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道管理路径联合加速康复护理对肺癌根治术患者疼痛程度及肺功能的影响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8
/ 2

气道管理路径联合加速康复护理对肺癌根治术患者疼痛程度及肺功能的影响研究

陈凡

徐州市贾汪区人民医院 江苏 徐州 221011

摘要:目的:研究实施气道管理路径时予以肺癌根治术患者加速康复护理对其疼痛程度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肺癌根治术患者,实验时间为2021.4—2023.3,样本:62例,分组:盲选抽签法,对照组(31例)行常规护理,实验组(31例)施以气道管理路径联合加速康复护理,比对组间疼痛评分、肺功能指标。结果:实验组术后各阶段疼痛评分均比对照组要低(P<0.05)。护理前组间肺功能指标相近(P>0.05),护理后实验组的肺功能指标(2334.85±101.24)cc相比对照组要高(P<0.05)。结论:对肺癌根治术患者施以加速康复护理联合气道管理路径的效果显著,可减轻其疼痛感,促进肺功能改善。

关键词:气道管理路径;肺癌;加速康复护理

恶性肿瘤中肺癌较为常见,该疾病会对患者肺功能构成损伤,甚至危及生命。肺癌根治术是临床常用治疗手段,能够消除病灶,改善症状,但手术操作必然会产生创伤,术后给患者造成一定疼痛感,且容易引发肺不张等并发症[1]。因此选择高效护理模式辅助治疗十分重要。对此,本次研究观察并分析了在气道管理路径的基础上予以肺癌根治术患者加速康复护理对其肺功能、疼痛程度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肺癌根治术患者,实验时间为2021.4—2023.3,收录62例样本,分组:盲选抽签法,对照组(31例)男女比例为16:15,年龄区间经统计在45-75岁,均值(60.03±3.18)岁。实验组(31例)男女比例为17:14,年龄区间经统计在46-76岁,均值(61.18±3.21)岁。组间基线资料对比,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涵盖病情监测、健康宣教、环境护理、康复训练指导等。

实验组施以气道管理路径联合加速康复护理,①气道管理路径:患者入院时讲解气道风险,指导深呼吸,根据其机体状况指导步行、爬楼梯等训练;术前1d指导咳嗽方法、吹气球训练;术后6h协助体位转变,定时翻身,行心电监护,做排痰护理,予以雾化吸入促进排痰;术后1d指导深呼吸缩唇慢呼吸训练、自主咳嗽与排痰。②加速康复护理:术前采取个性化措施完成疾病知识讲解,叮嘱生活、饮食方面注意事项。采取安抚等措施辅助患者改善负性情绪。叮嘱术前禁饮、禁食时间,做肠道准备等术前准备;术后对体征波动动态监测,观察引流管情况。麻醉清醒后指导合理进餐。针对疼痛程度评测情况对疼痛较轻者予以注意力转移法、物理镇痛等措施,对疼痛强烈者遵医嘱予以适量镇痛药物。早期指导康复训练,包括肩臂运动、关节屈曲训练等。

1.3观察指标

疼痛评分:评估依据VAS量表,总分:10分,在该区间内数值越高提示疼痛越强烈。

肺功能:测定护理前后深吸气量(IC),使用三球呼吸训练仪测定。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输入spss24.0计算,计数资料:n(%),x²检验,计量资料:(),t检验。有差异:P<0.05。

2结果

2.1疼痛评分

实验组的值均较低,P<0.05,见表1。

表1 疼痛程度对比(,分)

组别

n

术后6h

术后12h

术后24h

术后48h

实验组

31

6.05±1.36

4.91±1.54

3.06±0.85

1.79±0.41

对照组

31

7.42±1.59

6.29±1.39

4.35±1.18

2.96±0.55

t

--

3.646

3.704

4.939

9.496

P

--

0.001

0.001

0.000

0.000

2.2肺功能

护理前组间数值相近(P>0.05),护理后,实验组的值更低,P<0.05,见表2。

表2 肺功能对比(,cc)

组别

n

护理前IC

护理后IC

实验组

31

1766.35±50.46

2334.85±101.24

对照组

31

1758.98±50.18

2101.31±97.46

t

--

0.577

9.253

P

--

0.566

0.000

3讨论

发病率、死亡率高均为肺癌发展特点,其会引发咳嗽、咯血、胸闷等症状[2]。肺癌根治术是早期肺癌最佳治疗方法,可切除肿瘤,减少病变组织转移或复发,但治疗中会造成创伤,给患者带来一定疼痛,使得多数患者容易因此产生避痛心理,降低康复训练积极性,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3]。因此,选择高效护理并实施十分重要。

气道管理路径通过雾化吸入、轻叩后背等措施可辅助患者呼吸道保持通畅,促进呼吸道分泌物清除,使其肺泡通气量增加,使患者肺部功能尽快得到改善。加速康复护理是在明确影响患者康复因素后,在围术期实施全方位干预措施,可减少影响因素,如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减轻疼痛感、减少应激反应、提升依从性等,可使患者积极参与康复训练,对促进其病情恢复有积极作用[4-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术后各阶段疼痛评分比对,实验组的值均较低(P<0.05)。相较于对照组护理后IC水平,实验组的值更高(P<0.05)。

综上,在实施气道管理路径时,为肺癌根治术患者提供加速康复护理对减轻其疼痛感有显著效果,可促进肺功能改善,有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段莉芳,申留洋.在肺癌手术患者护理中予以集束化气道管理对肺部感染的预防效果[J].黑龙江中医药,2022,51(01):193-195.

[2]潘丹丹,顾建瑶.多学科协作加速康复护理在肺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当代护士(下旬刊),2021,28(08):96-98.

[3]杜丹丹.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护理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肺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21,50(10):1741-1743.

[4]陈金知. 气道管理路径联合加速康复护理对肺癌根治术患者疼痛程度及肺功能的影响[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22,35(7):1237-1239.

[5]李红霞,林沙. 医护一体化结合加速康复护理对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J]. 健康忠告,2021,15(11):13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