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基泼尼松龙冲击治疗脊髓损伤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8
/ 2

甲基泼尼松龙冲击治疗脊髓损伤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分析

包英豪 赵博  南军通讯作者

延边大学附属医院骨二科  133000

【摘要】目的:评估脊髓损伤患者实施甲基泼尼松龙冲击治疗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方法:此次研究工作为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期间,我院所纳入的脊髓损伤患者,收治数量为60例,按照奇偶法方式将其划分成2组,命名为试验组和常规组,分别纳入30例,常规组运用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选择甲基泼尼松龙冲击治疗,针对试验组与常规组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情况实施组间对照。结果:(1)试验组(93.33%)脊髓损伤患者临床效果高于常规组(70.00%)患者,期间校验值显示为P值<0.05,结果充分证实组间差异存在。(2)试验组(10.00%)的脊髓损伤患者呕吐、腹泻、肾功能损伤、肝功能损伤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36.67%)的患者,其结果呈现为P<0.05,具有显著差异。结论:脊髓损伤患者实施甲基泼尼松龙冲击治疗效果明显。

【关键词】脊髓损伤;甲基泼尼松龙;冲击治疗;并发症

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损伤,其发生往往导致持久的功能障碍和生活质量下降。脊髓损伤可以由各种原因引起,如交通事故、跌倒、运动伤害等。据统计,全球每年约有25-50万人因脊髓损伤而导致瘫痪[1]。因此,研究脊髓损伤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意义,对此,本研究针对脊髓损伤治疗方案进行分析,讨论甲基泼尼松龙冲击治疗的应用价值。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此次研究工作为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期间,我院所纳入的脊髓损伤患者,收治数量为60例,按照奇偶法方式将其划分成2组,命名为试验组和常规组,分别纳入30例。试验组性别为男17例、性别为女13例。脊髓损伤年龄低值取23岁、高值取63岁,年龄均值取(38.46±4.62)岁。常规组性别为男17例、性别为女13例。脊髓损伤年龄低值取23岁、高值取63岁,年龄均值取(38.46±4.62)岁。就试验组与常规组脊髓损伤患者年龄、性别应用统计学软件予以对照,不可见2个组之间差异p>O.O5。

1.2方法

常规组运用常规治疗,根据患者病情开展对症治疗,通过抗菌、营养神经、消化道黏膜保护、平衡水钠等方式予以治疗。试验组患者选择甲基泼尼松龙冲击治疗,上述基础上给予患者甲基泼尼松龙,在15min内静脉滴注30mg/kg;间隔45min持续23h静脉泵注5.4mg/kg·h;后每日予以1000mg静脉滴注,连续治疗4d;后给予患者甲基泼尼松龙口服治疗,每日3次,每次20mg,每周减少10mg,直至停用[2]

1.3统计学分析

60例脊髓损伤患者资料采取SPSS 21.0加以分析,计数资料(临床效果情况及呕吐、腹泻、肾功能损伤、肝功能损伤并发症情况)通过X2检验方式统计,写作形式为n(%),计量资料通过t检验形式对比,写作形式为(x±S),组间检验结果呈现P<0.05,证实具有组间差异。

2结果

2.1脊髓损伤患者临床效果情况比较

试验组(93.33%)脊髓损伤患者临床效果高于常规组(70.00%)患者,期间校验值显示为P值<0.05,结果充分证实组间差异存在。见表1。

表1:脊髓损伤患者临床效果情况比较[n(%)]

组别

例数(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

试验组

30

18(60.00)

10(33.33)

2(6.67)

28(93.33)

常规组

30

11(36.67)

10(33.33)

9(30.00)

21(70.00)

X2

5.4545

P

0.0195

2.2脊髓损伤患者呕吐、腹泻、肾功能损伤、肝功能损伤并发症情况比较

试验组(10.00%)的脊髓损伤患者呕吐、腹泻、肾功能损伤、肝功能损伤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36.67%)的患者,其结果呈现为P<0.05,具有显著差异。见表2。

表2:脊髓损伤患者呕吐、腹泻、肾功能损伤、肝功能损伤并发症情况比较[n(%)]

组别

例数(n)

呕吐

腹泻

肾功能损伤

肝功能损伤

总并发症

试验组

30

1(3.33)

1(3.33)

1(3.33)

0(0.00)

3(10.00)

常规组

30

4(13.33)

3(10.00)

2(6.67)

2(6.67)

11(36.67)

X2

5.9627

P

0.0146

3讨论

脊髓损伤是指因外力作用或其他病理因素导致脊髓结构及功能的异常改变,根据损伤程度和神经功能损害的程度,脊髓损伤可分为完全性和不完全性损伤,完全性损伤是指脊髓完全断裂,导致以下神经功能完全丧失,包括运动、感觉、自主神经等,在损伤以下的运动和感觉神经根的节段性缺失[3]。不完全性损伤是指脊髓部分受损或轻微损伤,导致以下神经功能部分保留,在脊髓损伤以下的运动和感觉神经根有节段性缺失[4]。甲基泼尼松龙是一种合成的皮质激素类药物,属于糖皮质激素的一种,与天然的皮质醇具有相似的结构,通过合成方法进行了改造,以增强其药理活性和稳定性。甲基泼尼松龙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和炎性细胞的浸润,从而减轻炎症引起的组织损伤和症状,甲基泼尼松龙能够抑制免疫系统的活性,减少炎症介质的合成和免疫细胞的功能,从而减轻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移植排斥反应等免疫相关疾病

[5]

综合以上结果,甲基泼尼松龙冲击治疗于脊髓损伤干预中具备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高章泉,余飞跃,刘崇梅,等. 甲基泼尼松龙冲击治疗脊髓损伤效果及并发症临床疗效评价[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31(6):156-157.

[2] 刘芳,刘建宜,郑颖彦,等.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在高压氧治疗创伤性脊髓损伤大鼠疗效评估中的应用[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22,44(4):289-293.

[3] 潘健,李国臣,韩超,等. 功能性电刺激和治疗性运动对慢性脊髓损伤患者躯干肌张力和动态坐姿平衡的影响[J]. 颈腰痛杂志,2022,43(6):892-894.

[4] 张哲,施凤超. 综合康复治疗对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2,3(23):131-134.

[5] 关万香,邱思,谭群芳,等. 多学科协助治疗性沟通对脊髓损伤患者负面情绪与锻炼行为认知水平的影响[J]. 当代护士(中旬刊),2022,29(10):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