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企业纪检监督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4
/ 2

加强企业纪检监督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乔婧

陕西延长石油物流集团  陕西 西安 710061

摘要:当前,我国经济正经历着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稳健、高质量增长的转变,这是一个相当艰巨的任务。在这个新的时代,我党和国家正在积极推进反腐倡廉工作,加强各行各业的监督体系。国有企业作为国家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国家经济和民生的安定和团结。因此,加强国有企业的纪检监察工作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其影响不仅限于企业自身,也深远影响着国家的整体发展。

关键词:纪检监察;监督部门;国有企业

一、国有企业纪检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定位不准确

国有企业纪检监察部门的定位问题根深蒂固,直接影响到工作的深入开展。一些人对其认知误区使得他们将纪检监察部门仅仅视作打击贪污腐败的部门,忽视了其更广泛的职责。实际上,纪检监察部门不应仅仅局限于反腐斗争,更应该是企业内部的监督者和引导者。只有明确这个角色,他们才能在预防和纠正问题、指导企业管理等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纪检监察部门的主体定位应该转向协助各部门进行内部监督和错误纠正。他们应该是企业中的“内审机构”,负责制度建设、流程优化、内部审计等工作,通过这些方式引导企业管理层规范运作。此外,他们还应该加强与群众和各个部门的沟通与协作,促使信息畅通,真正做到群众监督与内部监督相结合,推动企业的良性发展。

(二)法制化有待改善

国有企业长期以来采用的群众监督举报制度在理念和机制上都存在问题。首先,实名举报制度的推行使得职工群众不敢轻易举报,因为他们担心背负压力和报复。这严重削弱了举报制度的实际效力,阻碍了问题的及时发现和解决。其次,纪检监察部门缺乏法制化工作的理念,导致在法律框架内难以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纪检干部需要更深入地学习法律法规,增强法治观念,使其在处理问题时更有针对性、更有规范性。此外,领导的暗示问题也严重影响了法制化工作的推进。一些领导为了维护形象或其他原因,可能会对纪检监察工作进行干预,使得执法不公、违法行为得不到及时查处。这种情况下,法制化建设就更显得迫在眉睫,需要建立起一个严密的法律体系,防范领导层的不当干预,保障纪检监察工作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三)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纪检监察部门的核心力量在于其干部队伍,然而,现实中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较低,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选人用人方面存在不合理性。国有企业没有专门的纪检监察干部选拔渠道,多数干部来自企业内部提拔,他们虽然了解生产运作,但在法制观念和法制工作方面缺乏必要的知识。这导致了在实际工作中遇到法律问题时无法应对,难以做到精准执法。其次,部分纪检工作人员缺乏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工作态度。在新时代“党要管党”理念下,纪检干部应该更加注重团结群众,善于沟通合作,增强执行力,但现实中仍存在老好人思想,不愿采取坚决措施,工作热情不高,甚至怕得罪人。这种心态显然与时代要求背道而驰。

二、纪检部门面对问题的解决方案

(一)明确纪检监察部门的多元职能定位

为了解决纪检监察部门职能定位不准确的问题,国有企业首先需要制定明确的工作指南,将纪检监察部门的角色明确为企业内部的监督者和引导者。在实践中,领导层需要提供清晰的工作方向,确保各级纪检监察干部了解自身的职责与使命。定期召开培训班,邀请政府机构和法律专家进行授课,深入解析法律法规,并引导干部理解监察工作的广泛性和深度。同时,建立起与其他部门的联动机制,鼓励信息交流与合作,形成内外部监督体系,确保工作的全面展开。此外,企业应该加强对纪检监察部门的宣传,提高广大员工对其职能的认知,增强企业内部监督的自觉性,推动良性循环的形成。

(二) 推进纪检监察工作的法制化建设

为了提高法制化水平,国有企业可以制定具体的法制化计划,确保纪检监察干部具备扎实的法律基础和法律运用能力。首先,企业可以设立专门的法制教育培训中心,组织纪检监察干部定期参加法学课程,深入学习宪法、刑法、行政法等相关领域知识。其次,建立法律咨询和疑难问题处理机制,确保在纪检监察工作中能够及时咨询专业法律意见,规避法律风险。此外,推动实名举报制度的完善,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和保护机制,鼓励员工举报违法违纪行为,形成法制化监察网络。同时,加强领导干部的法治观念教育,引导他们正确行使权力,做到依法依规办事,做到身体力行,为广大员工树立榜样。

(三)提高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为了解决干部队伍素质不高的问题,国有企业可以建立完善的干部选拔和培训体系。首先,设立专门的纪检监察人才库,吸引具备法学背景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加入纪检监察队伍。在选拔过程中,引入外部专家,进行公开、公平、公正的竞聘,确保选人用人的公正性和专业性。其次,加大培训力度,为干部提供各类培训资源,包括法学、领导力、沟通技巧等方面的课程。鼓励干部积极参加学术研讨和国内外学术交流,拓宽视野,提高综合素质。此外,建立内外部导师制度,由具有丰富经验的老干部担任新干部的导师,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纪检监察工作的需要,提高执行力和抗压能力。

(四)加强监督执纪问责工作

纪委不是天然的“保险箱”,纪检监察干部也没有天生的“腐败免疫力”。执纪者必先守纪,律人者必先律己。首先要坚定信念不动摇。纪检监察干部没有天生“腐败免疫力”并不意味着不能抵抗腐败的“病毒”,而抵抗这个“病毒”的良药就是坚定理想信念。其次要加强监管不松劲。严管就是厚爱,信任不能代替监督。要强化警示教育,引导纪检监察干部牢记自身职责使命。最后要严厉惩治不手软。坚持正人先正己,始终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持续加大执纪审查力度,对反映纪检监察干部的问题线索坚持“零容忍”,从严执纪。

因此,越是面对纷繁复杂的腐败斗争形势,纪检监察干部越要“打铁必须自身硬”。如此,才能真正成为党的忠诚卫士,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总结

在面对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所面临的挑战时,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明确纪检监察部门的多元职能定位,推进法制化建设,提高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强监督执纪问责工作,这些措施将为纪检监察工作提供坚实的基础。通过加强培训,建立法制化机制,实现内外部的高效协作,能够更好地应对企业内部问题,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只有加强监督执纪,干部队伍的不断提高,法制化建设的全面推进,纪检监察工作的不断创新,才能够在日益复杂的企业环境中,确保企业内部的和谐与稳定,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参考文献:
[1]杨涛.加强油田企业纪检监督工作的对策与建议[J].大众文摘, 2023(2).

[2]何丕禹.浅谈加强油田企业纪检监督工作的对策与建议[J].现代企业文化,2021(5).

[3]曹斐,李廷涛.新阶段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堵点难点与对策[J].现代企业, 2022(4).