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背景下的智慧城市数字化发展与建设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8
/ 2

双碳背景下的智慧城市数字化发展与建设探索

袁小靖

深圳市宝安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全球温室气体过量排放加剧,导致温室效应不断增强,减少碳排放以应对气候变化逐步成为全球共识,“双碳”战略成为各国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的重要途径。智慧城市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模式,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与成熟,其数字化发展与建设已成为未来新趋势,在实现城市绿色发展、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等方面起到了极大的作用,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本文旨在探讨双碳背景下智慧城市数字化发展与建设的相关问题,为业内人士相关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双碳目标、智慧城市、数字化发展、数字化建设、可持续发展

引言

全球气候变化日益严重,碳排放成为重要的环境问题。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各国纷纷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即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增加碳汇。城市作为人口居住密集、资源消耗巨大的集中区域,承担着重要的碳排放责任。因此,推动智慧城市数字化发展与建设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具有重要的意义。

1.双碳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发展

1.1智慧城市的概念和特点

智慧城市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和数字化手段来提升城市管理和运行效率,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的城市发展模式。它通过将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居民生活各个方面进行数字化和智能化改造,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创新发展。智慧城市具备几下几个特点:其一,数字化基础设施。智慧城市建设依赖于先进的信息和通信技术基础设施,包括高速宽带网络、物联网、云计算等。这些基础设施为城市提供了数据传输、存储和处理的能力,支持各种智能化应用的实施。其二,智能化服务。通过应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提供智能化的公共服务。例如,智能交通系统可以优化交通流量,减少拥堵;智能能源管理系统可以监控和调控能源使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其三,可持续发展。智慧城市注重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的保护。通过优化能源使用、减少碳排放、提高废物处理效率等措施,实现城市的低碳化和环境友好型发展。

1.2双碳目标与智慧城市发展的关系

双碳目标是指通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和增加碳吸收,实现碳排放与碳吸收的平衡,从而减缓气候变化的影响。智慧城市发展与双碳目标密切相关,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其一,能源管理与减排。智慧城市利用信息技术和数字化手段,实现对能源的智能化管理和优化,通过监测和控制能源使用可以减少能源浪费和碳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例如,智能照明系统可以根据实时需求调节照明亮度,减少能源消耗;智能交通系统可以优化交通流量,减少交通拥堵和尾气排放。

其二,低碳交通。智慧城市通过智能交通系统、共享出行等措施,推动低碳交通方式的发展,鼓励步行、骑行和公共交通出行,减少个人汽车的使用,以减少碳排放和空气污染,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其三,资源循环利用。智慧城市倡导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废物的减量化处理。通过智能垃圾分类系统和废物回收利用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的产生和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还能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如太阳能和风能等,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其四,数据驱动决策。智慧城市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城市数据,实现对城市运行的实时监测和分析。譬如,通过分析交通流量数据,可以优化交通信号灯的配时,减少交通拥堵和碳排放,这些数据可以为城市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帮助他们制定有效的碳减排政策和措施。

  1. 智慧城市数字化发展与应用

2.1城市能源领域

城市能源领域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领域,数字化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实现城市能源的智能化管理和优化,减少碳排放,而且能提高能源效率和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应用。

首先,数字化建设可以实现能源供应的智能化管理。通过建立智能电网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和管理城市的能源供应和需求。例如,通过安装智能电表和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居民和企业的能源消耗情况,并将数据传输到云平台进行分析和管理,这样可以实现能源的精细化管理,减少能源浪费和碳排放。其次,数字化建设还可以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和发展。智能能源系统的建设能实现可再生能源的智能调度和优化。例如,通过大数据分析和预测模型,预测可再生能源的产量和消耗需求,然后进行智能调度和优化。这样可以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碳排放。

2.2城市交通领域方面

在双碳背景下的智慧城市数字化建设中,城市交通是不可忽略的重要领域。为了减少碳排放、提高交通效率和改善居民出行体验,应积极应用数字化和大数据分析技术,以实现城市交通的智能化管理和优化。

首先,数字化建设可以提供实时的交通信息和导航服务。通过在道路上安装传感器和摄像头,可以实时监测交通流量、拥堵情况和道路状况。这些数据可以通过云平台进行处理和分析,然后向行驶者提供实时的交通信息和最佳导航线路,以避开拥堵路段,减少通勤时间和能源消耗。

其次,数字化建设可以实现交通信号灯的智能控制。通过将交通信号灯与互联网连接,可以根据实时交通流量和需求进行智能调控。例如,当某个路段交通拥堵时,系统可以自动调整信号灯的时序,优化交通流动,减少等待时间和排队长度。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交通效率,还可以减少车辆的停车等待时间,降低碳排放。

此外,数字化建设还可以推动城市交通的共享经济发展。通过建立数字化平台,居民可以方便地共享出行工具,如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等。这种共享模式可以减少私人车辆的数量,降低交通拥堵和碳排放,同时,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优化共享出行的配送和调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最后,数字化建设还可以实现交通运输的智能化管理。通过建立智能交通管理中心,可以集中监控和管理城市的交通运输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时监测交通状况、预测交通需求,并进行智能调度和优化。这样可以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2.3智慧环境设施建设方面

基于双碳背景,数字化技术在智慧环境设施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涉及空气质量监测、水质监测、垃圾分类与回收、绿化管理等方面。在城市各个区域安装空气质量传感器,可以收集大量的空气质量数据,并将其传输到中心数据库进行分析,通过评估空气质量状况、预警污染事件,为城市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例如调整交通流量、限制工业排放等。同样,针对水源的监测,可以监测水质指标如pH值、溶解氧含量、重金属含量等,根据这些数据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保障居民的饮用水安全和环境水质。智能垃圾桶的投放可以自动识别垃圾种类,引导居民正确投放,同时,智能垃圾桶可以实时监测垃圾容量,提醒及时清运,减少垃圾溢出和环境污染,大大优化垃圾回收流程,提高回收率,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负荷。城市绿化的智能化管理能为城市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通过在公园、街道和城市绿地中安装传感器,可以监测植物生长状况、土壤湿度、光照等环境参数,这些数据可以用于自动化浇水、施肥和病虫害监测,提高绿化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结论

综上所述,双碳目标与智慧城市发展有着紧密的关系,智慧城市的数字化发展与应用,推动了城市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现了资源高效和循环利用,是“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抓手,是低碳减排与经济增长的共赢路径。

参考文献

[1]罗力."数字中国"和"双碳"背景下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思考[J].张江科技评论,2022(5):55-55.

[2]王鹏,黎玫彤,毛哲涵."双碳"战略视域下智慧城市发展的模式与思路[J].科技智囊,2022(3):3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