入、静脉注射、肌肉注射和直肠灌注等。全身麻醉可以使患者的意识消失,患者的全身肌肉会变得松弛,且不会感受到任何疼痛,整个手术过程就像睡着了一样,手术结束就感觉像是睡了一觉醒来。但全身麻醉一般需要机械辅助患者进行呼吸,因此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实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以防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出现窒息、呼吸暂停的情况。通常来说,全身麻醉更适用于大型手术的麻醉,如肿瘤切割手术麻醉、脑部手术麻醉等。

1.2局部麻醉

局部麻醉是指对需要进行手术的部位进行麻醉,主要使用的局部麻醉药物有普鲁卡因、利多卡因等。与全身麻醉具有很大的不同,首先接受麻醉的患者意识是清醒的,只有被麻醉的部位的肌肉才会变得松弛且失去知觉。一般通过椎管穿刺注入、局部注射等方式实现麻醉。相对于全身麻醉来说,局部麻醉更适用于小手术的麻醉,如关节手术麻醉、眼科手术麻醉、整形手术麻醉、内镜手术麻醉等。

2.手术麻醉的作用

手术麻醉是临床医学中常用的辅助治疗方式,其存在非常多方面的作用,不论术前、术中还是术后都可以起到很有意义的作用。

2.1术前消除患者紧张

手术麻醉主要是通过给接受手术者注射麻醉剂来进行局部麻醉和全身麻醉,为手术过程辅助,术前的应用可以消除患者对手术的紧张心情,还能降低患者对手术的恐惧。

2.2术中镇痛

上面就已经提到过麻醉可以消除局部疼痛,即手术过程中可以起到镇痛、镇静的作用。虽然手术麻醉可以使患者的局部或全身肌肉松弛、降低患者的疼痛感觉,但也会影响患者的呼吸,因此术中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维持患者生命体征和各项数据正常也是十分重要的。

2.3术后镇痛

麻醉不仅可以在手术过程中使用,术后经静脉注射或给予神经阻滞麻醉,就可以阻滞神经支配区的传导,从而起到术后镇痛的作用。

2.4门诊检查

除了在术前、术中和术后进行麻醉,另外还可以将麻醉广泛运用于门诊的各项检查中,常见的需要使用麻醉的检查有如无痛胃肠镜检查等。

3.手术麻醉有哪些注意事项?

3.1麻醉药物过敏

虽说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大多数麻醉药物极少存在患者过敏的情况,但每个人的体质都存在差异,为了以防万一也需要注意患者对麻醉药物是否过敏。

因此,进行手术前应该遵循医生的指导完成各项检查项目,如血常规、心电图、胸片等。将患者的既往病史、过敏史等情况及时反映给医生,以便医生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手术方案。例如,患者手术前口服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利血平等特殊药物,应该在医生的嘱咐下停用药物一周之后再进行手术,避免与术中与相应的麻醉药物冲突而出现副作用。

3.2麻醉前的饮食问题

对于那些需要进行长时间的局部或全身麻醉的手术来说,患者无法进行自主呼吸,需要借助机械呼吸,因此为了防止患者在麻醉过程中出现呕吐,而导致呕吐物堵塞气管或吸入肺后引起肺炎等情况,在进行手术前8—12个小时以内患者应该禁止进食,且在4小时内需要禁止饮水。

3.3术中清醒或苏醒延迟

虽然目前我国临床上使用的麻醉药物安全性具有一定的保障,副作用也是极小的,但是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存在差异,不同的患者对不同麻醉药物的耐药性和适配程度不同,可能会出现术中清醒或苏醒延迟的情况。其中,术中清醒是指手术过程还未结束患者的麻醉效果已经结束,苏醒延迟是指患者在麻醉药物药效过了还没有醒过来。因此,对于不同患者进行手术前,医生都应该对其进行严格的术前评估、术中监测和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和护理。

4.总结

手术麻醉是临床医学上常用的一种辅助治疗方式,可以为患者在术前、术中和术后等不同阶段起到非常重要的缓解和减轻痛苦的作用。了解手术麻醉的相关内容可以让大家更加了解手术过程中麻醉的作用,了解麻醉的类型可以加强患者与医生的沟通效果,更容易理解医生制定的治疗方案,也能使患者更加配合治疗,对于治疗过程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