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企业建立特种从业人员管理机制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5
/ 2

发电企业建立特种从业人员管理机制探究

张守斌

广东大唐国际潮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广东潮州  515723

摘要发电企业的特种从业人员,工作中安全风险大,从业标准更高,企业必须建立健全人员持证管理机制,确保做到特种作业从业人员全部持证上岗,夯实企业的安全生产,杜绝安全生产隐患。本文旨在通过论述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探讨发电企业如何建立特种行业从业人员持证管理机制。

关键词特种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管理机制

1 引言

由于发电企业的特殊性,在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和取证方面只要求满足企业内部要求,政府机构组织改革后,对特种(设备)作业变更了新的管理部门,提出了培训和取证新的要求,而发电企业对此缺乏深入了解,导致从业人员并不能100%持证上岗,很大程度上不能满足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客观要求。因此,加强对公司内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管理在企业安全生产中显得尤为迫切。

1 发电企业特种行业从业人员管理存在问题

1.1 人员取证率较低

发电企业的人员持证上岗规定,往往没有按照部门和岗位来细化人员取证标准,没有明确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持有的证书,导致生产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对国家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制定的法律法规、证书分类等规定知之甚少,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取证关系企业安全生产,未持证作业将导致违法违规,性质恶劣,相关人员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特种作业是指容易发生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的安全健康及设备、设施的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作业。特种作业的范围由国家特种作业目录规定。比如高压低压电工作业、危化品管理、高处作业、金属焊接切割作业是属于特种作业,其资格证书由国家应急管理局颁发。特种设备作业是指从事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作业。国家对特种设备实行目录管理,特种设备目录由国务院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制定。比如特种设备管理、压力管道和压力容器操作作业、叉车作业和起重机作业属于特种设备作业,其资格证书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颁发。

1.2 培训的内容针对性不强

企业安全生产培训的内容基本是以电力安全工作规程为主,结合事故案例讲解为辅,教学方法总体还是比较单一,特别是对带电设备区域的特种(设备)作业现场风险控制的研究和创新不够,对不同工种或不同文化层次的员工,所培训的内容基本相同,培训缺乏针对性和实操练习,导致了大部分从事特种(设备)作业的人员安全意识较差,操作技能欠缺,存在侥幸心理,埋下了严重的安全生产隐患。

2 发电企业特种行业从业人员管理解决办法

针对以上问题,首先要梳理生产部门各岗位的安全责任和作业范围,对照国家颁布的特种(设备)作业目录确定应取的资格证,为特种从业人员明确取证目标,其次是有针对性开展特种(设备)作业培训,提升人员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建立参与培训与取证的意识,最后是组织人员参加考试,取得资格证书,并做好证书有效期的登记和复审工作。

2.1 梳理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特种从业人员工作职责,确定所取资格证书。

当前特种(设备)作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国家主席2013第4号令)、《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安监总局令第80号)、《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安监总局令第80号)、《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安监总局80号令)、《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549号令)、《市场监管总局关于特种设备行政许可有关事项的公告》(2019年第3号)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规则》(TSGZ6001-2019)等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

2.2 开展培训,固化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意识,保护人身安全,降低事故发生率。

多方位整合培训资源。一是借用外部师资力量,积极联系沟通企业所在省、地方的应急管理局和市场管理局,邀请专家来公司开办培训班,指导现场实操作业培训;二是组织部分优秀人员外出参加行业协会或当地政府机构举办的培训活动,取得特种(设备)作业教练人员资格,按照“会讲、会教、会示范”的要求组建特种作业培训教练队伍,强化特种作业人员的日常培训,使特种从业人员掌握正确的工艺流程,规范工作中的操作步骤,约束操作行为。

2.3 考取特种(设备)作业资格证书,提升特种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技能水平,达到依法合规、安全生产的目的。

特种作业主要包括:(1)高压电工作业(1千伏(kV)及以上)。(2)低压电工作业(1千伏(kV)以下)。(3)电力电缆作业。(4)继电保护作业。(5)电气试验作业。(6)防爆电气作业。(7)焊接与热切割作业。(8)高处作业。(9)危险化学品安全作业。

特种设备作业主要包括:(1)特种设备安全管理A。(2)锅炉作业(锅炉水处理)。(3)起重机械作业(起重机指挥)。(4)场(厂)内专用机动车(叉车司机)。(5)工业锅炉司炉。

2.4 登记证书有效期,做好后续复审工作。

在统一作业人员思想认识后,公司出台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管理制度,每年末列出次年人员新取证和复审工作时间表,对特种从业人员进行有效管理。特种作业资格证每3年复审一次,特种设备作业资格证每4年复审一次。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取证后要建立证书管理台账,发挥公司教育培训三级管理体系作用,将人员资格证书在人力资源部和各生产部门均留存一份,日常做到动态、联动管理,使企业和各生产部门对人员变动、证书到期、后继教育、人员持证率等做到“心中有数”,有效监督和管控公司特种(设备)作业人员。

3 建立持证管理的长效机制

特种从业人员取得从业资格证书后,并不代表岗位培训的终结,相反,公司应强化取证人员的后继培训,后继培训涵盖本岗位应知、应会的理论、技能(业务)、安全、企业文化等内容,使从业人员不论在思想上还是技能上,能够紧跟国家、行业和企业发展的步伐,与时俱进。同时,公司可将人员取得的资格证书制作成一览表,对新增的或调离的特种(设备)人员要同步增减,及时提醒到期人员参加复审和换证培训考试,形成一套高效闭环管理体系。

4 强化全员持证上岗管理

笔者所在企业,自从建立特种行业从业人员持证管理机制以来,特种从业人员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提升明显,人员持证率100%,极大的提高了特种从业人员在工作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作业人员能够按照正确的安全操作规程办事,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增强安全防范的意识,由过去的“要我安全”转变为现在的“我要安全”,思想观念得到根本的改变,也进一步证明了持证管理机制取得的实效。

5 总结

针对发电新技术不断应用和国家对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愈来愈严格的管理趋势,公司必须对生产一线员工队伍的专业素质提高要求,因此,只有采取加强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和依法合规100%持证上岗的方式,来提高一线员工的技术技能水平,使职工队伍的思想、能力和素质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在新技术应用领域始终保持先进行列,满足现代化企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夯实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永生,云鹏.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尹娟,探索青年员工成才路径[J].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0,(22)

[3].徐芳,培训与开发理论及技术[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